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
約會春天 尋訪臺灣「花花」世界
■ 若 瑄
春暖花開的三月,寶島臺灣已被花兒們妝點得格外美麗。每年的這個時候,阿里山的櫻花、陽明山的海芋花都已競相開放。臺灣已然成了一個「花花」世界。
阿里山櫻花:粉色浪漫
阿里山是森林遊樂區,每年到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是阿里山賞花旺季。春天,阿里山然悄悄地換上了一襲春衣,櫻花盛開,暈染開了層層緋紅,令阿里山的櫻花聞名遐邇。阿里山花季由於種類繁多得以著名,其中包括千島櫻、山櫻花、吉野櫻、八重櫻都會隨著春風日漸綻放,是不可多得的觀櫻好時機。由於櫻花種類眾多,所以花期交錯,不同的花色把阿里山渲染得更為嫵媚動人。
阿里山櫻花以吉野櫻的數量最為龐大,花海如雪,可說是阿里山櫻花季最美麗的主角。高山溼冷的霧中,花瓣呈淡雪色的吉野櫻看起來像是一層層暈染在山頭的煙雲,當山間微風掠過,迎面撲來如雪花般輕柔的櫻花雨,飄逸的姿態讓人覺得恍惚墜入仙境。天氣晴朗的午後,日光照射在櫻花上,平常看起來脆弱嫩白的花瓣變成極為嬌豔的粉紅色,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副模樣。
若以花期順序來看,阿里山的櫻花以臺灣山櫻花最早開放,從2月中旬便開始嶄露頭角,到三月間逐一綻放,三月初粉色系的千島櫻緊接著接棒上場。伴隨著臺灣高山族同胞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在風情熱情洋溢的音樂下,以高山綠水為景,櫻花為舞,盡情地享受粉色帶來的浪漫與熱情。
到阿里山賞櫻,徒步固然是不錯的選擇,但坐上登山火車穿梭於櫻花樹林裡更是如夢如幻般的感覺。春季必遊的阿里山賞櫻地點之一的「櫻花鐵道」,那裡有大片的吉野櫻群。據說,當紅色鐵皮小火車經過櫻花樹下,此起彼伏的快門聲幾乎要蓋過小火車的引擎聲。除了乘坐小火車賞櫻花以外,開著車兜風也能欣賞到不同的櫻花美景,阿里山公路全線通暢,公路沿線可看到壯觀的雲海奇景,一路上還有高山茶園、賞景步道、觀景餐廳。山野間點綴著緋色的山櫻花,為阿里山的早春奏響序曲。
陽明山海芋花:潔白無瑕
陽明山竹子湖地區種植有高達13公頃的海芋花田,可以說是全臺灣最美的海芋花花園。每年三月的海芋季是陽明山公園一年一度的盛事之一,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海芋花又名馬蹄蓮,潔白淡雅。
來到陽明山,沿著陽金公路來到一座雲霧繚繞的竹子湖山谷。走進山谷,一整片潔白的花海立刻映入眼帘。走進海芋花海,沿著海芋花田旁的溪畔步道,聽著淙淙流水緩步而行,腳邊是一朵朵點著晶瑩雨水的海芋,賞景散步,極為悠閒。由於這裡氣候溼涼多雨,總有種煙雨濛濛的感覺,潔淨純白的海芋更像是一位位神秘的仙子,亭亭玉立。
到竹子湖的最大樂趣是下田採花,自己動手把海芋花束帶回家。海芋花花朵白皙細緻,自有一番雅致。傍晚時分,可以到農家聽當地人說海芋的故事,一品他們的特色農家菜,十分愜意。
旅行記事本:
1、阿里山日夜溫差大,上山賞花遊客應攜帶禦寒衣物,行前訂妥住宿房間,以免花季期間遊客眾多,一宿難求。
2、阿里山有特色的美食,如高山蔬菜、山葵豆腐、高山鱒魚等;蒸煮炒炸各有風味,其中自溪河中現捉的溪蝦,其鮮甜滋味令人回味無窮。
3、陽明山美食有不少露天的小攤,供應山上的野菜。可以品嘗炒山菜、地瓜湯、山藥小饅頭等山野佳餚,香甜的花草茶也值得一嘗。(來源:深圳特區報)
(來源: 新華網)
阿里山迎來賞花季
3月15日,遊客在阿里山的花樹下拍照。近日,臺灣阿里山漫山遍野的櫻花開始盛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3月15日,遊客在阿里山的花樹旁拍照。近日,臺灣阿里山漫山遍野的櫻花開始盛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3月15日,遊客在阿里山的花樹下拍照。近日,臺灣阿里山漫山遍野的櫻花開始盛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3月15日,遊客乘坐的小火車穿梭在花海中。近日,臺灣阿里山漫山遍野的櫻花開始盛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3月15日,遊客乘坐小火車欣賞阿里山美景。近日,臺灣阿里山漫山遍野的櫻花開始盛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來源: 新華網)
(來源: 新華網)
杜鵑花開 夢想盛開
三月的北方還有點春寒料峭,臺灣大學裡的杜鵑花已經迎風綻放,一年一度的「臺大杜鵑花節」也如期開幕。臺灣大學的杜鵑有什麼來歷?適逢臺大建校90周年,今年的「臺大杜鵑花節」又有哪些看點呢?
資料圖:臺大杜鵑花節吸引了人們前來賞花。新華社發(吳景騰 攝)
點開「臺大杜鵑花節」的網站,可以看到杜鵑花節的由來和校園中常見的杜鵑種類。根據記載,1950年臺大開始在校園裡大規模栽種杜鵑,1959年臺大又從士林園藝試驗所陽明山山仔后工作站接受了大量杜鵑。就這樣,杜鵑與臺大結下了不解情緣,臺大也因此得來「杜鵑花城」的美譽。自此,花影相伴學子,杜鵑花的多彩身影成為臺大人心中難以忘懷的記憶。
烏來杜鵑。(圖片來源:臺大杜鵑花節網站)
臺大校園中最常見的杜鵑是平戶杜鵑類:包括「豔紫杜鵑」「粉白杜鵑」「雪白杜鵑」「大紅杜鵑」。這些杜鵑的花期都在三月中旬。「大紅杜鵑」,花期較晚,一般在四月中旬開花。另外還有在夏天才綻放的「皋月杜鵑」、非常稀有的「烏來杜鵑」以及少數幾株臺灣原生的杜鵑。
臺大校園內,杜鵑花盛開。(圖片來源:臺大杜鵑花節網站)
1997年,為了幫助想要進入臺大讀書的青年學子提早一窺臺大的真容,校方決定舉辦一系列學系與社團博覽會,也就是「臺大杜鵑花節」。此後,杜鵑花節逐步擴大為包含著薄霧展覽、藝術展演、生態體驗等多元內涵活動。「臺大杜鵑花節」也發展成為整個臺北地區春天裡的一場盛會。「可以感受一個真正的大學的氛圍,了解未來就讀的那些系所,已經是臺北高中生的盛會,是非常有意義的節慶。」臺灣師範大學校長吳正己表示。
臺大杜鵑花節10日開幕,赴臺大參加系所博覽會的高中生和民眾都徜徉在杜鵑花海中。(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姚志平 攝)
2018年「臺大杜鵑花節」已經於3月10日開幕。臺大代理校長郭大維表示,今年是臺大90周年校慶,杜鵑花節只是90年校慶的序曲,另外還有系所博覽會、社團博覽會、博物館群以及臺大農場等一系列知性活動,希望大家共襄盛舉。
據了解,現在椰林大道、行政大樓周遭、物理系館旁、徐州路原社科院區後排教室,這4處是臺大觀賞杜鵑花最美的地方。怒放的杜鵑花配合著系列活動,讓學子和遊人不僅能欣賞到杜鵑花之美,更能隨著杜鵑花的腳步,感受臺大這片歷史悠久的校園的風華。(編輯:趙鳳豔 根據臺媒報導綜合整理)(來源: 新華網)
(來源: 新華網)
臺南6處木棉花開 花期短暫遊客莫錯過
臺南6處木棉花開。(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又到木棉花熱情綻放時節,臺南為木棉花產地大本營,不只人們熟知的林初埤木棉道、將軍區,臺南6區木棉花賞花點,預計下周全開滿,花期僅到3月底。
告別冬天,橘紅色木棉花為春天帶來舒心暖意,臺南不少地方都能賞木棉花,火紅花朵為鄉間小路染上一抹豔麗色彩,綿延數公裡,或是掉落一地鋪成紅地毯,美景將天空渲染成一片火紅,活像身處油畫之中,吸引不少攝影玩家、旅客搶先拍照。
自從2015年臺南林初埤木棉道被海外網站票選前10大夢幻街道後,木棉花一炮而紅,每到季節總擠滿上萬人潮,今年花季活動已開跑,將到4月8日,目前木棉花已開8成。另外,種植2000棵木棉樹的將軍區更被稱作「棉花的故鄉」,近幾日天氣晴朗,全臺南6區木棉花花況良好,預計下周全開,但花期短暫,旅客不妨把握最佳賞花機會。
臺南將軍苓仔寮木棉花。(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林初埤木棉道。(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南21鄉道(將軍國中前)也可賞木棉花。(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臺南歸仁區木棉花花況。(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來源: 新華網)
資料圖 竹子湖海芋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中外埔黃色海芋田 (圖片提供/黃風)
外埔黃色海芋鮮豔動人 (圖片提供/黃風)
外埔黃色海芋田,花季期間每天都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拍照 (圖片提供/黃風)
竹子湖常見的白色海芋屬溼地型海芋,外埔則是陸生型的彩色黃海芋。外埔海芋田雖然沒有陽明山竹子湖那樣的壯觀,卻也同樣鮮豔盛放,在陽光照耀下更是亮麗動人。
外埔黃色海芋田不輸竹子湖白色海芋 (圖片提供/黃風)
外埔黃色海芋田鮮豔盛放 (圖片提供/黃風)
(來源: 新華網)
資料圖:臺北陽明山公交車總站旁的紫藤花盛開,花期約可持續一個月。圖自臺灣《中國時報》(來源:中國新聞網)
嘉義縣阿里山北道重要旅遊景點梅山鄉瑞裡村紫藤花陸續綻放。圖/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嘉義縣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櫻王盛開。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資料圖:臺北花卉村憨牛園區的紫藤老欉,開花時是園區春季最美風景,圖為往年盛開美景。圖/臺北花卉村提供(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臺北花卉村的紫藤花開了,即日起至4月底是最佳賞花時節。圖/臺北花卉村提供(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北市「夢幻紫藤花」
臺北市仁愛路四段就有「浪漫紫藤花」美景。(林宜靜 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四月春暖花開,雖高溫直直飆,不過近日走在臺灣各街頭,都能發現美麗花朵盛開!話說剛賞完櫻花,許多哈日族又開始瘋曾被CNN評選為「世界10大夢幻景點」的紫藤花,然其實臺北是仁愛路四段也有「夢幻紫藤花」,雖然沒有日本足利紫藤花卉公園那麼壯觀,但看著浪漫紫色花朵直洩而下,許多愛花人也猛拍照、好開心!
足利花園內最著名的是樹齡已有150年的「大藤」,開花時美得彷佛一幅畫。(圖/時報旅遊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春季最美的紫色瀑布臺北也有!有著浪漫流瀑之感的紫藤花,成為近年赴日賞花的人氣新寵。其中又以日本關東櫪木縣的「足利紫藤花卉公園」最知名!花量大時彷佛紫色瀑布,美得令人屏息。公園裡的紫藤約300棵,每逢盛開時聲勢驚人,最大賣點就是這棵樹齡150年的大藤,CNN還以「阿凡達中的靈魂樹」來介紹這棵百年大藤,並且評為全球夢幻旅遊景點之一。
此時四月~五月間正是紫藤花盛開期,也許有些人沒時間到日本,不過在臺北市仁愛路四段的「富邦金融中心大樓」前就有「夢幻紫藤花」呢!就象一串串紫花的風鈴,又像綠色瀑布上濺起的無數串紫色的一浪一花,許多路人看到紫藤花盛都很驚喜,紛紛拿出相機猛拍最美麗的一刻!
「富邦金融中心大樓」前有各式花卉,春暖花開好美麗。(林宜靜 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除紫藤花、木棉花、杜鵑花,加上各式樹木,仁愛路上也有許多花朵盛開,彷佛都會中外美麗花園般!建議大家不妨來仁愛路走走,或騎著Youbik悠閒賞花,沿途有建國花市、仁愛路圓環、孫中山紀念館,還可遙望臺北101,原來我們生活周遭都有美景,等待我們去發現!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69號(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絕美紫藤震撼視神經 阿里山五大紫藤賞花地點
春末臺灣各地除了油桐花大鳴大放,阿里山上的紫藤花也到了盛開高峰期。看到阿里山粉絲團公布的紫藤花照片,網友們紛紛驚呼湛藍晴天配上紫藤花海真是太夢幻了!
阿里山盛開的五大紫藤分布地點為:
慈雲寺
慈雲寺建於1919年。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外為銅鑄、內為金砂,是尊千年古佛。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44號
高山植物園
阿里山高山植物園。圖片來源/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阿里山高山植物園。圖片來源/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高山植物園地點就在小笠原山觀景臺的中途路段,距離祝山車站約有340公尺。
沼平公園
阿里山沼平公園。圖片來源/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沼平公園標高2274公尺,是阿里山賞櫻景點中視野最遼闊的地方。地點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沼平車站旁。
貴賓館
阿里山貴賓館。圖片來源/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阿里山貴賓館在日據時代曾是日本皇族和高階警官視察阿里山休息的住所,整棟建物全是用當地特有檜木打造。
阿里山賓館
阿里山商店區華馨園。圖片來源/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其中慈雲寺的紫藤花最早盛開,目前已在落花。想要趁著連休假期前往賞花的朋友們快快安排,就能親眼見到照片裡的絕美畫面。
地址:阿里山鄉香林村16號。(來源:臺灣《聯合報》)
(來源: 新華網)
資料圖:嘉義市自由路行道樹黃金風鈴木盛開,整排都是豔麗黃花。(記者魯永明/攝影)
(來源: 新華網)
資料圖:園區內鬱金香花種多達30多種。(圖片來源:臺灣媒體,下同)
資料圖:花海將持續盛開至3月份。
(來源: 新華網)
北臺灣初夏油桐花大本營 花景比秋楓更加醉人
夏日「楓紅」可不是南臺灣專利,早年日本人看中相思樹隨遇而安特性,將它從南部帶到中部和北部種植,這夏季美麗的黃葉景致,也由南往北延伸,而且都會和鄉村都能見到。北臺灣從新北市三峽、臺北東區到宜蘭,均得見黃花美景。
很多人知道,竹苗一帶是寶島油桐花大本營,事實上,竹苗山區早年也有大片相思林。對於生長在竹苗鄉村的孩童來說,他們記憶中的相思樹,不是豔黃色的小黃花,而是盛花期時出現在相思林的毛毛蟲。
臺北東區大片迷人的「黃葉秋景」。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很難想像,打造夏日「秋景」的相思花,花朵不大,卻能讓綠葉看不見。每年五月入夏後,相思樹便綻放金黃色小花,還帶有淡淡香氣,賞花期可到六月間。初開的相思花,夾雜在鐮刀狀的假葉之間,並不引人注意,進入盛花期卻只見滿樹花球,綠葉幾皆隱沒在黃花間,不貼近細看,還真讓人誤以為是綠葉轉黃了。花開後結出莢果,其種子有毒,誤食會造成頭痛、噁心、腹痛、心跳加快或死亡。
四獸山區的相思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由於相思樹幾乎不擇土地,在貧瘠土地也能生長,日本人因此將它推廣到全島低海拔山區種植,使寶島從北到南都能見到相思身影。由於木頭堅硬,相思樹材可制枕木、坑木及農具,也用來製作木炭,並與龍眼、九芎並稱臺灣三大薪炭材,它還被種為行道樹、園景樹,儘管種子有毒,相思樹的嫩芽卻可治跌打損傷。
滿樹的相思花,將綠葉包裹進黃花球之中,使得綠樹變身成秋楓,相思樹宛如大自然界的魔術師,將寶島低海拔山林當舞臺,為遊人表演山林變臉戲碼。由於圓球狀的小黃花,姿容並不特出,近賞花還不如遠觀滿山黃顏,它就像是山林夏日穿彩衣,大片花景比秋楓更醉人。(來源:臺灣《聯合報》)
桃園夢幻五月雪 油桐花美得「有玄機」!
保甲古道是日本時期作為運送茶葉、南北貨的產業道路,曾每日約百人挑擔行經此處通往臺北城。(圖/簡怡欣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清新淡雅的白桐花掛滿樹梢,隨風飄落如下「五月雪」。每年五月左右是全臺欣賞油桐花的季節,尤其在客家莊地區最為興盛,帶動一股賞花熱潮。桃園楊梅百年保甲古道一帶,山坡種植的近百株油桐花近日簇簇盛開,步道滿是飄落桐花瓣,好不夢幻。
相較山林步道常見的木棧道、碎石子步道,桃園楊梅百年保甲古道是採客家傳統工法「石砌駁坎」打造,反而像是「放大版的健康步道」;古道挑選30到40公分大小圓卵石堆砌成階梯,坡度平穩、落差多維持5%以內,雨天時亦有防滑功效,是日本時期作為運送茶葉、南北貨的產業道路,曾每日約百人挑擔行經此處通往臺北城。
楊梅地區過去共有5條「單姓」產業古道,周邊住戶姓氏多為李、彭、張、黃等為主,而保甲古道是以李姓為大宗,當地人說,「在保甲古道遇到住戶,就稱呼對方『李先生』、『李小姐』準沒錯」。保甲古道現今仍有周邊茶農運送作物使用,也規劃為親山桐花廊道。
早期客家族群將油桐用來煉油,甚有一說法,「看誰家後院種植一大片油桐花,就知道誰是有錢人」;雖然現今已少以油桐煉油,但近年賞「五月雪」熱潮,也再次讓油桐花成為「花界寵兒」,保甲古道種植有近百株油桐花樹,油桐花廊道與鄰近東森步道相連,全長近1.5公裡。
桃竹苗力挺浪漫臺三線,連手拼客家觀光。(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楊梅山高雨多、植被茂密,東森山莊內的幸福桃花源可見臺灣罕有的樟樹與木姜子不同樹種相纏的夫妻樹。(圖/簡怡欣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近日保甲古道桐花已簇簇盛開,花期預估到5月中旬都可欣賞到油桐花景色,而如何欣賞油桐花亦有夢幻視角,最夢幻莫過於「排列成字」,把飄落地面的油桐花堆棧成心形或字樣;另「隨風飄落」猶如「五月雪」的景色也別有一番風情。(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山林烏來美如畫
3月4日,遊客站在烏來吊橋上欣賞美景。臺灣新北市烏來區地處深山茂林中,以瀑布、溫泉和小火車聞名,是臺北市民休閒的後花園。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
3月4日,遊客在烏來欣賞美景。臺灣新北市烏來區地處深山茂林中,以瀑布、溫泉和小火車聞名,是臺北市民休閒的後花園。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
山林烏來美如畫 高達80米的烏來瀑布傾瀉而下(3月4日攝)。臺灣新北市烏來區地處深山茂林中,以瀑布、溫泉和小火車聞名,是臺北市民休閒的後花園。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來源: 新華社)
臺南蜀葵花盛開!還有迷人黃橙色油菜花和麥田
油菜花與蜀葵花交織成五顏六色的迷宮花海。(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近日,有臺灣驢友在網絡上分享蜀葵花海美景,花朵由淺入深,純潔白、粉嫩紅及酒紅的蜀葵花朵像是披上鮮豔外衣,攀上高高直立的藤蔓,曼妙的隨風擺動,邁入第五年的臺灣「念戀學甲蜀葵花文化節」今年結合金黃色的小麥田、黃澄澄的油菜花,呈現繽紛耀眼的暖色系景致,花期約3月至4月中旬,賞花的民眾可得把握春季限定的美景!
蜀葵花別名「一丈紅」,生長高度達1至3公尺,株株都比人還要高,漫步壯觀的蜀葵花海迷宮之中,人也顯得嬌小許多,踏入交錯的花田小徑,輕易被高聳繽紛的花叢包圍,秒融入燦爛的景致,化身「花仙子」。
學甲小麥產區目前耕作面積約200公頃,金黃色的小麥隨風搖曳,豔陽下閃閃發亮,廣闊的麥田景觀瞬間撫慰心靈,拋卻一切煩惱、自由自在的享受田野風光。春暖花開的時節,望見一片蜀葵花、油菜花與麥田交織而成的燦爛美景,動人心弦、令人陶醉不已!
花田周圍也設置不少裝置藝術,夜晚點燈更顯明亮、浪漫。(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豔麗的花朵吸引蝴蝶蜜蜂飛舞採蜜。(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微風拂過、露出一抹淺淺的微笑,呈現「人比花嬌」。(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學甲蜀葵花海。(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成熟的小麥整株染成金黃色,一整片遼闊的麥田景觀超療愈。(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臺灣宜蘭羅莊櫻花步道綿延2.2公裡
羅莊櫻花步道的墨染櫻花期估計還有1周,民眾要賞櫻得把握時間。(李忠一攝)
位於大排兩側的櫻花步道,總長約2.2公裡,吸引不少民眾前來漫步、賞櫻。(李忠一攝)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宜蘭縣羅東鎮的羅莊櫻花步道最近在網絡十分火紅,許多民眾紛紛拍攝墨染櫻照片上傳分享,雖然今天(12日)還有不少人前往賞櫻、拍照,但由於溫度提高,原本預測到3月底的花期,預估1周後就會結束,要賞櫻的民眾得把握時間。
羅莊櫻花步道兩側總長約2.2公裡,步道前段、靠近市區是八重櫻,後段是墨染櫻,大排經過堤岸改造工程後,能提供小區人士休閒散步使用,同時規劃為自行車道路線,可讓鎮民與遊客共享騎自行車賞櫻花的樂趣。
羅東鎮公所觀光發展所表示,今年2月先是八重櫻盛開,2月底換墨染櫻,2種品種讓花期可以銜接延長,能在熱鬧的羅東鎮打造一條浪漫的櫻花步道,小區櫻花志工隊付出不少努力,如施肥、除草、澆水、固樁等都由志工隊一手包辦。
觀光發展所表示,原本預計墨染櫻的花期可以到3月底,但最近氣候提高,花期可能會提前結束;櫻花步道除了白天可以賞櫻外,傍晚6時起櫻花步道會開始亮燈,讓民眾可以賞夜櫻,晚間亮燈將維持到花期結束為止。
臺灣宜蘭最美羅莊櫻花步道
宜蘭羅東羅莊櫻花步道。(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宜蘭除了絕美落羽松,櫻花景致也同樣不能錯過!位於羅東的「羅莊櫻花步道」是當地賞櫻私房景點,上千株櫻花在水岸兩側組成一整排櫻花步道,到了夜晚還有夜間點燈,從即日起一直美到3月底。
羅莊櫻花步道位於羅東十六份圳畔,並栽植上千棵櫻花,包括吉野櫻、八重櫻等,趁著正逢墨染櫻花盛開,旅客可以欣賞紅中帶粉的花色,白天走在櫻花林間,夜晚則透過羅東鎮公所設置的燈光,欣賞越夜越美麗的夜櫻。
現在羅莊櫻花步道已有5成開,粉嫩的櫻花與綠色水岸交織,成為宜蘭春天最浪漫的風景,羅東鎮觀光發展所表示,羅莊櫻花步道賞花期間將一直持續到3月底,白天賞櫻外,夜晚在羅莊櫻花步道也會實施夜間點燈,利用燈光為櫻花展現魔幻魅力,點燈時間從晚上6點持續至凌晨0點為止。
宜蘭羅莊櫻花步道夜間點燈。(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宜蘭羅莊櫻花步道。(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宜蘭羅莊櫻花步道。(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火紅木棉花街道 春暖之際臺南賞花去
白河木棉花逐漸從花苞內蹦開綻放,白河區公所11日起也將擴大舉辦木棉花季,邀請全國民眾前往賞花。(萬於甄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紅色的木棉花逐漸從花苞內蹦開,綻放的花朵與綠葉相襯,美麗景致讓遊客流連忘返。(萬於甄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白河林初埤木棉道已陸續開花,許多遊客紛紛搶先來賞花拍照留念,直呼氛圍果然不同。(萬於甄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美麗的木棉花不僅吸引民眾朝聖,連鳥兒也駐足在樹枝上,彷佛近距離在賞花,相當有趣。(萬於甄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3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林初埤木棉花道的氛圍,果然不一樣」,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2015年被國外網站,評選為全球15條最美花海街道之一,每年3、4月開花時,吸引大批遊客朝聖,不過,臺南許多地方都有專屬的木棉花道,每條花道也都相當有特色,值得民眾探訪。
2015年網友的一張美景照,被西班牙網站Boredpanda評選為全球15條最美花海街道之一,因此打響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的名號。根據白河區公所統計,目前林初埤周邊木棉花道全長約1.7公裡,約有715棵的木棉樹林立,主花道兩旁則佔400多棵木棉樹。
近日木棉花逐漸盛開,樹枝上部分綠葉映襯著熱情火紅的花朵,景致相當美麗,已有不少團體遊客、民眾搶先到白河拍照欣賞美景。白河區長譚乃澄表示,林初埤木棉花目前約開花2成,預計下周會陸續盛開,民眾可把握花期,欣賞木棉花海道。
白河區公所11日至4月4日舉辦「2017木棉花季」活動,並準備200株樹苗免費發送給民眾,期盼提升植樹意識。日前木棉樹遭到不明人士削樹皮破壞,白河區公所為幫木棉樹祈福,也準備1000張小卡,在活動期間讓民眾寫下祝福的話語。
除了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外,臺南許多地方也都有木棉花道,其中,將軍區就有多達7條木棉花道,密集程度堪稱臺南各行政區之最,雖多為短短3公裡的花道,不過,花況都相當不錯,近年來也成為民眾拍攝木棉花的景點之一。
此外,鹽水臺灣詩路的木棉道,在月津文史發展協會與居民的改造之下,讓木棉花搭配臺灣文學家的新詩,別具一番風味,春暖花開之際,吸引不少民眾前往讀新詩賞木棉花,協會也利用木棉花作為手巾植物染,開發文創商品,帶動地方經濟觀光發展。
臺灣「花」經濟
本報記者 陳曉星 文/圖
南投翠峰櫻花
陽明山海芋花田
臺南東山咖啡花開
地處亞熱帶的臺灣雨量豐沛,地貌多樣,無花不豔,無葉不翠,是植物生長的天堂。在加工業、製造業、電子業帶動經濟發展、社會富裕後,過去不受重視的旅遊業後來居上,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臺灣的山川、物產、民俗、建築、夜市、老街都被打造成旅遊亮點,近幾年,「花」也被打造成景觀,各地四季不斷都有賞花活動吸引旅遊人潮,結合美食、品茶、健身、民宿(農家樂)聚攏錢潮。
花開四季
花也逃離不了政治的影響,過去在臺灣最受寵的花要推梅花。據說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嫌棄所居住的士林官邸附近和陽明山櫻花太多、日本風太濃,吩咐廣種梅花。再加上梅花自古就被中國人賦予高潔氣質,梅、蘭、竹、菊並稱「四君子」,「梅花梅花滿天下/愈冷她愈開花/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這首歌當時廣為傳唱。政治的影響加上梅花堅忍、內斂的氣質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梅花曾經是臺灣第一花。現在進入12月特別是元旦假期,賞梅也是臺灣人的一大樂事。臺北的士林官邸、陽明山後山公園、新竹清華大學校園、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嘉義梅山公園、臺南梅嶺都是賞梅區。臺南武廟、嘉義安靖古道、南投風櫃鬥等地有超過百年的老梅樹,年年吸引尋梅人。
當下臺灣最熱的是櫻花,從南到北皆爭植櫻樹。櫻花在春節盛開,不同樹種可接力開到4月,賞櫻勝地是阿里山、陽明山、梨山、武陵農場,花開時節,城市的普通街巷、鄉鎮的路旁田邊處處可見。臺灣的櫻花品種很多,原生種是臺灣山櫻花,又稱緋寒櫻。山櫻花最早開放,接著是吉野櫻,然後還有八重櫻、霧社櫻、枝垂櫻、千島櫻、高砂櫻、關山櫻等等。
櫻花過後,便是海芋、油桐花、紫藤、洋繡球次第開放,夏季則有鳳凰花、荷花、野薑花、高山杜鵑傳來幽香,秋天有金針花海、向日葵田、波斯菊怒放。除了往常概念的觀賞花,臺灣各地將行道樹、農作物的花打造成風景,比如木棉大道、欒樹步道、楓林車道、金針、柚子花、咖啡花等。花花草草成為旅遊業的軟實力,被包裝成沒有淡季、四季不同的各種玩法。
花有文化
花不僅有活色生香的美,還具有和承載豐富的內涵外延,包括物種知識、環境教育、民俗、歷史、美食等等。只有下了這個功夫,花才能成為可持續的資源,變身為「花」經濟。在這方面,油桐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油桐樹遍生於臺灣北部和東部山區,桐花4月盛開,花朵雖小,但成團成簇,遠觀漫山遍野如著白紗雪衫,近聞暗香浮動,成為臺灣北部山區春季一景。但這樣的景往往停車拍照或者樹下一遊即「消費」完畢。近幾年,有油桐樹的縣市特別是苗慄把油桐花與客家文化緊密聯接,因為油桐樹密集之處多為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以油桐花自喻自己艱韌樸實、敬天惜地的文化傳統,將油桐花作為自己的標誌,每逢花季舉辦「客家桐花祭活動」,以花為媒,向外來者介紹客家的村落、建築、食品、土產,帶動遊客進入山區,在賞花的同時了解體驗客家生活。現在,油桐花已經成了客家人甚至苗慄的符號,油桐花的杯子、背包、服裝等商品即使在臺北也很受歡迎,客家人過去使用的花布圖案也搭車成為時髦裝飾,「客家桐花祭」成為臺灣的名牌活動。
黃花菜過去只作為乾菜為人們熟悉,但在「花」經濟的創意下也成了臺灣新風景。每逢八九月份,臺灣的各種「朋友圈」就開始曬金針花海。黃花菜又稱金針,中央山脈和海洋山岸之間的花東縱谷地帶的六十石山盛產金針,8月金針花開。過去農民要在花開前搶收金針,曬成黃花菜上市。因為金針又稱「一日美人」,早開晚凋,一旦怒放就不能再曬成乾菜。現在,旅遊經濟高於農作物產值,農民乾脆不再搶收,將金針田轉型為觀光點,遊客在此賞景、吃飯、住宿,當然也要買回大包黃花菜,不僅金針農受益,還與附近的景點和「原住民」部落打包成「金針遊套餐」,形成「金針」效應。
金針田也要有文化助力,才能讓人樂而忘返。景區隨地形起伏添置了7座涼亭,亭名分別是忘憂、黃花、鹿蔥、鹿劍、丹棘、療愁、萱草,這些都是金針的別名。忘憂亭居最高點,至此不僅能欣賞金針花海,還能看到更遠處的稻田,黃綠相映,山谷如畫。在景區享用金針宴也是遊客的最愛,餐桌上無論是湯是菜均為金針,煎炒烹炸花樣翻新,令遊客吃到不一樣的黃花菜。
花是資源
一條山路,一個小鎮,一座寺廟,幾棵花樹,平平常常,但如果抓住花期,將這些串連成「十景」,也能吸引人到此一遊,將平常打造成風景,讓沉寂之地再次興旺。
位於臺北北端的北投因溫泉著名,百年前就是熱門休閒觀光地。但隨著溫泉文化的式微和其他景區的建設,北投相對沒落了。賞花遊興起後,北投在靠近捷運站的公園種植百餘棵櫻花樹,現在每逢花期,北投串連自己的資源為遊客設計各種旅遊路線,比如十站式旅遊——周氏節孝牌樓、賞櫻秘境、北投公園、溫泉博物館、張學良故居、露天溫泉浴池、溫泉源頭地熱谷、善光寺櫻花、大屯裡櫻花隧道、吳氏宗祠看臺北夜景……櫻花將遊客從早到晚留住整整一天,不少臺北人到此一遊後都覺得原來北投有這麼多可看的。
同時,藏身山區鄉下的果園、咖啡園也搭上賞花的順風車,生產觀光兩頭賺。過去很少會有人賞花賞到柚子園,因為柚子花小而樸實,無亮眼之處。但柚子園強調柚子花氣味芬芳,不讓玉蘭花和夜來香,是花中的「小清新」。果然,不少厭煩汽油味的城裡人在假日特意到柚子園「探花」,在果園吃頓農家飯,沐浴柚花香,也是一番休閒。臺灣從北到南皆種柚子,雲林和花蓮柚園最多,賞柚子花現在也成為當地的旅遊賣點。
也有人專程到咖啡園看咖啡花開,咖啡花期短,只有三四天的時間,看到咖啡花的人都覺得自己幸運。咖啡花很具觀賞性,白色小花綴成花球,覆蓋枝條,旁出橫逸,素雅靈動。雲林古坑是臺灣種植咖啡的起源地,現在南投、屏東、嘉義、臺南都有咖啡園,這些咖啡園不少附設民宿,遊客住在這裡,賞咖啡花、焙咖啡豆、品嘗咖啡,在休閒的同時學習了咖啡文化。
當然,說到臺灣的「花」經濟,一定要說到蘭花,蘭花才是臺灣的「金錢花」,是臺灣農業最具競爭力的品種。蘭花已經在臺灣形成一個產業,從育種、種植、檢驗到下遊產品香水、面膜等產品的開發,形成體系,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知名大學都設有蘭花研究所。臺灣蘭花種植包括蝴蝶蘭、文心蘭、蕙蘭、拖鞋蘭、嘉德麗雅蘭、石斛蘭等,其中蝴蝶蘭是外銷主力,主要外銷日本和美國。
在臺灣,花早就超越了怡情養性成為經濟資源,觀光、種植皆是。(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資料圖:臺北陽明山噴水池旁環繞的昭和櫻現正盛開,民眾除可欣賞池邊繁花倒影外,還可看見浪漫動人的櫻花雨。(圖自臺灣「中央社」)
資料圖:濃香撲鼻的「白色水仙花田」(圖自臺灣「中央社」)
資料圖 臺灣陽明山上的花卉試驗中心內也有條茶花隧道,花朵掉落在地上時,與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場景(取自長蛇島海上公園粉絲專頁)相似度甚高。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