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何東 記者 黃大海)4月22日上午9點20分,宜賓李莊,隨著發令槍響起,參加男子公路精英組比賽的參賽選手如離弦之箭一般向前飛去。隨著自行車輪飛速轉動,現場觀眾的激情瞬間被點燃。
當天,2018中國環四川(宜賓翠屏)國際自行車聯賽在這裡舉行,本次活動由四川日報新媒體中心、四川省自行車協會等機構主辦,來自50個車隊的178名選手和550多名騎遊隊員參加了本次比賽。
「在長江邊上騎行感覺很棒!」
前一天晚上,宜賓下了一場大雨,被雨水洗刷過的李莊古鎮讓人心曠神怡。
早上9點,由來自宜賓、雲南等地的自行車愛好者組成的騎遊隊從李莊古鎮遊客中心浩浩蕩蕩的出發,為比賽熱身造勢。從長寧專程趕來參加活動的自行車愛好者張小華說,騎自行車有3年多了,聽說有這個活動他就馬上報名參加騎遊隊了,雖然自己沒參賽,但也感受到了比賽的氛圍,感覺很過癮。
9點20分,男子公路精英組比賽正式開始,經過緊張角逐,最終來深圳力欣ccn車隊的三位選手包攬了前三強,80公裡的賽道,冠軍車手用時1:36:47.114,平均時速達到了49.59公裡。
「長江?這就是長江嗎?在江邊比賽的感覺真的很棒!」第二名衝線的來自澳大利亞的選手克雷格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來宜賓,也是第一次在江邊上參加比賽。「很舒服,空氣很好,賽道有一些起伏,不單調,如果再有機會我還會來。」
精英組比賽結束後,男子公路公開組和女子公路公開組比賽也間隔發車緊張開賽,每每發車,現場的自行車愛好者們都以歡呼來鼓勵車手。來自雲南的昆明春城中學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尚傑還是高一的學生。「提前踩了賽道,感覺好舒服,整條賽道都在江邊。」尚傑說,李莊的美景也給了他和隊友很深的印象。
最終,男子公路公開組第一名由ZGL神鷹碳纖維自行車隊的鄭耀星奪得,女子公路公開組的冠軍則被來自昆明市春城中學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曹喻奪得。
國際賽事助力塑造城市品牌
對於參賽選手來說,參加比賽是一種享受,而對於比賽的舉辦地翠屏區李莊鎮而言,這次比賽則是一次城市品牌的塑造與提升的過程。
李莊鎮,素有「萬裡長江第一古鎮」的美譽。李莊從梁代大同六年設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70餘年的建制歷史。抗戰時期,李莊人民以廣闊的胸襟發出「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的十六字電文,迎來了國立同濟大學等十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師生12000餘人內遷李莊長達5、6年之久。
「目前李莊正在創建國家級5A級景區,舉辦這樣的賽事對於李莊乃至整個宜賓的城市品牌打造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李莊鎮景區管理局副局長陳鵬吉說,李莊的旅遊資源多屬於傳統類型的,而自行車比賽是屬於現代型的旅遊資源,「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豐富了李莊古鎮的旅遊資源,對於我們創建5A級景區意義重大。」
而從比賽本身來看,這是翠屏區第四次舉辦該系列賽事,「報名參加比賽的人越來越多,這說明該項賽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翠屏區體育局副局長梁文賓說,「這也是首個落戶翠屏區的首個國際自行車賽事,以後提到這項比賽就會想到翠屏區乃至宜賓,既促進了宜賓的體育事業發展,也推動了本地的旅遊業。」
花絮1:
李莊白肉最受國際選手喜愛
9點20分,男子公路精英組比賽正式開始,深圳力欣ccn車隊裡來自五個國家的外籍選手備受關注。經過緊張角逐,最終車隊的三位外籍選手包攬前三強。
說起李莊,深圳力欣ccn車隊塞爾維亞選手阿拉丁說,參賽前就上網查了很多關於李莊的資料,知道李莊是在中國45000多個鎮裡,只有李莊被稱為「中國李莊」,是萬裡長江第一鎮,這裡出了很多名人。來了李莊之後,他知道了在抗戰時期,李莊曾經接納了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高等學府學生12000多人。他發現這裡的人們都很熱情,每個人的臉上充滿笑容,生活的很幸福。對於美食,第一名衝線的蒙古國選手巴特.爾登脫口而出「白肉」。「四川的食物都比較辣,我還能接受,蒙古國都愛好大口吃肉,李莊白肉很適合我。」(王揚)
花絮2:
父子齊上陣84歲騎行選手人老心不老
84歲的唐顯清是參加本次活動年齡最大的選手,也是宜賓自行車運動協會年齡最大的成員。
騎完20公裡的他絲毫不顯疲態。「再騎20公裡我也沒問題!我的最高紀錄是連續騎行100公裡。」說到喜歡的自行車騎行,唐顯清中氣十足。「沒有特殊情況每天都要騎行幾十公裡,騎到市區臨近的南溪、李莊等地。因為騎車,我現在身體也非常健康。」
和唐顯清一起的參加騎行的,還有兒子唐偉國,「父親騎了十幾年自行車,一家人受的影響都很深,現在全家人都喜歡騎行,近一點的騎行活動我就陪父親參加。」唐偉國說。
「李莊的自然條件一直以來就非常適宜騎行,今天天氣非常好,比賽氣氛也很熱烈。」唐顯清說,「只要騎的動我就還要繼續,騎行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曹洋)
花絮3:
賽事裁判中有個「李莊通」
微風、多雲、天氣涼爽。天公作美,讓賽事摩託車裁判胡珂偉也不禁點讚,「這是運動員參賽的好天氣」。與此形成美妙搭配還有李莊的賽道,「大直道兼適度的坡度,最能直觀考驗選手的實力,而且賽道沿長江而設,非常漂亮。」
胡珂偉是本次比賽的6位摩託車裁判之一。在李莊已承辦的四屆自行車聯賽中,他執法了其中的三屆。「李莊站比賽的辦賽質量一屆比一屆好。」見證了李莊站比賽成長的胡珂偉也盛讚李莊。
胡珂偉是一個地道的成都人,卻也是一個「李莊通」,談及但李莊文化毫不生疏,「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多次來過李莊,對這裡的歷史文化非常熟悉。」
在胡珂偉看來,李莊是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文化重鎮,抗戰時期李莊人民堅韌不屈的精神和自行車比賽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競技精神頗具共通之處,「在這裡,自行車比賽和李莊文化很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張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