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語:這是朋友兒子高一時的周記,高考後續寫了結尾。誰的成長不是驚心動魄,重要的是衝突發生後,該怎麼辦?該文講述的就是在「流放三千裡」的日子裡,孩子從無奈、坦然面對,繼而陽光、積極進取的心路歷程。文筆流暢,情感真摯,詞作豪氣、詼諧,讀來勵志賞心悅目。
被陽光遺忘的角落
作者:裴方碩
2009年歲末,因政見不同,我和老班發生了衝突。唉,往事不再提起,人生幾多風雨。結果,我以我血薦軒轅,被老班無情地發配到教室最後一排。
這裡曾是我不熟悉的地方,九年義務教育中,被老師、家長、同學公認為好學生的我都是坐在前兩排廝混的。
回到家裡,和父母說起這件事。當教師的媽媽因為這個「雅座」,很是鬱悶了幾天。倒是父親的一席話醍醐灌頂:人生在世,有許多外力我們無法把握,但你最起碼可以把握自己!如果你自甘墮落,把自己當成是破銅爛鐵,那麼你的日子一定鏽跡斑斑;如果你不放棄,珍而重之,那你所擁有的日子一定是晶光燦爛的!生命是你的,你得為自己負責!
正是這次談話,讓我覺得好像一下子長大了。我對自己說:主宰我的只有我自己!除了背水一戰,我別無選擇。
生性樂觀的我很君子地想:這不是政治流放,是老班要我下基層與群眾一同體驗生活,老班知道我不會隨波逐流,才會很放心地把我放到後面吧。胡思亂想間,耳畔響起了一句話:孩子,你去吧,你就是傳說中為最後一排而生的。上帝好像曾這樣囑咐過我。
我高升後,原來的同桌健輝——一個感情極其細膩的小男生挺捨不得我的,我賜他一首北廂記《長亭送別》: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冷日下,秋風起,江水寒。
萬杵千砧搗欲穿,又是豔陽天。
長亭外,古道邊,孤鴻雁。
情深似海滿軒轅,友誼久長存。
動證鐸,杜陵夢,鬥草贏。
咫尺天涯若比鄰,知己滿乾坤。
悄悄地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我揮手告別健輝,坐在了後排,周圍的兄弟們對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大家都說我有品位,有情趣,有魅力。沒辦法——人氣;真沒轍——民意。
我笑了笑,謙虛地客套了一下:「哪裡哪裡,我只是把別人學習的時間用來喝咖啡罷了」。
真是不來不知道,這裡真奇妙!三教九流、百花齊放、百舸爭流:這裡是瞌睡蟲的避難所、小說愛好者的棲息地;這裡是活躍氣氛的催生地、思想火花迸射的兵工廠。以前,我印象中,後排同學的形象都是高高大大、可望不可及的,有一種大哥的感覺,漸漸地,我發現原來他們都是二哥。
現在我和這樣一群人坐在最後一排,我很快找到了知音,化腐朽為神奇。
我常和高大威猛的峻威就某一問題展開你死我活的激烈爭論,偶爾也能就國內國際大事達成共識。所以我很珍惜這片樂土,勉勵自己:"書山有路先幹為敬,學海無涯八寶做粥"。
續續(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噓噓),和我從初中就是同學,挺靦腆、卻老被同學欺負,他的腦門是同學們最喜歡的地方,總是被人彈來彈去。有時,他也開些過激的玩笑,沒深沒淺地往我腦門上彈,彈得我詩興大發,賜他一首《東廂記》: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你真很欠彈,與其別人彈,咱倆本同學,還是我來彈。
彈得你,橫槊曹公,三國周郎赤壁。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古往今來有很多寫續續的詩,我最欣賞的還是白居易的 《琵琶行》裡的那句:
低眉信手續續彈,彈死續續不算完。
在友誼的滋養下,我們這幫純爺們相約莫負春光!沒有陽光,咱自己發光。我在學習上更加努力了,我要求自己踏踏實實做好手邊事。座位變了,堆積如山的課本還在;同桌換了,埋頭苦讀的精神依然。
我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是想今天怎麼樣做的比昨天更好,在同學們抱怨題太難時,我會看淡分數,拿起卷子冷靜分析得失。我知道自己在哪個時間段該幹什麼,讓自己在每個時間段都有所得。我成了世界上最勤勞的小蜜蜂了,真正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
夢想照亮的日子,雖然簡單,但很充實。
在這裡學習生活了兩個月,偶然間,我從鏡子中發現自己真的長大了,從前眼神中透著稚嫩、單純——角膜、虹膜、鞏膜,現在已不那麼清澈,似乎有了滄桑的感覺,於是感慨:「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倘若困得慌,冷水狂洗腦」。
今天,我已在北京的一所高校開始了大學生活,驀然回首,我仍然懷念那段陽光照不到的日子,它歷練了我,成就了我。
也許,對漫漫人生來說,命運很公平,你懷有幾分真誠,它便會給你幾分幸運。不論你坐在哪裡,只要信念猶在 ,便是晴天。
只要心裡有陽光,你便身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