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廬中杭路上有個充滿民族特色的館:榕江特色產品展示館,這裡有紛繁鮮豔的刺繡、素雅的蠟染、憨態可掬的布藝小豬和品種繁多的農產品。這個館猶如將相距千裡的貴州榕江搬了過來,為桐廬市民打開通往榕江古城的一扇大門。
事實上,自2013年桐廬榕江結親以來,榕江就成了桐廬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地名。他們來來往往,是互相牽掛的親人;他們共同謀劃,是發展道路上的夥伴;他們一起奮鬥,是決戰奔小康的戰友。
「榕江所需、桐廬所能」,桐廬派往榕江的掛職幹部盛春霞,也是杭州市幫扶黔東南州工作隊唯一的一名女隊員。來到榕江後,她用心做、用情幫、用力幹,走遍了榕江19個鄉鎮100多個行政村。正是如她一般的一批把榕江視為故鄉、視使命為生命的扶貧人,書寫了與榕江攜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深情故事。
產業幫扶提升動力
這些年來,圍繞榕江「果、蔬菜、藥、菌、豬、雞」六大主導產業,桐廬或「輸血」、或是幫助引進市場主體,不斷助推產業強鏈。
夏日,位於榕江縣王嶺經濟開發區的貴州薯寶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33歲的苗族母親王老姑正在熟練地分揀番薯幹。這家企業是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之一,在完成廠區基礎設施後,引進桐廬農業龍頭企業負責項目經營,重點從事當地農產品開發。
自去年12月企業開工以來,王老姑成了這裡的一名員工,在包裝車間負責紅薯幹的分揀。五年前王老姑一家從八開鎮分董村搬遷到了縣城的王嶺小區, 「窮窩」雖然挪了,但「窮帽」一直沒有摘。「現在做一天工就有100元收入,去年到過年做了40多天,拿到了4000多元的工資。」王老姑靦腆地說這樣的收入她非常滿意。
目前「薯寶寶」廠區已吸收長期工人39名,35名母親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直接助力9人「摘窮帽」;發動貧困戶種植紅薯3700多畝,利益聯結貧困人口800餘人。
「薯寶寶」是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的一個縮影。2018年以來,雙方著重深化產業合作,當地造血功能進一步增強。圍繞發展中藥材這一主導產業,「東部資金」在先期投入1140萬元建成2300畝桐榕中藥材產業園的基礎上,2019年又投入395萬元建設中藥材加工廠,並積極對接胡慶餘堂等藥企,形成全縣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
在健全鏈條育產業的同時,扶貧協作還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產業。2019年在榕江有新增投資額的浙江企業共有6家,實際到位投資額1億元,引導投資企業吸納貧困戶用工111人,利益聯結帶動貧困戶143人。
產業發展了,銷售渠道要打通。通過網絡直播促進榕江的「黔貨出山」,電商扶貧為榕江縣東西部扶貧協作插上「新翅膀」。自兩地聯合籤署並實施《2019年消費扶貧聯合行動方案》以來,已累計幫助榕江銷售農特產品5600餘萬元,帶動5000多名貧困人員增收,其中通過電商銷售佔比達50%以上。
尤其去年5月引進杭州安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作後,電商服務中心從硬體軟體兩個方面進行升級,開展專業化的運營,重點幫助榕江打造農產品品牌、培育電商人才、建立農村電商產業公共服務體系、承接消費扶貧等工作。
「中心每周都會有直播活動,現在電商平臺下單的所有商品3到5天就可以到貨。」榕江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負責人朱玉英介紹,這麼硬氣的「承諾」得益於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的完善。
截至今年6月,榕江縣已培育孵化電商企業35家,電商從業人員268人;全力打造都什村、豐登村2個扶貧產業示範村,塑造了榕錫優和豐登侗布2個品牌。
脫貧攻堅人才當先
前幾年這個縣在山區鄉鎮開始種桑養蠶,但由於當地村民缺少經驗,蠶養得並不順利。
村裡缺少的是技術型人才,桐廬就派出相關專家。
近段時間,桐廬掛職的蠶桑專技幹部沈林海每天都往合作社跑,沈林海已是四進榕江幫扶。無論白天還是夜晚,討教詢問的電話都響個不停。「這幾天晚上要記得鋪一層桑葉啊。」沈林海到了一些時間節點總要打個電話確認才放心。
沈林海與其他專家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開出了統一蠶品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催青、統一小蠶飼養、統一蠶繭收購與銷售的五統一「藥方」。到重點鄉鎮蹲點全程指導,從蠶房消毒、桑葉採摘到餵養方法和時間等等,吃住在當地,一步一步手把手地教。
7月份榕江縣朗洞鎮、計劃鄉等山區鄉鎮共有17家合作社加入夏蠶養殖,全縣共發放夏蠶蠶種110張。這批夏蠶在7月25日前後產繭,預計可帶動周邊富餘勞動力100餘人就業。
聚焦教育、醫療、農業產業等重點領域,桐廬開展「組團式」幫扶、「下沉式」幫扶、「師徒式」幫扶和「彈性式」幫扶,最終幫助他們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譬如,桐廬選派7名高中和6名初中的語、數、英、科優秀教師分別到榕江一中和四中進行為期一年的教育「組團式」幫扶,打造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學示範班,並承擔教師業務培訓任務。同時,響應銀齡計劃,引進桐廬退休名校長孫松海到榕江四中擔任校長,為期2年,利用其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豐富的管理經驗。
在醫療上,桐廬縣教科局和衛健局分別牽頭落實與榕江59所鄉鎮中小學和19所鄉鎮衛生院的結對全覆蓋,採取人才輪換選派進行掛職幫扶;桐廬縣委組織部連續兩年選派120名中青年幹部深入榕江縣貧困山區開展基層實訓,同時採取彈性幫扶,在他們需要的時間節點派幹部進行幫扶。
從「輸血」到「造血」;從扶持產業,到互派幹部;從發展「末端」直接對接「前沿」,桐廬為榕江培育了更多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和專業素質過硬的技術人,更助力榕江山地經濟的扶貧路越走越寬。
企業幫扶脫貧出列
桐廬派來掛職的幹部盛春霞來到榕江後迅速融入了榕江的工作和生活,與榕江的幹部群眾一起並肩作戰,主動作為。
為儘快了解縣情、梳理幫扶需求, 兩年多來,盛春霞深入榕江的19個鄉鎮和100多個村寨走訪調研,查聽探訪鄉村群眾的所需所求,拉出了一長串的需求清單。
「幫扶要幫在點子上,要幫在根子上。」盛春霞一直在思考有效的幫扶之策,在發揮兩地優勢整合兩地資源下功夫,圍繞「就業、產業、社會事業」打好組合拳。 她用心做、用情幫、用力幹、。
抱著只要有一線可能就去鑽、去盯的念頭,盛春霞翻著通訊錄挨個地打電話,上門去邀請東部的鄉鎮部門、企業和社會組織到榕江考察、幫扶。身邊的一些朋友曾笑她像名推銷員。
在她的努力下,通過企業認領「人畜混居」住房改造幫扶行動,籌集資金987萬元,徹底改變了當地貧困群眾千百年來的生活舊習,這一做法在黔東南州成為了樣板並推廣。
如何讓榕江具備「造血」功能,如何讓榕江百姓早日脫貧,盛春霞在桐榕兩地來回奔走。
旭日升鞋業來了,益鄉源、宇航農業等農業企業紛紛落戶榕江,帶動大量貧困群眾脫貧。
目前共有5個社會組織和47家企業與榕江115個深度貧困村結對,實現深度貧困村結對全覆蓋。
如今,幫扶企業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幫助危房改造和人居環境整治、捐建幼兒園、採購農產品、指導發展旅遊產業和農業、開展電商培訓等舉措,助力結對貧困村寨發展。
此外,杭州銀行、中通商業等企業主動上門對接,與榕江建立特色產品定銷渠道,利用公司大量職工和客戶資源,提供大批訂單。圍繞榕江縣發展中藥材產業實際,桐君堂、胡慶餘堂等知名藥企與當地進行深度合作,建立規範化種植基地、開展原料採購、技術指導、檢測服務等。桐廬電商企業和韻達等快遞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幫助解決榕江產品供應「最後一公裡」問題。
除了桐廬企業進駐榕江發展解決榕江當地群眾的就業問題,另一種是開展勞務協作,讓山裡的百姓到桐廬企業打工。
桐廬縣組織海康威視、象限科技等待遇較好、社會責任感較強的8家用工企業,跨越1400餘公裡趕赴榕江舉辦專場招聘會,提供1370個就業崗位。
在千芝雅物流中心工作的李豔和司力嶂夫婦通過辛勤工作買了一輛汽車,開回榕江時,吸引了村裡人的眼光.用他們的話說:「穩定踏實地幹,就能創造一個美好小康生活。」通過推動東西部勞務協作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今年以來,桐廬已新增180餘名來自黔東南州的就業人員。
桐廬榕江深情牽手, 一位來自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的九零後年輕幹部來桐廬掛職後離去之際,則唱響一首不舍的離別之歌:夕陽沉醉了晚霞,映襯富春山居的瀟灑,畫中有城城中有畫,這是桐廬我的第二個家……
桐廬-榕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大事記
2018.5 兩地總工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桐廬向榕江捐贈文創產品開發與培訓協作項目幫扶資金30萬元。
2018.6 舉辦「桐廬縣—榕江縣『夏季畢業生』暨『農村富餘貧困勞動力』現場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人員312名。
2018.7 桐廬城南街發動桐廬企業家積極認領榕江縣計劃鄉人畜分離房屋改造戶,共籌集改造資金150萬元,幫助60戶深度貧困戶解決住房安全問題。
2018.8 舉辦浙江省杭州市力高·好優「伴你高飛」關愛貴州省黔東南州2018年高考被錄取貧困學生公益活動,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出席活動。
2019.4 在桐廬舉行了「榕江特色產品展銷館啟動儀式」。
2019.5 桐廬·榕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千匠百藝扶貧車間開業。
2019.8 國務院扶貧辦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舉辦「全國攜手奔小康行動培訓班」,30日下午,桐廬縣委副書記、縣長齊力就桐廬榕江攜手奔小康先進典型作交流發言、分享經驗。
2019.11 「苗侗祖源、綠色榕江——榕江縣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發布會」在浙江新農都會展中心舉行。
2019.12 貴州薯寶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揭牌開業。「薯寶寶」公司運營後可吸納40餘名勞務人員就業,每人每月可增收4000元以上。
2020.3 榕江縣2020年東西部扶貧協作7個項目獲批,項目資金總額為5460萬元。
2020.4 桐廬縣委書記方毅率桐廬縣黨政代表團赴榕江縣開展對口幫扶活動。聯席會上,雙方籤訂了《2020年度桐廬縣對口幫扶榕江縣框架協議》,桐廬縣向榕江縣捐贈940萬元。同月,桐廬縣13名醫療幫扶專家到榕江縣開展「下沉式」幫扶1個半月。自創建「下沉式」醫療幫扶模式以來,桐廬已分批向榕江選派了30餘名醫療專家下沉到榕江鄉鎮衛生院駐點指導。
2020.5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率杭州市代表團到榕江縣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座談會上,杭州市向榕江縣捐贈1000萬元教育項目資金,杭州銀行向榕江縣捐贈了100萬元就業幫扶資金,杭州市統一戰線幫扶團向黔東南州捐贈了200餘萬元的資金及物資,杭州視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榕江縣籤訂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