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深度好文)

2020-12-22 妙可美文

人們常說:「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一種勇氣和毅力,而放得下是一種胸懷和肚量。

「拿得起」,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有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能力。工作中,樣樣事情拿得起,必是領導重視、同事尊重的骨幹;家庭中,樣樣事情拿得起,必是全家人的頂梁柱;社交中,樣樣事情拿得起,必是朋友們心儀的主心骨。

但是,人生中光拿得起還不行,你還要能放得下。就好像舉重一樣,你不僅要將槓鈴拿起來,還要能安全地放下去,這才是成功。人生中就應該擁有這樣的心態。

放得下,是一種大氣的表現。平心而論,人是有思想、有欲望的動物,幾乎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得到越多越好」的意念,要放得下,確實不容易。

有一個老和尚帶著一個小和尚趕路,過河時見到一個女人,雨後的河水顯得異常洶湧,她無法過河。老和尚見狀,就將女人抱起,過了河又將女人放下。徒弟一看,就說:"有沒有搞錯呀,師傅!男女授受不輕,你抱住女人過河!"師傅沒有理會。小和尚心裡滴滴咕咕,行了一公裡左右,又忍不住說:"師傅你做錯了,為什麼抱住個女人過河"師傅望了徒勞一眼道:「我已經放下,你還未放下。」

其實,我們很多人就跟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樣,之所以生活的不開心,衝動,很大原因就是放不下,因為放不下,致使自己背負著沉重的負擔,生活也變得越來越累,越來越辛苦。直到被生活壓垮。

生活中,那些被各種瑣事困擾的人幾乎都是學不會放下的人。試問,有多少人能放下昔日的輝煌?有多少人能放棄到手的財富?有多少人能放下內心的積怨?很難吧!我們生活在紛紛擾擾的塵世中,背著各種各樣的包袱,頂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放不下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對功名利祿放不下,出現了跑官、買官、貪官;對金錢富貴放不下,催生了貪汙、受賄、盜竊;對愛情婚姻放不下,產生了痴男、怨女、殉情。

放得下,是一種解脫,一種頓悟。佛經上說,「如何向上,唯有放下。」學不會放手,只知道緊緊攥這拳頭,很可能最後一無所有,因為你手中握著的是虛無。而懂得放手、放下,你才能擁有更多。古語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你如果學不會放下,很可能會一無所得。

有一頭毛驢,在它身邊左右不遠的地方各有一堆青草,兩堆草的好壞、多少、距離都一樣,毛驢在中間遊移不定,究竟吃哪堆呢。想吃這堆,又捨不得那堆,結果它哪堆也沒吃著,餓死了。這告訴人們,面對取捨與選擇,放不下的人是不可能有好結果的。毛驢就是因為在利益誘惑面前,遊移顧盼、飄忽不定,沒有放下「思想包袱」,不懂得取與舍的生存意義,結果被餓死了。

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都認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不斷地拿到自己想得到的;但實際恰恰相反,「放得下」才能使人生更完美。尤其是對各種名韁利鎖,若死死抓住不放,思想包袱就會越來越重,私心雜念就會越來越多,腳步就會越來越沉,最終,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就不可能產生積極向上、銳意進取、奮發有為、開拓創新的朝氣,也不可能掙脫前進道路上的各種羈絆。

法國哲學家、思想家蒙田說過:今天的放棄,正是為了明天的得到。這正是一種大氣度的表現。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的人活的輕鬆幸福,而有的人卻活的沉重痛苦?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而後者是拿的起,卻放不下。 所以,人生最大的包袱不是拿不起來,而是放不下去。

放得下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胸懷。有些放是一種自然的放,放得無怨無悔、無憂無慮;有些放是一種無奈的放,放得不舍不棄、不情不願。自然的放,可以放得瀟灑,放得自如;無奈的放,往往成為心結,成為遺憾。自然的放,大多會成為人生美好的留念;無奈的放,一般會成為人生苦澀的記憶。不管是哪种放,該放的時候總得放下。

處事時,該放就放,該斷就斷,不要因小失大。放下是一種隨其自然的心態,人生總是在取捨之間,面對不同的選擇,應該學會放下,學會滿足,這是智者的心態,是成功的階梯。學會了放下,人生才會有另一番境界。

相關焦點

  • 做人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做人,既需要拿得下,也需要放得下。拿得起,是你的能力和本事;放得下,則是你的勇氣和智慧。只有拿得起的人,才有放得下的資格;只有放得下的人,才能將該拿得起的東西更好地把握住。既能拿得起,又能放得下,你的人生才會更加的精彩。
  • 人生,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隨心生活,自在快樂!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情感勵志美文,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主題內容是:人生一輩子,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隨心生活,自在快樂!導語:誰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或者說也不會是一直處於困境之中的,生活當中,有好有壞,有順心如意,也就會存在心煩意亂,在人生這場大的旅行之中,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能夠拿得起,同樣更能夠放得下。學會讓自己去隨心而生活,讓自己過得簡單而又快樂自在些!
  • 玩石如人生,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其實,玩石頭,何嘗不是如此?再者,拿得起的是別人對自己好的或不好的評價。聽到其他石友對自己或對自己的藏石的誇讚,誰會不開心、不自豪呢?放得下玩石頭,要放得下玩不起的石頭。對於石友來說,要控制自己不去買下心儀美石的欲望,著實不易。然而,並非自己發現的每一方美石,都能如願收入囊中。很多時候,因為自身的經濟條件一般,而美石價又太高,只好無奈放棄。但內心實則仍在糾結——要不然咬咬牙買下好了,錯過可就沒了,大不了,下個月省著點花。其實,何必再多糾結呢?既然決定放棄,就果斷一點。否則,只是為自己徒增負擔,也完全是與自己玩石初衷背道而馳了。
  • (深度好文)願你這一生,拿得起,也放得下
    01面對傷害過我們的人,選擇放下,一顆心的容量是有限的,裝下了仇恨,便裝不進太多的溫暖與愛,選擇放下,其實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救贖。改變不了爛事的結局,更改變不了爛人的品格,那就改變自己的心態。永遠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才是對自己最基本的尊重和愛。餘生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 人生:拿得起 放得下
    拿得起、放得下從字義看,敢於擔當,根據自身能力能夠輕鬆承擔,舉重若輕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就是放下生活中的一些完不成或不完美的執念與心結,使之不要成為自己沉重的心理包袱和生活、精神負擔。即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
  • 人,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更要放得下。  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拿得起需要堅持,但堅持不是執著;放下並不是放棄,而是放下執著的妄想。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更是一門心靈的大學問。
  • 人到中年,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
    人到中年,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01過去也就代表著以前,也就意味著和現在沒有任何關係。因此,不論過去是痛苦的還是美好的,你都沒有必要去糾結。如果你一個人永遠在原地踏步,那麼也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挽救得了你。因此,既然想要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那你就應該要懂得放下過去。
  • 拿得起,放得下,這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導讀:真的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嗎?現在的社會,好像越來越多的人在宣揚「拿得起,放得下」,不論是感情還是金錢地位,但是要想做到卻要花費一些精力和努力。我們先來看看「拿得起,放得下」代表著什麼,它是指「對於某些事情不必耿耿於懷,該釋懷的就釋懷,該過去的就過去,做什麼事情要當機立斷一點,大大方方地拿起,再不拖泥帶水的放下,不帶猶豫的向前走。」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但在現實生活中,好多人做到「拿得起」,做不到「放得下」。著名學者季老教授分享了他的養生經驗,他認為,凡事要想得開,以理智克制感情,奉行不計較精神,使內心無壓力,活得要輕鬆自如。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勿把恨耿耿於懷。
  • 勵志經典:拿得起,放得下
    即使有「千斤重擔壓在心頭」,也要把它卸掉,讓生活回歸輕鬆自在,這就是所謂的「放得下」。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果你想要順心,就要把不開心的事忘掉。也可以說,放得下其實是一種覺悟,更是解脫。佛家智慧這樣說:「捨得,先有舍,才有得。」
  • 人生一苦:拿得起,放不下(深度好文)
    人活一世,最苦的事情是:拿得起,放不下。當我們失去愛情時,放不下一段不再精採的感情,當我們失去名利時,放不下一份虛榮,捨不得的掌聲。這一种放不下又忘不掉的心情,是最讓人受煎熬的!而那些走進心裡的人和事,又豈能說放就放,說忘就忘……放不下是因為愛得太深,放不下是因為心有不甘。其實,生活中並不需要那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麼是真的不能割捨。
  • 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放不下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平時就是一個紈絝子弟,吃喝嫖賭都佔上,沒有一點正形。當陳友諒空國出兵,號稱60萬,圍剿洪都城時,他身為都督。排兵布陣頭頭是道,不多的士兵,把守八個門,還能留三千自己統領,已備救急。不管陳友諒怎麼攻城,攻那個城,危急之時,他都趕到,將士一心,同仇敵愾,總都能守住。
  • 做人怎樣才能拿得起,放得下,提升人的品味很重要
    經常聽到有人說:「怎樣才能做一個看得開、放得下的人呢?」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有區別的,這個區別不僅只是智商高低上的區別;還有人的境界和素質上的區別,一個人能否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事業,做人的境界和素質很重要。
  • 人生在世,「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智慧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拿得起、放得下,才能辦得好人生在世,「拿得起」是一種勇氣,「放得下」是一種智慧。「拿起」不容易,這需要我們有一往無前的氣勢,需要我們有堅定不移的決心,這需要我們有看見機會的慧眼,但說一千道一萬,「拿得起」都是我們一種能力,一種為自己、為他人負責的擔當。親愛的讀者朋友,你是否同我一樣已經準備好,願意迎接生命中的挑戰,去「拿起」?2.「放得下」是藝術,是能力拿得起,是難能可貴的能力;放得下,是人生處世的真諦。
  • 做人 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春節回家探親時,看到了我高中時的一個同學。是啊,埋怨命運不公,感嘆世態炎涼,抱怨懷才不遇,哪能體會到快樂,更何談幹好工作!靜坐下來時,我便認真反思與他的談話,時下的確有些人只感受到生活苦和累,而沒用心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其實,生活就是一面鏡子,快樂與否取決於我們自己,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前方就是一條星光大道。正確面對利益得失,才能擁有一顆快樂的心。
  • 願你這一生,拿得起,也放得下!
    有人說:「人生在世,既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拿得起不易,放得下更難。難就難在要擁有一顆坦然面對一切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生活在大千世界,人們最難做到的就是放下,最大的選擇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只有這樣,你才活得輕鬆。
  • 學習大軍:做好新聞宣傳工作要「拿得起,放得下」
    ——摘自習近平《擺脫貧困》之《把握好新聞工作的基點》篇   習近平在《把握好新聞工作的基點》一文中強調,新聞工作者要把握時代的脈搏,認識新聞的作用,要看到新聞事業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學習大軍」認為要做好宣傳工作就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 人生如飲茶,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如何過好一生,對於大家來說,不僅是能力方面的考驗,還在驗證著每個人的智慧和心態,唯有心理素質過硬的人,才能在起伏與得失中,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決定做某件事的時候,猶如端茶在手,要有拿得起的魄力。 經過一番磨礪,歷經許多的風雨,我們可能迎來的,並不是預想的成功,還有可能是失敗和失望;如果,被不好的情緒所影響,只會讓一個人在失敗面前,顯得更加落魄。 此時,就需要大家,有放得下的智慧。
  • 如何真正「拿得起,放得下?」
    就好比人們經常所說的:拿得起,放得下。實際情況往往是拿不起的人一直糾結如何才能「拿得起」,放不下的人總是憂慮如何瀟灑地「放得下」。相信下文會給讀者們一個指引的明燈。一、能力要拿得起拿得起,通俗來講就是「有為」,這是一種充滿活力、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 人生的路上,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一、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二、有的人拿不起,也就無所謂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卻放不下。拿不起,就會一事無成;放不下,就會疲憊不堪。人生外在的一切最終絲毫也帶不走,晚放下不如早放下。放下無謂的負擔,才能一路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