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都是中華民族的新年習俗。臘月二十四是傳統的掃塵日,我國北方稱為「掃房」,南方則稱為「撣塵」,其實就是俗稱的年終大掃除。
「掃塵」諧音「掃陳」,寓意著「除舊布新,迎接新年」,掃盡過去一年所有的黴運和晦氣,這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據村裡的老輩人說,臘月二十三家裡供奉神明的都去天庭參加年會,需要等到來年的初四才會回返人間,在這段時間裡打掃衛生、挪移家具器物,甚至塵土飛揚也不會衝撞家中的神靈。
其實,從臘月二十三直到除夕的這些日子統稱為「迎春日」,而「二十四,掃塵日」則是專門打掃衛生、搞清潔的一天,但「二十四,掃房子」也有諸多講究和禁忌!
在農村,「掃房日」這天人們會把屋裡所有方便挪動的家具與擺設全部挪到院子裡,挪移不動的,用布掩蓋以免落上更多灰塵。可以先從屋頂開始打掃,然後從屋子的末端開始,逐步向著大門口推進,寓意著把一年積攢的黴運與晦氣徹底掃出家門!
還有一種打掃方法是從大門開始打掃,接著再打掃屋內,寓意著把旺氣、財氣聚攏回家!
而在清掃時,村民習慣性的使用青竹葉製成的掃帚來打掃,因為青竹葉具有闢邪除穢的效果,有助於整個家庭迎接好氣運!
臘月二十四這一日需要打掃清潔牆角、床下、房梁等處一年所積攢的積塵;清洗各種器具,包括碗碟、茶具等;拆洗被褥、窗簾;掃淨屋內屋外結下的蛛網;打掃庭院的各個角落;疏通家中所有的排水系統等。
臘月二十四「掃房日」可以百無禁忌的清潔家中的每一寸地方。但是也要輕拿輕放家中器具,避免磕碰!
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各位家庭成員無論有多少不開心,都不可以爭吵,必須要和和氣氣的說話。爭吵會加重黴運與晦氣的分量,屋裡屋外即使打掃得再乾淨,也將無濟於事!
另外,打掃時要面面俱到,每個細節都需要專心做好。畢竟,下一個「掃房日」又要待到明年!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一習俗,反應了中華民族愛好清潔、講究衛生的傳統習慣,也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期盼與嚮往。
臘月二十四你的家鄉有哪些習俗和禁忌,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