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時間,一條名為「集一千條祝福一萬個贊 向我心愛的支教新娘去
求婚」的微信,在朋友圈、各大論壇貼吧被網友熱傳。從8月20日微信發出至今,已經有一萬多人點讚,3000多條祝福。微信的發起者、37歲男子
張楊,用這條充滿溫暖愛意的訊息,向支教時認識的女友李海燕求婚成功。
6小時的山路 阻隔不了支教老師遙遙相愛
張楊求婚微信節選:
我漸漸了解了她,一個能給人溫暖的女孩兒。給學前班的小娃娃們洗澡,給小女娃紮起漂亮的小辮子,都是她平日裡最喜歡做的事。她是娃娃們眼裡的最可愛媽媽。
五年前,張楊曾對生活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迷茫,為了找尋人生的意義,他毅然決定離開從小生活的哈爾濱,到四川涼山的一所貧困山區小學支教,2011年8月8日,認識河南支教老師李海燕並萌生愛意。
李海燕與張楊在同一個鄉支教,卻分別在鄉裡最遠的兩頭,由於交通不方便,兩所學校間需要6個小時步行。那時,他們每周只有一次「約會」——周末去鄉中心校辦事的上午。山裡的手機信號不好,電話聯繫同樣不方便。但是,兩人的愛情,卻頑強生長。2011年底,李海燕終於被調到了藥鋪小學。
支教返城 他們紮根成都繼續公益
張楊求婚微信節選:
我們一起回到城市和幾個支教同伴創辦了一家公益機構,三年多的時間裡,開辦了十幾所山區小學,募集投入了幾百萬建造5所學校,幫助兩千多個娃娃回到了學堂。
李海燕帶的六年級總共有15個學生,為了讓這些畢業班孩子的成績能提升起來,李海燕每天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晚上9點過。2012年升學考試,她教的15個孩子中有8個都考上了縣裡的學校,在這個小山村甚至整個鄉裡都是第一次有這麼好的教學成果。
李海燕本就瘦弱,山區的環境比較艱苦,加上長期勞累,身體越來越不好。身高一米六幾,體重卻直線下降到80斤。2012年7月,最終在張楊的堅持下,兩人還是告別大山來到成都。山裡的孩子,仍然讓他們掛念。在成都這樣一個公益氛圍濃厚的城市,張楊決定創建一個公益組織幫助更多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於是便有了綠之葉公益發展促進中心。
萬餘人點讚 帶著網友祝福求婚成功
張楊求婚微信節選:
對你,已經不僅僅是愧疚,不僅僅是愛與責任,我無法用語言表達,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盡一生去愛你,付出一切去呵護你。
支教、公益,兩人一直未談婚嫁。在成都慢慢穩定下來,向女友求婚的計劃爬上張楊的心頭。
8月20日,張楊編寫了微信發布到朋友圈,他用照片和文字,情真意切地回憶兩人走過的人生旅程,表達發自內心的愛意。他說,希望得到網友們的1萬個贊、1000條祝福,向自己的支教新娘求婚。網友的反響,比他想像的更加熱烈。這條微信,很快刷爆了公益人的微信圈,無數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寫上自己的祝福,不但點讚超過了1萬次,祝福更超過3000條。9月1日,憑藉著這包含來自全國祝福的微信,張楊鼓起勇氣向李海燕求婚,得到了女友的點頭。張楊說,他們將於9月20日在成都舉辦「感恩婚禮」。
成都晚報見習記者 易欣雨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