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號召遊行示威的人們「趕緊回家」,一面又對女兒參與遊行表示「驕傲」,這樣矛盾又微妙表態,或許是白思豪最後的倔強。
|作者:咖喱
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至今已過去一周,由此引發的抗議怒火蔓延到全美至少140個城市。
當美國最大城市紐約加入抗議陣營,奇特的一幕出現了。
市長白思豪的女兒齊阿拉在參加抗議活動時被捕。在接受警察詢問時,這位市長千金並沒有直接表明身份,可她提供的「格雷西莊園」的家庭地址,直接被警方鎖定為紐約市長的官邸。
女兒身份曝光,讓上一秒還在新聞發布會苦口婆心勸抗議者「趕緊回家」的白思豪陷入尷尬的境地。
· 白思豪的女兒齊阿拉
自2014年擔任紐約市長起,白思豪的非洲裔妻子和黑色皮膚的兒女就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畢竟,作為紐約第一家庭,這樣的「黑白配」組合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
不論出於政治還是私人原因,白思豪對有色人種尤其非洲裔都有著複雜的感情。在「拼接色」家庭背景幫他贏得大量少數族裔選票之後,他也一直在盡力兌現承諾,改革被指歧視黑人的「攔截搜查」政策,為有色人種發聲等。
因此,對於此次非洲裔美國人遭警察暴力致死事件,白思豪的複雜情緒可想而知。
於是,當女兒被捕的新聞登上各大網站頭條時,他最終給出了這樣的回應:
「她一定是想參加和平示威,我尊重她並為她感到驕傲。我深愛我的女兒,她相信有很多事需要改變。」
家有叛逆女兒
25歲的齊阿拉出現在抗議隊伍中其實並不意外。
這不僅是因為她生來就有一身黝黑的皮膚,很自然地會選擇站在有色人種權益保護陣營,還因為她本就是一個個性十足的叛逆少女。
即使在父親成為紐約市長之後,她也從沒想過要改變自己。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曾直言不諱:「有個當市長的爸爸並不會給我壓力,我還是我。」
於是,可以看到,她在一些場合的穿著和造型可謂十分大膽:
藍色的嘴唇和鼻環↓↓
梳起髒辮↓↓
心血來潮,把自己一股腦剃成個禿子↓↓
在公開活動中不顧形象的裝扮↓↓
她的叛逆也曾給父親帶來不少麻煩。
早在7年前,白思豪勝選紐約市長即將走馬上任之前,年僅19歲的齊阿拉就拋出了一記「炸彈」,公開承認自己曾經有過吸毒和酗酒史。
雖然齊阿拉表示現在自己已經完全戒掉,但這樣的」汙點「還是讓作為市長女兒的她備受爭議。
不過在齊阿拉坦陳之後,「寵女狂魔」白思豪還是給出了「驕傲」的打call,「我對女兒坦然面對一切感到驕傲,我和妻子麥克雷曾全力協助女兒戒毒。」
· 白思豪一家針對女兒吸毒事件接受採訪。
2019年8月,白思豪作為紐約市長正式宣布參選總統後3個月,有媒體又盯上了他的寶貝女兒。
《紐約每日新聞》報導稱,白思豪此前曾命令負責自己安保的紐約市警察局警員幫助他住在布魯克林的女兒搬家。報導中表示,在當天的搬家行動中,連紐約警察局的警用車輛都出動了。
這樣的負面無疑給白思豪的競選之路蒙上了陰影。有消息人士指出,事發前,助手曾提醒白思豪此舉不合適,但怎擋得住他愛女心切。
當然,叛逆的女兒也並非只會給父親惹麻煩。她對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跟父親的一些理念不謀而合。
目前就讀於加州聖克拉拉大學的齊阿拉,專注於婦女性別研究和女性權益保護。
她曾在市長辦公室實習,致力於幫助女性抵抗家庭暴力,也曾大膽地走上街頭,和父親一起為跨性別者的權益搖旗吶喊。
· 前排為齊阿拉,後排右一為白思豪
2015年,為了響應媽媽倡導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熱線活動,齊阿拉現場陳述了自己曾經深受毒品侵害的事實,鼓勵青少年積極尋求幫助。
· 左一左二為齊阿拉和媽媽
「黑白配」家庭助力競選
女兒不走尋常路,白思豪的家庭背景更加傳奇。
白思豪本名為比爾·德布拉西奧,是德國和義大利裔混血,中文媒體把他頗具特色的名字Bill de Blasio翻譯為「白思豪」。
白思豪的父親是二戰期間的美國老兵,後參加越戰過程中被炸斷左腿,以至於退伍後無法適應社會與家庭生活。多重打擊使這位父親一蹶不振,失去生活目標,開始酗酒、毆打母親。
7歲時,父親離家出走,白思豪由母親一手帶大。18歲那年,白思豪得知父親自殺的消息,為擺脫陰影,他索性改跟母姓。
白思豪的妻子麥克雷並不簡單。她畢業於韋爾斯利大學,和希拉蕊是校友,畢業後曾在紐約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工作,並在那時與白思豪相識。
兩人的結合一度障礙重重。不僅雙方家庭強烈反對,就是他們牽手走在路上,都會被路人認為不般配。
不過,他們不懼世俗眼光,關係進展迅速,於1994年結婚。
· 白思豪和妻子
在白思豪的從政之路上,麥克雷的」賢內助「作用十分明顯。
憑藉純熟的筆頭功夫,麥克雷曾經做過紐約前市長、前州長的演講稿撰寫人,與紐約市政界關係密切。
在丈夫2013年參加紐約市長競選時,麥克雷全情投入,不僅幫競選團隊上街拉票、召集志願者,幫助丈夫修改演講詞,甚至網上發布的家庭照片和信息都是經由麥克雷篩選才能掛出。
· 白思豪妻子接受採訪。
不僅如此,在白思豪的競選過程中,他的非洲裔妻子和黑色皮膚的兒女都成為他最成功的一張「牌」。
他與非裔妻子同臺的畫面贏得不少非裔和拉丁裔的支持,也得到了不少自由派的心。
當夫妻兩人帶著一對兒女出現時,全家獨特的造型總能引發支持者的尖叫。
兒子丹特的復古爆炸頭,女兒齊阿拉鬆散、捲曲的髮捲,再配上玫瑰花環,這樣的髮型美學被媒體賦予了深刻的「政治和文化特性」,成為白思豪競選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就連時任歐巴馬總統也羨慕地說,他在上世紀70年代時留的類似髮型,遠遠比不上丹特的那麼酷。
白思豪也懂得如何運用自己複雜而獨特的家庭背景為自己加分。
他的競選理念完全站在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一方:反對紐約市巨大的收入差距,要求提高最低薪資,通過向富人徵稅來提供免費學前班教育,承諾給合法移民者提供紐約市身分證件等。尤其對於在紐約警察界一度盛行的針對黑人的「攔截盤查」政策,白思豪堅決抵制。
2013年10月5日,白思豪以壓倒性優勢贏得紐約市市長選舉,成為紐約市24年來首位民主黨籍市長。
· 勝選後,白思豪和女兒接受祝賀。
受盡總統「夾板氣」
此次非洲裔美國人遭暴力執法事件蔓延到紐約,引發大規模抗議示威,一直為少數族裔發聲的紐約市長白思豪會如何應對本就成為關注焦點。
如今,他對女兒變相支持的表態不是沒有風險性,尤其在與總統關係一直異常緊張的前提下。
其實,從2016年川普當選之後,身為民主黨成員的白思豪就沒少受「夾板氣」。
2016年7月,民主黨「郵件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時,川普的大兒子小唐納·川普在接受CNN採訪時猛踩對手,並表示,若能「為國效力」,願意與白思豪競爭紐約市市長一職。
· 川普和兒子小唐納·川普
2017年6月,川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白思豪難掩失望,在電臺節目中信誓旦旦地表示,總統撂挑子了,這個責任就由市政府來扛,不會輕易放棄巴黎氣候協定。
2019年5月,白思豪曾在紐約川普大廈旁舉行活動,並宣布根據紐約市版「綠色新政」,如果川普集團不採取措施減少排放溫室氣體,川普的8座標誌性同名建築,每年將欠紐約市政府210萬美元。
當月,白思豪宣布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他在發布的競選視頻中,抨擊川普為「惡霸(bully)」,並稱自己2020年一定能夠擊敗川普。
不過,在宣布競選僅僅4個月後,白思豪因為支持率不盡人意,最終退出了民主黨黨內初選。
得知消息後,川普馬上發推特嘲諷他:「哦,不,相當大的政治新聞啊,也許是多年來最重要的新聞!紐約市兼職市長白思豪,保持著穩固的0民調支持率,但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令人震驚地退出總統競選。紐約市很沮喪,他要回家了!」
進入2020年,白思豪在抵抗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更是與川普多次「兵戎相見」。
5月6日,川普接受美媒採訪時說,國會不會傾向於對藍州(民主黨佔多數)就疫情提供援助,這直接惹怒了白思豪。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他指責川普願意花580億美元來拯救航空業,卻不願向各州提供醫療保障,是個「純粹的偽君子」!
而自此次非洲裔男子遭暴力執法致死後,川普幾次針對此事的強硬表態,或許也不是白思豪所能苟同的。
作為紐約市長,他必須極力維持社會穩定,避免暴力事件升級。但同時,他對非洲裔群體的感情又不是能一語道破的。
於是,一面號召遊行示威的人們「趕緊回家」,一面又對女兒的勇氣表示「驕傲」,這樣矛盾又微妙表態,或許是白思豪最後的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