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淘寶還是京東,銷量最高的都是入耳式耳塞。從入耳式大行其道的趨勢可以看出,現在的人不止是需要一條耳機,而且還必須得是一條隔音好的耳機。
為什麼需要隔音好的耳機?
這個問題看似有點……
我們為什麼需要隔音好的耳機呢?現在的環境噪音遠比以前要多很多,尤其是在城市中,幾乎人們每時每刻都在噪音的包圍之中。當環境噪音過大的時候,聽歌自然很受幹擾,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調大音量,蓋過噪聲。
在公交和地鐵裡經常能遇見將音樂聲調的很大的人,像開了外放一般,他自己對此可能渾然不覺。但是這樣的聽歌方式,對耳朵的傷害可想而知。所以,無論你是不是發燒友,一條隔音好的耳機都上了購買願望清單。
抵禦噪音的辦法
將音量調大來蓋過噪音絕不是什麼好辦法,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前面已經說了入耳式耳機現在非常流行,平頭塞確實在隔音方面不如入耳式耳塞。
如果就家用來說,入耳式耳塞能夠獲得不錯的隔音效果;然而它依然不是最佳的隔音解決方案,它只是一個相對經濟廉價的隔音方案,屬於被動式隔音的一種,面對較大的噪音,尤其是持續的低頻噪音,它所起的作用仍然有限。現在的人們越來越少在家裡聽音樂,利用碎片化時間來進行聆聽成為常態。離開了相對安靜的家中聽音環境,就需要有隔音效果更強的耳機來進行降噪。這個更強的耳機就是主動降噪耳機。
目前的高端主動降噪耳機已經可以將環境噪音削減到一個非常低的程度,即使身處車水馬龍的鬧市,你都能安享清靜,你再也不用為自己的聽力健康擔心了。有不少HiFi發燒友認為主動降噪耳機的音質不是很好,這是事實,但他們卻忽略了主動降噪耳機的使用環境,如果HiFi耳機與主動降噪耳機同時處於喧鬧的環境下,HiFi耳機的音質優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隔音好的耳機也有這些槽點
主動降噪耳機的出現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全天候安靜聆聽的可能,不過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戶外聆聽時,耳機隔音太好未必是一件好事,交通安全性成為了一個新的挑戰。
媒體已經報導過很多關於戴著耳機走路或騎車而釀成交通事故的事件,隨著電動車在城市的激增,發生此類事故的數量也逐漸攀升。很多年輕人在騎自行車或電動車時戴著耳機,你跟在後面按自行車車鈴他們幾乎完全聽不到;車子後方來了汽車,如果不鳴笛的話也根本不知道避讓,這種情況非常危險。
究竟該如何解決用耳機聆聽與交通安全之間的矛盾?畢竟一般人不可能隨身掛個藍牙音箱聽音樂。從交通安全的角度來看,在馬路上騎行或駕駛時,最好不要佩戴耳機,或是只能配戴單邊耳機,隔音特別好的主動降噪耳機更是不能佩戴,戴耳機上路不僅是對自身安全的忽視,更有可能對其他人的安全構成威脅。但從騎行者的角度來看,一路沒有音樂陪伴,尤其是路程還比較長的情況下,未免會感到枯燥,想聽音樂來解解悶也無可厚非。然而安全問題畢竟更為重要,沒有什麼比我們的生命安全更加值得保護。
要隔音還是不隔音?這是個問題。事物皆有兩面性,關於耳機的隔音也不例外。在
安靜的室內,隔不隔音顯得不是那麼重要;而在戶外或者乘坐交通工具時,隔音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它成了一把雙刃劍,一邊是對健康和音質的追求,另一邊則是對安全性的挑戰。以目前的技術來說,要解決這對矛盾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還是建議大家:安全第一!室外運動時還是少佩戴耳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