LLC諧振變換器空載輸出電壓漂高問題分析解決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LLC諧振變換拓撲以其高效率、高頻化及良好的電磁兼容(EMC)特性等優勢獲得廣泛應用,但實際中空載問題是個難點,空載輸出電壓漂高是一種常見現象,經常出現超出穩壓精度要求的情況,常見解決方案是空載下讓LLC工作在打嗝模式或假負載的模式,但打嗝模式會導致較大的空載輸出電壓紋波,假負載會影響電源效率。總結分析了一種在解決產品實際問題時得出的實用方案,通過實驗測試發現初級器件的振蕩電壓通過變壓器傳到次級,若開關頻率達到設置的最高限制頻率,必然導致空載情況下輸出電壓漂高。通過實驗分析得出減小變壓器次級繞組端電壓振蕩的解決方案,經實驗驗證並應用到實際產品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變換器;空載電壓漂高;諧振電感;電壓振蕩

1 引言
LLC諧振變換拓撲具有高效率、高頻化及良好的EMC特性等優勢,因此得到廣泛應用。但實際應用中,尤其在寬輸出電壓範圍應用中,如通信電源模塊中輸出電壓在0~58 V且輸出電流在空載和滿載間變化,這種情況下空載、紋波及雜音等問題的處理都存在一定困難。空載輸出電壓漂高是常見現象,經常出現超出穩壓精度要求範圍的情況,通常解決方案是空載下讓LLC工作在打嗝模式、假負載或PWM模式,打嗝模式會導致較大的輸出電壓紋波,假負載會影響電源效率,PWM模式會使設計複雜化。
在解決一款200 W電源產品空載問題過程中,發現初級器件的振蕩電壓通過變壓器傳到次級,導致次級繞組端電壓呈現幅值較大的振蕩,若開關頻率達到限制的最高頻率,必然導致空載下輸出電壓漂高,通過實驗得出一種降低次級繞組輸出電壓振蕩幅度的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2 原理與設計
圖1為輸入交流100~264V,輸出直流70V/3A的電源變換器DC/DC主電路原理圖。主電路採用半橋LLC拓撲,控制電路採用LLC專用控制晶片L6599,考慮產品成本,諧振電感Lr採用變壓器漏感,諧振電路參數:Lr=90μH,勵磁電感Lm=700μH,K=Lm/Lr=7.8,諧振電容Cr=0.047 μF,諧振頻率

最高開關頻率為188 kHz(由控制晶片外圍電路設定),圖2為由設計參數得出的LLC特性曲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870.htm

dc相關文章:dc是什麼

pwm相關文章:pwm是什麼


相關焦點

  • LLC串聯諧振電路設計要點及公式推導
    由於電流或電壓按正弦規律變化,存在過零點,如果此時開關器件開通或關斷,產生的損耗就為零。下邊就分析目前所使用的LLC諧振半橋電路。很幸運,load-independent point出現在電壓增益特徵曲線的感性區域,這裡諧振腔電流滯後於輸入電壓方波(這個是ZVS的必要條件)。 通過改變輸入諧振迴路的方波電壓頻率可以穩定轉換器的輸出電壓:由於工作區域為電壓增益特性的感性部分,所以,當輸出功率減小或者輸入電壓增加時,通過提高工作頻率來穩定輸出電壓。
  • 基於B-SIT的半橋諧振DC-DC變換器電路
    [摘要]本文介紹了串聯諧振逆變器電路構成的零電流軟體開關變換器,並描繪了其在穩態時的工作原理。對帶有電壓箝位二極體環路的半橋零電流諧振DC-DC變換器的性能進行了評價。如今,高性能、高效率、小型化和輕量化越來越成為各類PWM型DC/DC變換器追求的目標。然而,軟開關技術是電力電子裝置,特別是直流變換裝置向高頻化、高功率密度化發展的關鍵技術。半橋變換器因所用開關器件少,開關管電壓應力不高。驅動簡單,抗電路不平衡能力強,已在中小型逆變器中得到廣泛應用。半橋零電流轉換諧振技術相對於其它零電流技術,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 半橋諧振LLC+CoolMOS開關管電路解析
    4.減小次級同步整流MOSFET的電壓應力,可以採用更低的電壓MOSFET從而減少成本。5.無需輸出電感,可以進一步降低系統成本。6.採用更低電壓的同步整流MOSFET, 可以進一步提升效率。3.LLC 電路的基本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圖1和圖2分別給出了LLC諧振變換器的典型線路和工作波形。
  • 一種移相全橋變換器拓撲,分析變換器工作於電流斷續模式原理
    文獻[3-4]中提出一種改進的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拓撲,該拓撲在不需要額外輔助迴路的前提下,解決了副邊整流二極體端電壓峰值過高問題,同時研究表明改進變換器工作於電流斷續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DCM)為最佳工作模態,此時由於電流斷續移相全橋變換器不存在佔空比丟失的問題。 電力電子系統的建模,已經歷了由數值法到解析法的發展過程[5]。
  • 半橋 LLC 基波分析和參數計算過程推導
    這裡直接入手 LLC 變換器理論推導,本文主要談談不對稱半橋結構,次級輸出採用全波整流。LLC 其實也是 DC-DC 變換器,輸出側電壓為方波,電流為正弦波。設計時根據客戶需求計算出額定負載時直流電阻 Ro,再用基波分析法計算出次級交流輸出電阻,然後換算至變壓器初級得出等效模型,先推導直流增益和阻性曲線方程。
  • 菜鳥對LLC諧振知識的渴望
    當我們的輸入和輸出電壓固定的時候,並且變壓器變比固定的時候,根據上面的公式,我們是可以得到一個固定的我們所需要的諧振槽路的增益M)要結合公式M=2N*VO/VIN來看就好理解了,輸入電壓跟輸出電壓固定,咋比固定,那麼增益自然就固定了。
  • 使用LLC 諧振轉換器實現最優的數字電源控制
    LLC 諧振轉換器一種有名的數字電源拓撲結構便是諧振轉換器。儘管這種最為常見的諧振拓撲結構擁有高效率和低噪聲,但也存在幾個明顯的局限性。例如,轉換器理論上不能在空載或者輕載條件下進行調節,並且在全負載時需要較寬的頻率變化才能對輸出進行調節。
  • LLC原理詳細講解,電源工程師必須要收藏
    與傳統PWM(脈寬調節)變換器不同,LLC是一種通過控制開關頻率(頻率調節)來實現輸出電壓恆定的諧振電路。它的優點是:實現原邊兩個主MOS開關的零電壓開通(ZVS)和副邊整流二極體的零電流關斷(ZCS),通過軟開關技術,可以降低電源的開關損耗,提高功率變換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 超能課堂(196):決定電源性能的雙管正激和LLC諧振是什麼?
    ,而且比起單管正激要更容易實現大功率輸出,因此綜合個方面的因素後,雙管正激拓撲基本上是完勝單管正激,成為了PC電源中的主流。只是雙管正激的轉換效率相比接下來要提到的LLC諧振顯然是技遜一籌,絕大部分基於雙管正激拓撲的PC電源在轉換效率上也就只能達到80Plus銅牌的水平,在早些年尚有看頭,現在已經平平無奇了。當然雙管正激拓撲並非絕對做不到高效率,因為其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電源的二次側也就是低壓側可以使用肖特基整流或者同步整流,其中同步整流方案對提升電源裝換效率有一定的作用。
  • 電源:一種高功率因數反激AC/DC變換器
    研究結果表明:該電路的功率因數高、諧波含量小,能滿足諧波標準IEC1000-3-2的要求,是一種結構簡單、性能優良的變換器。該電路在輸入電壓過零點時,輸出達到最大值,在輸入電壓達到峰值時,輸出最小值;而電流
  • 諧振過電壓分的類型有哪幾種?
    答:諧振過電壓分為以下幾種:  (1)線性諧振過電壓  諧振迴路由不帶鐵芯的電感元件(如輸電線路的電感,變壓器的漏感)或勵磁特性接近線性的帶鐵芯的電感元件(如消弧線圈)和系統中的電容元件所組成。
  • 加無源無損緩衝吸收的推挽正激變換器設計
    中心議題: 解決方案: 推挽正激變換器是低壓大電流輸入場合的理想拓撲之一,但其輸出整流二極體上由於反向恢復產生很高的電壓尖峰本文研究了一種加無源無損緩衝吸收的推挽正激變換器,整流二極體上尖峰電壓小,可靠性高。並給出了該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和緩衝電容的參數設計,還通過lkW實驗樣機給出了加緩衝吸收電路前後的實驗波形。樣機取得了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 低壓大電流DC/DC變換器拓撲分析
    在低電壓輸出的情況下,一般的二極體整流很難達到較高效率,需採用同步整流技術,這就使得同步整流成為低壓大電流技術中的關鍵技術。另外,如何選擇合適的拓撲,使變換器的性能最優化,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2 基本拓撲及其優缺點分析  以變壓器為界,此類變換器的初級拓撲可從其所能傳送的功率以及拓撲結構的複雜程度等方面進行分析。
  • DC-DC變換器原理解析
    本文分析了主電路原理,採用TMS320LF2407作為主控晶片實現了ZVS DCDC變換器的全數字控制,並給出了實驗結果。  1 主電路拓撲及工作原理  ZVS PWM DCDC全橋變換器的主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其主要波形如圖2所示。由圖1可見,電路結構與普通雙極性PWM變換器類似。
  • 最IN方案|基於 NXP TEA2016的PFC + LLC 100W 筆電適配器方案
    市場對電源適配器的要求越來越高, 消費者都樂於看見體積小,重量輕且功率高的適配器。世平集團推出基於 NXP TEA2016 PFC + LLC 100W 輸出功率的筆電適配器方案,就是一款小體積高功率密度的解決方案,是可幫助客戶快速量產的產品級方案。
  • 學術簡報︱AC-DC變換器的新設計方法,功率因數高,效率高
    本文針對這一實際問題以及適應寬範圍電壓輸入的應用需求,採用「APFC+LLC+SR」拓撲結構,設計了一款具備寬電壓輸入、高功率因數和高效率特點的AC-DC變換器,並完成了200W/24V系統樣機設計。隨著能源緊缺問題日益嚴峻,如何有效提高功率變換器的效率、以緩解能源危機顯得尤為重要。傳統脈衝寬度調製(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功率變換器採用硬開關技術,在開關管導通和關斷的過程中,其漏源電壓與電流波形存在一定程度的交疊,從而造成較大的開關損耗。
  • 電源原理分析、波形分析、應力計算、迴路布局的經典案例
    目錄 1、Flyback變換器工作模態分析; 2、Flyback關鍵波形分析; 3、RCD吸收電路設計及開關管應力; 4、從噪音迴路看布線要點。 5、基於實際項目,原創反激開關電源視頻教程曝光 Flyback 變換器模態分析
  • 一種電流型DC/DC變換器的研製
    1 引言    開關變換器通常採用電壓型和電流型兩種控制方式[1]。電壓型控制器只有電壓反饋控制,電流型控制器增加了電流反饋控制,電流型控制比電壓型控制的 PWM 具有許多優點,它能自動對稱校正、可實現逐周限流、輸出並聯工作方便、更快的負載動態響應及簡單的迴路補償等特性。
  • 【技術分享-553】論文觀察-基於PWM+PFM的LLC諧振變換器軟啟動研究
    這個課題現實中用的比較多的是二極體鉗位+分裂電容(split resonant capacitor),文章的思路是從佔空比發波上控制,只有上數字控制才能實現。
  • 理解MOSFET時間相關及能量相關輸出電容Coss(tr)和Coss(er)
    諧振變換器必須採用時間相關輸出電容Coss(tr)來計算死區時間,硬開關變換器必須採用能量相關輸出電容Coss(er)來計算開關損耗。  是一個等效電容,沒有考慮電容隨電壓變化的過程,只考慮前後整體的等效時間,在一些諧振變換器的電源結構中,如LLC變換器,用這個電容值計算上、下橋臂所需要的死區時間,比數據表中靜態的Coss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