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各級各類大學錄取通知書陸陸續續到了被錄取的高考學子手中。對這些金榜題名的高考學子及其家庭來說,自然是喜事一樁。不過和過去相比,近年來的高考升學要平靜得多,平淡得多。
在過去的若干年,每逢高考結束,各種謝師宴、升學宴隨即拉開帷幕。一些酒店也抓住機會,打出升學宴火熱預訂中的橫幅,推出升學宴套餐的廣告,大肆宣傳,推波助瀾。
有一年,我在一天之內收到好幾個升學宴的請帖。有本家族的,有親戚的,有朋友的,有同學的,有單位同事的,甚至於沒有多少交往的熟人也給你送來一份升學宴的請帖。
如果上大學的是至親摯友的孩子,禮金自然不能寒磣,兩三千塊才能拿得出手。關係一般的,也要二百、三百塊。
記得上個世紀末的時候,孩子考上了大學,一般人家就在自己家裡備一兩桌酒席,招待親朋好友,熱鬧熱鬧。
後來船漲水高,在家裡小打小鬧有點寒酸了,有點不合時宜了。於是就上酒店,備上幾十桌,親朋好友,同學同事,熟人,能打招呼的都要打招呼,能請的都要請。場面越大,人來得越多,主人家越有面子,越有能耐,越有人脈。
舉辦升學宴,除了以示慶賀之外,還可以彰顯主人家的實力,另外,藉此可以回收禮金。升學宴結束,就要翻看禮簿,誰誰給我隨了多少禮,誰誰給我隨了多少禮。張三婚喪嫁娶我給他隨了多少禮金,這次他給我還回來了沒有等等。
在過去,每逢高考結束,我便有些頭疼,參加不完的升學宴,隨不完的禮金。
總的感覺是升學宴變味了,不再像過去那樣單純地慶賀慶賀,而是人情味越來越淡,金錢味越來越濃。參加升學宴,浪費精力,浪費情誼。而且幾十桌酒席吃畢,杯盤狼藉,剩菜剩飯一大堆,浪費了糧食,實在可惜。
短短幾年間舉辦升學宴開始泛濫,幾近瘋狂。
近幾年來,相關部門禁止公職人員舉辦升學宴,參加升學宴。相關的時間節點,公職人員都要籤訂謝絕升學宴的承諾書。時至今日,瘋狂了好幾年的升學宴終於降溫了,甚至於銷聲匿跡了。
前幾天,我的外甥女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來了。妹妹悄無聲息地備了兩桌飯,親屬十多人坐在一起,親親近近,熱熱鬧鬧。讓我感覺到了濃濃的親情味。
謝師宴、升學宴,終於風光難再。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關注,歡迎評論。
(百家號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