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9月份已經過了一周,各大高校都已經開學了。不過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學校都採取封閉式管理,學生們進入校門後就要隔離14天,所以學生們的生活也是非常無聊的。但是有的學生卻發現,剛剛開學一周,很多大一新生陸續退學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輔導員說出了4個原因,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大一新生剛開學一周,就有人陸續退學!輔導員:基本是這4個原因
一:軍訓生活太苦
大部分的學校都會有軍訓的項目,這讓大一新生是非常頭疼的,體力消耗特別大,而且還經常會出現中暑的情況。
但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高質量人才,不僅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要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能成為保家衛國的戰士,需要強健的體魄。而且軍訓能培養學生們團結一致的精神,和服從安排的理念,所以軍訓是必不可少的。
二:與同學發生矛盾
學生們剛剛進入新的校園,對新的同學都不是非常熟悉,所以南方的同學和北方的同學生活差異大,還存在著語言不通的情況,難免會產生矛盾。
有的同學吵架拌嘴而已,有的同學脾氣火爆就大打出手,導致同學之間的關係惡化。還有的同學因為「公主病」被同學孤立,也受到了冷暴力的現象,所以毅然決然選擇了退學。
三:不喜歡自己的專業
很多學生在高考後填報專業,並不是選擇自己的喜歡的,而是根據最低錄取分數線選擇的專業,所以學生們只是想就讀一個好一點的學校,拿到這所高校的畢業證,所以感覺專業並不是很重要。
但是真正開學後,他們才知道對專業感興趣的重要性。老師講的內容不僅聽不懂,還一點興趣都沒有,上課昏昏欲睡。如果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想畢業是非常難的,所以學生們感覺還不如趁早放棄。
四:不適應學校的環境
小編在上面說過,大學的學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匯聚一起的,所以不僅有本地的學生,也有外地的學生。很多的外地學生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就會感覺非常的不適應。
比如南方吃東西的口味較甜,而北方吃東西的口味比較鹹。四川的非常能吃辣,而廣州的飯菜則比較清淡。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後,都難以適應學校的口味,所以選擇退學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中。
·大一新生該如何快速適應新的生活?
1:重新樹立目標
在高中時期,學生們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憑藉高考分數就讀全國最好的高校。但是到了大學後,很多同學都失去了目標,認為大學的課業壓力小,即使不認真學習也能畢業。所以學生們在進入大學校門後,一定要先給自己樹立一個小目標,才能有拼搏的方向。
2:建立新的朋友圈
學生們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新朋友的加入,比如小學的朋友、初中的朋友、高中的朋友,而大學也例外。尤其大學生基本都是住校的,同寢室的自然熟悉的更快,所以慢慢就會建立起新的朋友圈,大學生活自然也不會無聊。
3:學會自我獨立
很多學生小學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家附近就讀的,所以一直住在家裡,沒有住校的經驗。因為一直有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所以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
而到了大學後人人平等,沒有人會被特殊照顧,所以新生們要快速的培養自理能力,要做到能不麻煩別人的,就儘量不麻煩別人。
4:求助於他人
當新生作為「大學生活小白」時是非常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適應,這種情況就可以求助一些「過來人」,比如以前的一些同學或朋友,還有大學中認識的學長和學姐,虛心的請教會換來很多的經驗,讓新生們少走彎路。
如果你是大一新生,你會因為什麼問題煩惱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