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第四季正式開播了,五位合伙人各就各位:店長黃曉明,兩位大廚林述巍和張亮,財務總監趙麗穎,全能選手李浩菲。
節目第一集就被黃曉明暖到了。
店長黃曉明第一個到達碼頭,面對239階的巴東百步梯,在搬完自己的行李後已是滿頭大汗,又幫忙搬完林大廚的12件箱子。
想到團隊裡的兩位女生,又打電話給她們,到了之後聯繫自己,幫助大家一趟一趟搬行李。
黃曉明在長長的百步梯上來回穿梭10趟,化身一位搬運工,累到力竭,汗如雨下,妝都花了。
隨後又組織合伙人們採購食材、準備晚餐等。
第一集看點很多,本文利用PDCA循環就節目中不足之處發表幾點看法。
01 什麼是PDCA循環?
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是指導全面的質量管理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現在也引申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PDCA循環的含義是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 和 Action(處理)。
《中餐廳4》中趙麗穎擔憂此次活動,畢竟前3季因為溝通不暢引發一系列突發狀況。
而從本季第一集來看,此次活動目前計劃性仍然不是很強,其他方面也存在問題。
02 計劃性不強,採購超支
五位合伙人聚齊之後,店長黃曉明按照慣例宣讀了《店長手冊》:此次中餐廳之旅啟動資金2000元,營業額需達到20000元。
五位合伙人外出採購過程中,雖然財務總監趙麗穎反覆提醒不要超支,但是面對買買買的剁手黨林大廚、張大廚,最終仍然超支555元。
趙麗穎無奈地悲嘆:不應該讓你倆一起採購。
採購超支原因是,沒有提前計劃好,而且菜比較貴。
03 計劃性不強,採買的東西重複
採購完畢回到餐廳後,大家開始分頭準備。
趙麗穎和李浩菲在整理現有材料時,發現餐廳已經準備有砂鍋,而兩位大廚在採購過程中,考慮到當地人願吃砂鍋魚,又購買了一部分砂鍋。
倆人邊整理邊討論,發現還有很多重複採購的東西。
林大廚在一邊聽到,有點不好意思了,只能假裝沒聽到。
正如兩位女生所說,沒有計劃好,採購之前,沒有對現場已有物品進行梳理查看,導致一些東西重複採購,資金超出預算。
04 計劃性不強,晚餐超時
第二天,五位合伙人乘坐中餐廳號,經過三峽大壩,正式開始了乘風破浪之旅。
當天到達了風景如畫的三峽人家,此次中餐廳之旅第一站。
店長黃曉明安排兩位大廚負責制定第二天營業的菜單、菜品、價格等,兩位女生負責列印,大家各就各位。
林大廚、張大廚開始準備晚餐,女生們打打下手,洗碗、扒蒜等。
張亮在炒魚,準備調魚湯。新鮮的武昌魚,豐富的調料,加上張大廚精湛的廚藝,不加奶的奶白色魚湯,香味在整艘船上飄逸,吸引來了船長。
店長黃曉明熱情地邀請船長和船員們晚上一起用餐,時間定在7點半。
林大廚在忙著喝黃店長配製的檸檬紅茶,7點半,船長來用餐。
黃店長問:晚飯準備好了嗎?
林大廚說:不是7點半嗎?不急。
可一看時間已經7點27分了,於是兩位大廚急忙開始炒菜,忙中出錯,菜炒完後發現沒做主食,張亮抓緊做上。
趙麗穎上菜時不好意思地請船長等一會,飯馬上就好。
縱觀這次晚餐製作過程,林大廚時間觀念、計劃性一點不強,忙著拍視頻、喝飲料、侃大山,等到黃店長問的時候才恍然發現時間快到了,於是急忙火促地開動,主食都忘了做,最後8點半才開始用上晚飯。
05 計劃性不強,菜單未出爐
第一集中最大的槽點就是:第二天就營業了,晚上8點半,吃晚飯時菜單還沒一點影。
下午剛到三峽人家時,黃店長安排好兩位大廚負責定菜單、菜品、菜價,而林大廚也說過定好菜單後,兩位女生負責列印出來。
結果一下午的時間,趙麗穎反覆含蓄地提醒了兩次,林大廚都說不急,焦慮的穎寶一會兒看看行程安排,一會兒和李浩菲吐槽:沒有計劃,很多功課沒做好,咱也不會做,咱也不明白,咱也不敢問。
忍無可忍的趙麗穎湊到黃店長跟前,想提菜單的事,可是欲言又止,最終沒提。
直到8點半吃晚飯,菜單還沒有一點影,這頓晚飯因為喝酒,還不知道要吃到什麼時候,今天晚上菜單恐怕要泡湯。
想到這裡,焦慮的穎寶回到房間,李浩菲找來時,穎寶崩潰地流眼淚了,直呼不想吃飯了,吃不動了。
看到這裡,做事一向有準備的我很能體諒趙麗穎的焦慮,有備才能無患。
而縱觀整個過程,菜單未出爐原因有三:
兩位大廚特別是林大廚太磨嘰,沒計劃,拖延嚴重。
店長管理不到位。安排好工作後,開展的怎麼樣了,需要檢查(Check)一下,發現問題及時督促。
計劃溝通不到位。三位男合伙人直接沒有溝通,趙麗穎發現問題後,對林大廚含蓄地提醒,沒有明說,想找黃店長溝通,最後也沒說,只能自己崩潰,拒絕吃晚飯。
在質量管理活動及日常工作中,把各項工作按照作出計劃、計劃實施、檢查實施效果,然後將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環去解決。
而看完《中餐廳4》第一集,顯然前三季溝通不暢的問題仍然存在,PDCA中的P、C兩項做的都不好。
後續會有什麼精彩(爛攤子)發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