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芙蓉區火星小學百名晚報校園記者和千名同學一起,身穿用報紙、塑料和彩紙等做成的「衣服」,進行環保時裝秀,以慶祝自己的節日。 李鋒 餘志雄 攝影報導
本報訊(記者 周輝霞)一年一度的兒童節是小學生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小學最看重的一個節日。往年的兒童節裡全校性的盛大文藝匯演,在今年非主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全員參與的活動,每個孩子自由呼吸、自信展現,讓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多了笑聲。
663個孩子領了663份獎狀
前日,來自天心區湘府英才小學的663名孩子,用笑聲填滿湖南省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角角落落,他們在相互炫耀著自己的大獎狀,爭相打探著拿到了什麼獎品。對於這份獎狀,讀一年級的李昊格外開心。他是個讓老師操心、家長擔心的孩子,上課坐不住,時不時去捉弄其他同學,沒少被同學告過狀。當老師將「閱讀小明星」的獎狀發給他時,他有些懵懂。班主任老師彭德芳告訴大家,小昊能將書上看到的許多故事講述出來,豐富的詞彙得益於大量的閱讀,小昊對於書本閱讀的專注就是大家應該學習的地方。
每個學生都有獎,但不是濫發獎。校長胡映介紹,兒童節的獎勵分為三好學生、學習小博士、運動小健將、閱讀小明星、文明小使者等十多項,從德智體美勞各個層面來考查每個孩子的優點和進步,讓家長、老師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孩子們感受到取得進步帶來的自信和成就。
80%的配角也成了主角
玩得一身泥巴,卻有滋有味,跳得一身汗淋淋,洗把臉再繼續。嶽麓區實驗小學的兒童節慶祝活動以「花兒朵朵中國夢」為主題,讓530名孩子在足球社、街舞社、創意手工社等20多個社團活動裡敞開了玩。二年級的黃書婕和陳憶羅跟著手工老師王宏佳玩泥巴,雕塑泥糊滿了姑娘們的手掌、鼻子,她們毫不介意,將泥巴搓成微笑的太陽、戴紅帽的公主。為了與平時的手工社團活動有區別,他們將陶泥搓成條狀,擺出了「六一快樂」的字樣,再將自己做的小豬、小太陽圍在周邊,一起來過節。
有老師粗略統計,以文藝匯演為主的慶祝活動,八成學生是觀眾,而讓人人成為主角的兒童節活動,少了場面的華麗,卻多了更多的歡樂。嶽麓區教育局局長喻曉黎介紹,嶽麓區的眾多學校同該校一樣,沒有大規模的載歌載舞,而是依託各校的社團舉行慶祝活動,弘揚學生的個性,讓孩子們自由地活動,自信地成長。
更新觀念讓兒童成為兒童節主人
對學校而言,進行文藝匯演和表揚頒獎,顯得熱鬧喜慶,呈現的內容具有可控性,能集中體現學校的特色和成就,容易獲得領導和相關群體的認同。
然而,老師學生為了上級的一個「悅」,往往要辛苦一個月,各科老師都要參與相關環節的組織實施,包括節目的組織、排練,現場的布置,為練習的學生補課。參加排練的學生特別是小團隊的學生,為了將節目做好做精,要犧牲許多課程。而家長也不願意孩子舍課練節目,甚至要課後請老師補習。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學校負責人介紹,要真正把兒童節還給兒童,還需要更多學校負責人摒棄傳統的觀念,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真正為學生的成長設計節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