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鋼 - 常稱工具鋼 , 含碳量從 0.60% 至 1.70%, 可以淬硬和回火。錘 , 撬棍等由含碳量 0.75% 的鋼製造 ; 切削工具如鑽頭 , 絲攻 , 鉸刀等由含碳量 0.90% 至 1.00% 的鋼製造。常稱工具鋼 , 含碳量從0.60%至1.70%, 可以淬硬和回火。錘, 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鋼製造; 切削工具如鑽頭, 絲攻, 鉸刀等由含碳量0.90% 至1.00% 的鋼製造。
高碳鋼由於含碳量高,焊接性能很差。其焊接有如下特點:
(1)導熱性差,焊接區和未加熱部分之間產生顯著的溫差,當熔池急劇冷卻時,在焊縫中引起的內應力,很容易形成裂紋。
(2)對淬火更加敏感,近縫區極易形成馬氏體組織。由於組織應力的作用,使近縫區產生冷裂紋。
(3)由於焊接高溫的影響,晶粒長大快,碳化物容易在晶界上積聚、長大,使焊縫脆弱,焊接接頭強度降低。
(4)高碳鋼焊接時比中碳鋼更容易產生熱裂紋。
高碳鋼和鋼,高碳鋼是鋼的一個分類,應該是高碳鋼和中碳鋼才對。高碳鋼雖然硬度高但是質脆,容易折斷,中碳鋼質軟但是韌性好一般的結構件都是碳鋼的比如40 #45#鋼是最常用的做軸的鋼汽車大梁用的鋼就是16Mn的合金結構鋼。至於車架應該用中碳鋼才好或者用合金結構鋼才好
如果說鋼號的話就沒底了,太多。分類的話可以分為高碳鋼、中碳鋼和低碳鋼。典型高碳鋼有T10,T12等,中碳鋼有45#鋼,低碳鋼有20#鋼
20鋼的20是指含碳量,含碳量為0.2%,屬於低碳鋼。 鋼中除含有碳(C)元素和為脫氧而含有一定量矽(Si)(一般不超過0.40%),錳(Mn)(一般不超過0.80%,較高可到1.20%)合金元素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殘餘元素除外)。 補充: (1)20鋼特性與15鋼基本相似,但強度稍高。用途:適用於製造汽車、拖拉機及一般機械製造業中製作不太重要的中小型滲碳碳氮共滲等零件,如汽車上的手剎蹄片、槓桿軸、變速箱速叉、傳動被動齒輪及拖拉機上凸輪軸、懸掛平衡器軸、平衡器內外襯套等;在熱軋或正火狀態下用於製造受力不大,而要求韌性高的各種機械零件;在重、中型機械製造業中,如鍛制或壓制的拉杆、鉤環、槓桿、套筒、夾具等。
按金相組織劃分,可分為馬氏體型、奧氏體型、鐵素體型和雙相型不鏽鋼等。馬氏體不鏽鋼,主要為鉻含量在12%~18%範圍內的低碳或高碳鋼。
它具備高強度和耐蝕性,可以用來製造機器零件如蒸汽渦輪的葉片、蒸汽裝備的軸和拉杆,以及在腐蝕介質中工作的零件如活門、螺栓等。碳含量較高的鋼號則適用於製造醫療器械、餐刀、測量用具、彈簧等。
奧氏體不鏽鋼,含鉻大於18%,還含有8%左右的鎳及少量鉬、鈦、氦等元素,綜合性能好,可耐多種介質腐蝕。
奧氏體不鏽鋼,塑性好,是絕大多數鋼種在高溫下進行壓力加工時所要求的組織,並且沒有磁性。鐵素體不鏽鋼,含鉻12%~30%,其耐蝕性、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於其他種類不鏽鋼。奧氏體-鐵素體雙相型不鏽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鏽鋼的優點,並具有超塑性。
按化學成分劃分,可分為鉻不鏽鋼和鉻鎳不鏽鋼兩大系統,分別以Cr13和Cr18Ni8鋼為代表,其他的不鏽鋼都是在這兩種鋼的基礎上發展的。
鐵是地殼中較豐富的元素,僅次於氧、矽、鋁。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和菱鐵礦是重要的鐵礦。鐵金屬常用高爐以焦炭為燃料、用鐵礦石和石炭石為原料煉得。用氫氣還原純氧化鐵可得到純鐵。
含碳在2.11%以上的鐵叫生鐵(或鑄鐵)。
含碳量少於0.02%的鐵熔合體稱為熟鐵或鍛鐵。
含碳量介於0.02-2.11%之間的鐵合金叫做鋼。
碳鋼主要指碳的質量分數小於2.11%的鐵碳合金。有時也稱為普碳鋼或碳素鋼。
碳鋼也叫碳素鋼,指含碳量Wc小於2.11%的鐵碳合金。
區別:碳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矽、錳、硫、磷,而鐵沒有。
一、按用途可以把碳鋼分為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和易切削結構鋼三類,碳素結構鋼又分為工程構建鋼和機器製造結構鋼兩種;
二、按冶煉方法可分為平爐鋼、轉爐鋼;
三、按脫氧方法可分為沸騰鋼(F)、鎮靜鋼(Z)、半鎮靜鋼(b)和特殊鎮靜鋼(TZ);
四、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鋼分為低碳鋼(WC ≤ 0.25%),中碳鋼(WC0.25%—0.6%)和高碳鋼(WC》0.6%);
五、按鋼的質量可以把碳素鋼分為普通碳素鋼(含磷、硫較高)、優質碳素鋼(含磷、硫較低)和高級優質鋼(含磷、硫更低)和特級優質鋼。
六、 按化學成分分類碳素鋼按化學成分(即以含碳量)可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