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上海老街,距離不遠還有一座寒山寺,你是否知道在哪裡

2020-12-20 古村遊

上海是一個人文歷史深厚的城市,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老街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老街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也有的已經徹底消失。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獨特,只有深入城市腹地才找到的地方,至今還殘存著這個城市的一絲過去,橋鎮老街之於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橋鎮老街位於崇明區城橋鎮,城橋鎮其實是崇明縣與橋鎮的合稱。而橋鎮的由來,是你因為今中津橋路中段,那裡曾經有一座普濟橋,該橋用石條鋪成俗稱「大橋」,橋鎮由此而得名,可惜古橋已經消失。現如今整個老街的範圍還是很廣的,由塘街、太平街、木行弄、西小港、東河沿路、同心弄、川心街、油車彎街、百子庵街等幾條街組成,有幾條老街保存的還是相對完整的,細細品來,還是值得一看的。

縱觀幾條老街,大多街面都不是很寬,大約二三米左右,街面房屋的縱深卻很深,二十多米之深。從大門進去,有的是二進院落,有的是三進院落。老街之中有多處不可移動文物,如大塘街的義泰南貨店舊址、太平街33號的黃諤臣舊居、39號的黃振華黃振邦舊居、西小港34號周玉甲舊居、東河沿路62號的李鳳苞舊居、東河沿路56號的陳氏舊居等。但有些名人故居除了門口掛一張銘牌外,原先的舊宅都已經不見了,代之的都是現代的建築。這些原本被保護的建築,現在卻被破壞的失去了原貌,非常的可惜。

但也有為數不少的老宅被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來,比如位於東河沿路63號的樊家、木行弄23號的沈家、大塘街32號宅、太平街9-13號的老宅等。東河沿街56號的陳氏舊居,整體為一個二進院落,有一座非常精美、保存完好的儀門。儀門是用青磚砌起來的,頂端用瓦片覆蓋著,中間鑲嵌著木板橫梁,儀門上半部雕刻著精緻的圖案,下面是破舊的木門。儀門正面有用金粉寫的「聿修厥德」,反面則是「雲香世績」。這棟房屋已有三百年歷史了,是祖上留下來的,經歷了六、七代人。

橋鎮老街的老宅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不少的現住戶的宅院都是祖上留下的。像這種祖上留下來的房屋,現在繼續由子孫住著,比例之高,在其它的古鎮或者老街中,並不多見。

在距老街不遠處的寒山寺路,還有一座迷你的寒山寺,該寺始建於明朝天啟年間。雖與蘇州的寒山寺同名,卻要迷你、緊湊許多,整體佔地面積不到五百平方米,殿與殿之間的距離只能容一、二人通過。如要燒香禮佛可以,如要旅遊參觀十分鐘不到就可遊玩全寺。這座寺廟中供奉的是寒山拾得二像,和蘇州的寒山寺供奉一樣。

老街依舊每日迎著風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幾乎沒有什麼改變,既沒有周莊的小橋流水,也沒有西塘的商業氛圍,只是石板路已不見,舊門牆也刷新。

相關焦點

  • 正在消失的上海老街,一座寺院有三項世界紀錄,精美老宅命運難測
    上海是一個人文歷史深厚的城市,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老街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老街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也有的已經徹底消失。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獨特,只有深入城市腹地才找到的地方,至今還殘存著這個城市的一絲過去,朱涇老街之於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朱涇鎮以河道「朱涇」得名,鎮內河道密布,交通便捷,物產豐富,唐代便已建鎮,元時置專管貿易、稅收的大盈務。明清時期,手工紡織業盛極一時,為松江府紡織業中心的重要生產和集散地之一,聞名海內外。
  • 正在消失的上海老街是原汁原味的明清風格,但不少房屋已經倒塌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老街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老街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有的已經完全消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只有在城市腹地才能找到。至今,這座城市的往事還留有一絲痕跡。和祥橋老街在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合香橋鎮位於閔行區馬橋鎮西南同心村。當初,鎮南有一小溪荷葉田,稱河西鎮。因為小鎮小,其實就是一條裡弄。
  • 正在消失的上海老街,生於宋,死於今,承載著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旅行有好多益處:新鮮滿懷;見聞大開;觀賞新都市的歡悅;與陌生朋友的相遇;能學到各種高雅的舉止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210字,閱讀約3分鐘上海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歷史的城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老街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老街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有的已經完全消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只有在城市腹地才能找到。至今,這座城市的往事還留有一絲痕跡。奉賢滬橋老街在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胡橋老街,位於奉賢西南部,瀕臨杭州灣。晉初,移民遷居於此。
  • 正在消失的上海老街,趁著還是原來的樣子趕緊走一走,看一看
    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149字,閱讀約3分鐘上海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歷史的城市。隨著城市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古鎮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古鎮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有的已經完全消失。樓塘古鎮位於嘉定區西北部。古鎮因樓塘河而得名,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江南有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傳統民居。歷史上,樓塘古鎮是江南地區非常有名的「華埠碼頭」。明末清初,古鎮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紡織品。
  • 上海,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你可能是上海土生土長的囡囡,你也可能是來上海打拼的奮鬥者,你的周圍還有哪些消失的弄堂呢?歡迎給申花留言。   此時此刻正在看這條微信的你   儂平常講上海閒話的機會多伐?
  • 逐漸消失的上海老街,只保留不保護,不少房屋都破敗倒塌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古鎮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古鎮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有的已經完全消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只有在城市腹地才能找到。至今,這座城市的往事還留有一絲痕跡。六灶古鎮在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柳灶在古代是一個鹽場。六棗之名源於古代的「鹽棗」,在當地排名第六,故名「六棗」。
  • 關於寒山寺的歷史,不僅楓橋夜泊,你的誤讀可能還有很多
    這首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詩,讓寒山寺成了所有人提起寺廟都會想到的地方。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這首詩的作者張繼是一個失意落榜的考生,這首詩也在描寫他落榜後的心境。但事實上,張繼不僅是個 進士,還是個小有名氣的文人。而他因為一首詩不僅名垂千古,也讓一座沒那麼大名氣的寺廟蜚聲東亞世界。
  • 逐漸消失的上海老街,這裡有三寶、三絕、三特,古樸原味值得一來
    上海是一個人文歷史深厚的城市,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老街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老街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也有的已經徹底消失。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獨特,只有深入城市腹地才找到的地方,至今還殘存著這個城市的一絲過去,三林塘老街之於上海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三林塘老街又被稱為三林老街,之前一直默默無名,直到世博會的召開,才給這個沉寂多年的老街帶來一點生氣。三林,別名「筠溪」,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三林鎮。三林鎮發祥於北宋末年,源出三林鎮孫家橋宋人林樂耕之後。
  • 別只知道「姑蘇城外寒山寺」,寒山寺背後的故事更傳奇
    因《楓橋夜泊》在日本被編入教科書,可謂家喻戶曉,因此日本人從小就知道「姑蘇城外寒山寺」。日本東京也有一座寒山寺,寺裡有塊刻了《楓橋夜泊》詩的石碑。在日本各地有以「寒山」命名的料理店,也有多種以「寒山」命名的酒、精品墨塊。元代的寒山拾得圖,被日本人得到後,成了日本的國寶,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更使人難以置信的是,20世紀50-60年代,寒山詩被翻譯成英語和法語,風靡於西方。
  • 金山 一座正在「消失」並崛起的城市
    你還記得從前的金山是什麼模樣嗎?城市在不斷的發展壯大,有些東西卻永遠「消失」了,曾經習以為常的畫面、熟悉的地方,記憶的標誌它們又去哪裡了?……曾經的味道黑色葫蘆狀的「炮筒」爐子在火上轉,不一會兒就會聽到「砰」的一聲,白花花的爆米花就譁啦啦出來了還有油墩子、海棠糕...不知不覺,那些曾經喜聞樂見的小吃,已經難覓蹤影了。
  • 黔江,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黔江,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黔江在線微信公眾號消息眨眼間,2020年快要結束了不禁感嘆自己又要老一歲了回想過去,好似就在昨日一般那時候的我們,活得沒心沒肺但這卻是我們一生中再也回不去的時光黔江消失的吆喝聲「收舊冰箱、舊電視、舊洗衣機」
  • 寒山寺,姑蘇城外的千年網紅是怎樣煉成的
    ▲ 寒山寺內的香火,by唐小靜靜順便說一下,陸游離開蘇州北上到鎮江時,剛好和同樣準備出差的範成大相遇,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在滿眼風光的北固樓上憑欄遠眺:初到寒山寺的朋友可能會「大失所望」,「寒山」在哪兒?怎麼只有一個巴掌大的寺廟?其實,蘇州還真有一座寒山,不過很不出名,也不在寒山寺旁邊。它在天平山北面,屬於支硎山(觀音山)餘脈。這座寒山得名於明朝蘇州的一對神仙眷侶,趙宧光和陸卿子。
  • 如果沒有張繼,你知道姑蘇外面寒山寺嗎?
    說到寒山寺,我們對「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歌也很吸引人,說到古典或蘇州或城市,你可能會想到寒山寺。寒山寺也是明寺,寺內有張繼的銘文,還有文徽明,唐伯虎的碎片。如今寒山寺已成為著名的蘇州旅遊勝地和城市名片,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 徐鎮路老街、江北大世界、洋炮樓...已消失的徐家匯老地標
    徐家匯這些業已消失的組成部分,就包括本文將敘述的徐鎮路老街、曾在徐家匯鬧市區出現過的「江北大世界」和法國殖民者在這裡建造的一座「洋炮樓」。 //
  • 上海這條被遺忘的老街,多個展館驚豔眾人,遊客不多周末好去處
    上海是一個人文歷史深厚的城市,隨著城市建設和城鎮化建設的步伐的加快,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的老街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命運。這些老街有的已經成為旅遊景點,有的正在改造,也有的已經徹底消失。高橋古鎮是上海浦東歷史上四大名鎮之一,這裡有著超過全區三分之一的名勝古蹟。而大部分古建築都集中在長約2000米,有著800年歷史的高橋老街。但是這裡相比於七寶老街,名氣和人流量要遜色很多,或許是名氣不夠響,又或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
  • 上海一座600年歷史的古鎮,距離市中心30公裡,年輕人很少住著裡
    上海在很多人的眼裡是繁華富饒的。很少有人關心這裡是否有歷史遺蹟。上海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城市,但事實上,境內仍然分布著古老的痕跡。只是很多人忽視了而已。比如這個魯唐古鎮。魯唐古鎮位於上海家庭區西北部,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裡,古晉位於魯唐河,取名魯唐古鎮,1403 ~ 1424年已成為繁華的集市。清朝末年,魯唐的核心地區南北長0.75公裡,東西長1公裡以上,距離。今天,在上海很難看到這樣「歷史風貌」留下的古鎮老街。大部分都被拆除了,而魯唐古鎮似乎在縫隙中倖存下來。
  • 四川雅安望魚古鎮:正在消失的歷史碎片(組圖)
    小小的望魚古鎮是一段正在消失的歷史碎片,那些掛在房簷的大紅燈籠顯得十分矯情,無法掩蓋古鎮的衰敗,還原古鎮昔時的喧譁。靜靜地走進古鎮,呼吸來自山野的氣息,這一段小小的碎片,也許會波瀾不驚地讓你想起遠方的故鄉……  望魚古鎮看點 望魚老街  望魚老街是一條狹長的一字形長街,一條青石板路縱貫全街面,路面已被歲月打磨得幽幽發光,漫步其上令人遙想起當年茶馬古道上來往的客商與馬幫。
  • 「姑蘇城外寒山寺」中的「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還是一個人的名字?
    「姑蘇城外寒山寺」是張繼的《楓橋夜泊》中的名句,這句詩中出現的「寒山」到底是指一座山的名字還是一個人呢?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究一下寒山的故事,不過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是非常的經典和知名的,其中的一些意象也是引人入勝,喜歡的小夥伴可以賞析這首詩。不過在此之前,大家可以來先看看「姑蘇城外寒山寺」中的寒山到底指的是什麼!
  • 蘇州市資訊|蘇州真正的千年古剎,蘇州人說:它不是寒山寺,而是西園寺
    ,還有很多寒山寺的石碑、古鐘、老樹等古蹟介紹。結果有人告訴我:蘇州最有名的可能是寒山寺沒錯,但香火最旺的卻不是寒山寺,而是少有人知的西園寺。西園寺在哪裡?我本來也沒有想到這條小弄堂中會有啥特別的,走進去以後才發現這裡面不僅有各種齋飯小店,小弄堂盡頭就是一座寺廟,蘇州大名鼎鼎的西園寺。我去的那一天剛好是五一小長假,從寒山寺的人山人海中走出來的,走到西園寺才發現這裡的清淨。因為沒有提前做攻略,我其實並不知道這座古剎的歷史和來頭。
  • 漫步阡陌小巷重拾古韻 "60後"五年繪就"上海百歲老街圖"-老街,喻曉...
    浦東的周浦老街、三林塘老街,嘉定的州橋老街、外岡老街,金山的下坊渡老街……「60後」喻曉從事的是自來水供水工作,與上海老街渾身不搭界,但一次偶遇觸動了他踏上「尋街之旅」。經過不懈努力,一張百年前的上海老街「地圖」——殘存的190條老街一一還原了出來,晨報記者也試圖從這張「地圖」上尋找更多消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