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女孩王寶麗高考考了583分,超出一本線132分,卻為大學學費犯難的報導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多年前,王寶麗爸爸遭遇意外切除了脾臟,不能幹重活。媽媽在延安打零工,爸爸和王寶麗留在山裡,靠養雞養蜂、編籃子補貼家用,全家一年只能掙三四千元。今年高考,王寶麗考出583分的好成績。可是大學學費讓她犯了難,上大學要花多少錢?王寶麗說,還不敢仔細算……
對於學生來說,通知書的到來,意味著高中生活的徹底結束,即將開啟一段新的旅程。
而對有的家長來說,卻要發愁了:孩子上大學,到底要花多少錢?第一次出遠門,每個月要給多少生活費?
小百綜合各方數據,為大家整理在此,供參考~
大學花費主要在這4方面
1.學費:不同大學、不同專業學費不同,千萬別比,你家孩子4000一年,隔壁家可能要80000一年!別不信,往下看~
2.住宿費:不同大學空調、獨衛、陽臺等宿舍環境可能相差很多,但住宿費相對差別不太大
3.學習用品開銷:只要不是選了部分特燒錢的專業,這部分的開銷都不會太大
4.生活費:變數最大,也是歷年最受爭議的一項,還記得去年「大學新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費被拒」上了熱搜嗎
下面來一一細說
一、學費篇
全國有3000多所高校,每個高校有幾十甚至上百個專業,加上不同的辦學層次、辦學類型,導致學費差別非常大。
比如福建高考整理的2020年福建省本科批和專科批招生院校學費匯總。
來源:福建高考
可以看出,無論是本科還是專科學校,公辦學校的學費比民辦學校、獨立學院要低,普通類專業學費基本在4000~6000元左右,而民辦學校學費則普遍在7000~10000+元;
從專業角度來看,學費呈普通類,這和教學成本有直接關係。
另外,沿海發達地區學費較高。這也和當地的消費水平、學校建設管理成本有直接關係。
最後來看下80000一年的學費
二、住宿費篇
在大學,不同學校宿舍環境可能有差別。
但住宿一般都比較便宜。一般大學的住宿費用可參考下圖。
三、學習用品開銷
和高中相比,大學的學習用品開銷不是大頭,剛開始進學校,基本都是買新書,慢慢發現其實也可以不用買新書,就去找學長學姐借舊書,或者把別人的新書拿來複印,也能省一筆。
但是如果你選了建築學、廣播電視學、美術類、音樂舞蹈類、播音主持+表演類、電競類……等燒錢專業,各種設備、培訓費用真是會讓你月月「吃土」到底!
四、生活費
生活費,是大學生活中變數最大的一筆開銷,也是每年討論大學費用時爭議最大的一項。全國31個省市,不同的消費水平、消費觀念、家庭水平和生活環境都會導致每個月生活費的不同,上大學到底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先來看看兩組數據吧!
2019年大學生月均消費調查
來源:麥可思研究院
2019年大學生消費排行
來源:挖財記帳
綜上,麥可思研究院提供的2019年大學生消費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月均消費為1197元;而另一項全國大學生消費排行顯示,僅有排名前3的城市數據大於2000元。由此可簡單推論,我國大部分大學生月均消費在1200~2000元左右。
去年,也有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成都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學校,調查發現:
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生活費都花在了什麼地方?
報告顯示,購物僅佔大學生生活開銷的第三名,而前兩位分別是餐飲和人情社交,人情社交的支出佔據大學生生活費的21%。
那麼,家長究竟應該以什麼標準定下孩子每月生活費呢?以下8項標準可以用來參考。
8項大學生生活費依據
1.所在城市
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還有廈門、杭州、大連這種消費水平比較高的二線沿海城市,生活費肯定要多一點。
但城市消費水平不能盲目猜測,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費水平可能也比較高。各位家長可以提前了解下孩子大學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消費情況。
2.學校位置
有的學校校區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區或開發區,消費水平也肯定不一樣。城中心的生活費需要更多,郊區的消費水平低、消費場所較少,一般花銷較少。
3.學校類型
重本學校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國家財政支持,學校對外出包食堂的成本可能更低,學生食堂可能更便宜。我們知道,民辦本科、私立學校不僅學費貴,食堂價格也更高,需要更多生活費。
4.所學專業
很多家長以為跟學習相關的只有學費,這就錯了。日常學習,花費還真不少。比如學攝像、學繪畫的,那少不了燒相機、買材料。
不只是藝術類專業,其他專業也需要買參考資料。比如學英語學法律學會計,要買一大堆考試教材。有些專業考試的教材是很貴的,生活費要將這部分考慮進去。
5.社團活動
生活不要一成不變,生活費也不要一成不變。如果參加社團活動比較多,聚會開銷大,生活費可以多一點。一般社團聚會需要吃飯、唱K、玩桌遊等等,花銷也不少。
6.性格興趣
除了學習,大學生應該有廣泛的興趣。讀書要買書吧,看電影要買票吧,運動要買裝備吧,旅行要花的就更多了。正是青春好時光,這些錢千萬不能省。
7.回家頻率
回家次數較多,就需要更多生活費!剛踏入大學校園的孩子大多第一次離開家,生活上會有很多的不習慣,父母也會不放心,剛開始回家次數不會太少,當然距離特別遠的就另當別論了。距離近的孩子需要坐車回家,沒有幾十塊也是回不去的,遠一點的要坐火車,大概就要一二百了,再遠一點的就需要坐飛機了,價格就更貴了。
8.家庭條件
種種開銷,還是要以家裡的經濟條件為根本。家裡比較富裕,可以適當多給一些生活費,但也別毫不節制。因為大學時候同樣是該培養人理財消費能力的時候。「上不封頂」的生活費必然會讓大學生沉迷享樂,喪失初心。
最後是給大一新生的三點提醒
1.進入大學,首先恭喜你,雖然用的還是父母的錢,但也算實現了一小部分「財務自由」,喜歡的衣服化妝品遊戲皮膚,都能買了,但要記住,父母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消費之餘,心疼心疼家中的老父老母。
2.凡是想擁有卻缺錢的,別用身體去換取。
3.別碰校園貸!別碰校園貸!別碰校園貸!真需要用錢,就算厚著臉皮找父母要,也別僥倖去碰校園貸!
更多藝考資訊
請關注51美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