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匡磊,家住六安市裕安區韓擺渡鎮蘇北村,是個學習成績優異的小夥子,今年高考考了625分。不過對於匡磊來說,求學之路充滿艱辛。今年高考,匡磊考了625分,比一本線高了110分,被南京郵電大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
父親高考前去世
眼前這個陽光帥氣的小夥子,就是匡磊。拿到南京郵電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匡磊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錄取通知書,放在了父親的「身邊」。
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高考生們很不容易。可對於匡磊來說,人生的挫折,在高三開學前的2019年8月,就已經來臨。匡磊的父親,去年夏天突然去世了。匡磊的母親張聖芳說,孩子一直都想等他高考,但撐不下去了。
匡磊說,他沒想到父親去世這麼快,這麼突然。張聖芳說,去年丈夫去世時,他的出院小結上總共是七種病:高血壓、心臟病、腰間盤突出等,其中塵肺是最嚴重的一種。
匡磊告訴記者,父親是十幾年的職業病,以前在玻璃廠上班,肺部功能受損,最後就肺功能衰竭了。
匡磊出生於2002年3月,而就在這一年的秋天,當時正在江蘇一家玻璃廠打工掙錢的父親,被診斷患上了一種職業病,也就是塵肺病。當時確診時,醫生說這是不治之症。
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現在知道塵肺病的人很多。可在18年前,剛聽說被確診塵肺病的時候,張聖芳早已手足無措了。
匡磊的母親張聖芳
從此之後,匡磊的父親就開始在家養病。在兒子高三來臨前,父親最終撒手人寰,這給了匡磊很大的打擊。匡磊說,在一輪複習的時候,寫寫作業就能想到父親。
雖然有過短暫的成績下滑,可最終,匡磊還是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上逐漸回歸到以前的軌道上。
張聖芳說:「孩子保持了成績。我也算放心了。孩子爸爸走的時候交代了,讓孩子好好參加高考。」
媽媽不畏艱辛養育成才
從兒子出生的那年起,匡磊的母親張聖芳,就獨自扛下了家裡的一切。18年來,這個堅強的媽媽,過得非常辛苦,為了養活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張聖芳先後換過幾十份工作。在超市裡打過工,也在麵館裡打過零工。
婆婆黃保蘭說,媳婦很辛苦,又要服侍丈夫照顧孩子,還要打工賺錢。
自身努力的同時,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也給了全家莫大的幫助。2009年被評上了低保,每個月有補助。小孩上學高中也沒要錢。
六安市裕安區韓擺渡鎮蘇北村公淮村民組組長甘前龍:「他們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也脫貧了。有產業補貼,他們還是低保戶,優撫等,都有的。」
雖然身處一個困難的家庭,匡磊一直奮發努力學習,小時候,他一邊學習,一邊還要幹活。
匡磊的姐姐匡露露說,匡磊一直都很聽話,家裡面做什麼事情都做。以前家裡面養羊,他放學回來就去放羊。
匡磊:「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學習的。你解決了一道數學題目,就很有成就感。學習了新的知識,感覺對這個社會的認知更加深刻。最喜歡物理和數學,感覺很有意思。物理和數學,在探索規律,很有趣。」
今年疫情期間,高三學生們都在家裡上了很長時間的「網課」,匡磊也不例外,中間也有「小插曲」。匡磊說,這裡處於農村,信號不是太好。他拿個手機,就是「萬能鑰匙」,搜索信號強度,終於找到一個信號比較強的地方。
這個位置位於臥室的一處窗邊,區域很小。匡磊每天搬個小板凳,在那裡學習。匡磊表示,找到了之後搬個小板凳,在那裡坐著聽課。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
匡磊今年考了625分,高於理科一本線110分。不僅成績優異,他還很有主見,看到國家要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等產業的消息,他第一志願就報考了南京郵電大學。
匡磊說,他對物理平時很感興趣,想選關於物理這方面比較強的一些學科。又想符合國家的發展機遇,這樣一結合就感覺微電子專業比較適合。
來源:AHTV第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