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趨近完美——人性真善美

2020-12-16 美好生活館B

01

上午去移動營業廳辦理業務。叫號以後等待的空隙,正好大廳內電視裡直播奧運會女排的比賽,仔細一看是中國隊對戰塞爾維亞隊總決賽的實況轉播,我記得入圍賽的時候中國隊慘敗塞爾維亞隊,再次相遇,一定非常激烈。於是,坐到等候區全神貫注地看了起來。越看心裡越興奮,在面對曾經戰勝過自己的對手時,她們今天的表現出乎意料,朱婷矯健的跳躍,一記又一記的扣殺直接讓來自歐洲巴爾幹半島中部的美女們慌了陣腳,中國隊的士氣越來越高漲,接下來徐雲麗扣殺,惠若琪扣殺,袁心玥扣殺……就連發球都可以直接得分,排球打到這個份上,基本上也就註定了勝利的結局。

回看今年里約奧運會的比賽進程,每一場都是如此的驚心動魄,首戰荷蘭隊的惜敗,與義大利隊和波多黎相較的沉穩,後來遭遇美國隊的緊逼,迎戰巴西隊的戰戰兢兢,面對塞爾維亞的慘敗,有輸有贏,但是最終進入了決賽,這一路走來,這支年輕的女子隊雖然未諳世事者眾,但是她們頂住了內心的壓力,用每一記有力的拳頭砸向了對手,砸出勝利的喜悅。

在比賽中,我發現了一件神奇的時候。她們每一次得分,都會給隊友擁抱;每一次完美的配合都會給隊友擁抱,哪怕是每一次失利,都會給隊友擁抱。我想,在整個戰場上,擁抱成為了一種神奇的力量,一種洪荒之力,擁抱傳遞著每一個人的信心,傳遞著每一個人堅強的內心。大家互相傳遞,共同感受,用擁抱推進了比賽的進行,改變了比賽的結局。

就連最後比賽時間結束,大家奔跑著擁抱到了一起,那種神奇地力量連我都受到了感染,我的眼眶是溼潤的。那一刻,我想說,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候,除了擁抱沒有更好的形式可以表達她們的喜悅;除了擁抱沒有更好的方法宣告她們價值的存在。

擁抱趨近完美。

02

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場培訓學習,在課堂上老師講了一個關於擁抱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每次想起來,嘴角都會揚起大大的笑容,內心充滿能量。

李局長居住的小區是機關單位的老小區,由於他常常加班工作,每次回家都很晚。那時候李局長年輕氣盛,在單位裡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說起話來威嚴四射,說話的聲調很高,配上誇張的肢體語言,用幾個詞評價李局長一點也不過分:「趾高氣揚」。是的,那時候李局長趾高氣揚地度過一天疲勞的工作,回到小區很晚,夜深人靜,月亮和星星掛在天上,映襯著李局長的優秀。但是每次深夜回到小區,李局長都發現小區大門已經上了鎖。每天他都需要在門口喊半天,看門老馬才會睡眼惺忪的慢悠悠地走出來,給李局長開大門,指引他停車。當然,李局長的火爆脾氣哪裡受得住這些,每次都是一頓大罵。

看門老馬是剛剛從鄉下來到城裡的,之前看門的劉老頭年紀太大,看不了大門,隨兒女回了老家。這老馬剛來,不了解李局長的脾氣,更不清楚這個人的底細。每次挨罵以後,自己都會鬱悶半天,發誓第二天絕對不讓他罵到。可是第二天,等了很久,都不見李局長回來,明明時間已經過了凌晨十二點,卻絲毫不見蹤影。

老馬心想,這人估計不回來了,就鎖了大門,回到暖和的屋子裡睡覺去了。

哪想睡下還沒有多久,老馬又被大聲的叫喊吵醒,一看是李局長,就慢跑著趕緊開了門,好賴又被李局長一頓說教,這李局長說完回家睡覺去了,老馬挨了一頓罵心裡特別不是滋味,整整一夜都睡不好,吃飯也不香,見誰都吊著臉,日子過得很沒有意思,覺得還不如在鄉下待著好。

不過日子總是要過。老馬就這樣經常摸不準李局長回家的時間,還是經常挨罵;李局長為單位的事辛苦付出,也經常忙的忘記回家的時間,可是每次回來大門都是緊鎖的,心裡特別不是滋味,每次都會破口大罵老馬半天。兩個人就這樣,一來一往,老馬知道每次遲回家還要罵他的人姓李,還是一個不小的官;李局長也知道新來的老馬也不容易,老伴去年剛走,兒女忙於自己的事情無暇顧及他的生活,一個人在家孤獨無聊,所以才出來找活幹。

老馬知道了李局長的重要性,所以後來基本上每天李局長不回來,他不會睡覺,每次見到李局長都會低聲下氣陪著笑臉;李局長知道老馬的難處,雖然心裡不忍,可是放不下官場裡的面子,一個主子不能和下屬太親近,雖然罵的少了,但是笑臉沒有,威嚴依舊。

日子又過了很久。兩人都不親不淡的天天見,循規蹈矩,形同陌路。

後來,李局長受朋友指引,去參加一場培訓。課程非常精彩,導師讓每個人講一個自己生活中傷害過的人的故事。李局長想了半天,覺得自己身邊的人都是找他辦事,得了他不少好處,左思右想不知道該講誰的故事。後來還是聽別人講故事的時候,說每天下班回家總有保安幫忙開門。才想到了老馬,於是李局長就在課堂上講了老馬的故事。同學們聽完,都覺得李局長做的不地道,不過導師沒有指責李局長的不是,而是給他布置了一個作業:下課後,像往常一樣遲回家,見到老馬,給他一個擁抱,說一句感謝的話。導師讓他不能欺騙自己,先不用管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做了以後第二天過來分享感受就可以。

李局長聽了導師的話,又是開車很晚回家,剛到門口就見老馬戰戰兢兢地從門房跑了出來,趕緊給李局長開了大門。這次李局長沒有快速開車進去院裡,而是把車停在門口下了車。他走到老馬跟前,用真誠的眼神看著老馬的各種慌張和不安,還沒等老馬做任何反應的情況下就張開了自己的雙臂,將老馬緊緊地抱在懷裡,那一刻他分明感受到了一個老人微微老去的身子骨,柔弱的骨骼上感受不到半點肌肉的存在,緊緊地抱了老馬一分鐘後,他鬆開老馬,看到老馬滿眼的不解和驚訝,以及眼角微微滾動的淚珠,他看著老馬說:「老馬,對不起,每天都麻煩你,害得你睡不好覺,還罵你。是我不對,給你道個歉,同時也感情你每天都能接我回家,就像我父親一樣,謝謝你老馬。」說完又將老馬抱住,這次抱得更加緊,因為李局長近距離看著老馬滿臉的皺紋,額頭上歲月留下的印記,真的讓他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他上學的時候,每次周末回家父親都會在村口等他;他剛上班那幾年,每次過節回家的時候,父親都會在村口等他。可能每次父親都期盼一個擁抱,但是他從來沒有給過,也沒有機會給了。三年前,老邁的父親因病離開,去了天國。

現在的老馬給了他父親的溫暖,他感謝這次導師的作業,感謝老馬瘦小身軀的擁抱。

兩個人放下擁抱的時候,都看到了對方眼裡的淚水,也就心照不宣地各做各的事情,李局長去停車,老馬去鎖門。李局長回家睡覺,老馬回門房睡覺。

第二天,李局長去了課堂上,分享到過程在他一次又一次的哽咽中完成,大家都知道李局長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成長了很多。

日子還在繼續。從那以後,李局長回家的時間很準時,無論颳風下雨,十點鐘準時到家;老馬直接搬了凳子坐到門口等李局長,而且為李局長留了最好的車位。兩個人都在默默地為對方考慮,雖然還是話語不多,但是都在默默地做一些事情。

有一次小區停電,李局長住十三層,他只好帶著太太爬樓梯。由於樓道裡很黑,李局長拉著太太的手走得跌跌撞撞的。可是等他們走到第三層的時候,從樓下有一束光源照了上來,正好讓他們清楚地看到樓梯的高低,走起來就順暢很多。李局長他們一路走,光源一路跟上來,他們上一層樓,光源跟著上一層樓。一開始李局長以為是樓下的鄰居在爬樓,可是走著走著老能聽到跌跌撞撞的聲音,光源忽遠忽近不穩定,有幾次好像還聽到了有人摔倒的聲音。李局長兩個人犯嘀咕,以為是被壞人尾隨,到家裡搶劫,嚇的他們兩深一腳淺一腳地跑了起來,可是光源也跟著近一下遠一下地快速移動起來。

李局長越來越懷疑是不是真的遇到壞人了,於是就悄悄地和太太說,「你先上去,我在這裡等著,看誰跟著我們,要是聽到我的喊聲趕緊報警。」

太太先他兩步到了上面的樓層,他躲在了下層的樓門口等著光源的到來。看著光源一層一層地上來,到了李局長這一層,他一個箭步衝了出來,嚇得光源一個趔趄摔倒了,李局長上前一把揪住來人的衣服,正打算將舉起的拳頭打下去的時候,借著光源看清楚是老馬,便將舉到半空的拳頭放了下去,驚訝地問老馬在幹什麼。

老馬支支吾吾半天,不好意思地說:「這不是小區停電嘛,我怕你和媳婦看不見樓梯會摔跤,所以才舉著手電筒給你照明,本來以為遠遠地你們不會發現,可是顧著給照明,忘了自己腿腳不麻利,磕磕絆絆的才被你們發現,對不起李局長,嚇著你了。」說完老馬害羞地低下了頭。

聽老馬說完,李局長的腦子瞬間充血,他震驚到不知所以,淚水頃刻湧出。

老馬,你多傻呀,你那麼大年紀,這麼高的樓層萬一摔下去可怎麼辦?李局長心裡狠狠地說,可是他沒有說出口,而是再次鬆開揪著老馬的手,將老馬緊緊地抱進了懷裡。嘴裡說著一聲又一聲的「謝謝」。旁邊聽著的太太也悄悄地落下了眼淚。

那一刻,那是一個多麼愧疚的擁抱呀,又是有一個多麼幸福的擁抱呀。

謝謝,謝謝。李局長抱著老馬努力地說。

03

媳婦常常問我看上她哪裡了?我答不出來,其實自己內心是清楚的知道。找對象那會她百般對我好,剛到家,門口放著準備好了的拖鞋,放下包的時候擦臉的熱毛巾就遞給我了,桌子上永遠擺著我愛吃的飯菜,臨睡前為我倒的洗腳水,周末一起去看我喜歡的電影,遇到好看的衣服就悄悄的買給我穿。所有後來她提出來結婚,我當然第一時間答應了,不答應難道是傻子不成。

我也問她,你看上我哪裡了?她說,看上你的擁抱了,特別有安全感,每次抱著你,貼著你的寬闊的胸膛,聽著心跳聲,感受著你的氣息,我都覺得自己特別幸福。

我說,一個擁抱就能讓你相信我並嫁給我嗎?

她說,可以的。擁抱可以是一切,擁抱可以說明你的擔當,擁抱可以讓我感受到幸福,擁抱可以讓我信任你。

媳婦說的沒錯,我抱著她的時候,心裡分明覺得,這個嬌小瘦弱的女人需要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需要自己一生的守護。更何況她還對我那麼好。

當然情話歸情話,日子照常過。夫妻之間吵架再正常不過,媳婦是南方人,自己從小成長經歷又比較特殊,性情比較乖戾,做事情比較張揚;我從小長在北方農村,父母老實巴交,話不多,自然我也話很少,性格比較內向。所以兩個交流起來有時候會有分歧,一言不合就會慢慢吵起來。

一次吵架我都忘了原因了。你來我去,吵了幾句,媳婦氣喘呼呼地看了我一眼,撒腿就跑,那時候她已經懷有身孕。看她朝著大馬路跑,我傻了眼,怕她跑出問題,對自己對孩子都不好,於是就縷路追了出去。看她跑到路的中間,迎面正好有車過來,我快跑兩步,一把將她拉到路邊,緊緊地抱在懷中,沒有管過往的車輛和來去的人群,就那樣緊緊地抱著她,也沒有說話,也沒有動作。媳婦也沒有說話,也沒有動作。

過了幾分鐘,我鬆開她,看著她眼裡的淚水早已流了出來,抬起手慢慢地為她擦掉淚水,拉著她的手回了家裡。

那一刻,我知道不需要更多語言說明什麼,也不需要其他的動作說明什麼,夫妻之間一個緊緊地擁抱比什麼都重要,比什麼都金貴。

那一刻我知道一個擁抱的責任有多大,一個擁抱可以帶來多大的能量。

擁抱她的時候,就會覺得世界是屬於自己的,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莫過於自己。

04

人生路上,敞開你的胸懷,送出去一個真誠的擁抱。你會發現原來天可以那麼藍,草可以那麼綠,來往的人群那麼可親,身處的世界那麼溫暖。

擁抱趨近完美,接納美好生活。

相關焦點

  • 莎翁《皆大歡喜》:從羅瑟琳的愛情歷程體現人性的真善美
    正如《皆大歡喜》劇中主要人物——羅瑟琳敢於探索愛情的勇氣,深層次的體現了羅瑟琳在詮釋人物特徵上完美的結合了真善美的人性觀點。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田園牧歌式愛情再次興盛,而莎士比亞所創作的一些喜劇即來源於此,從《皆大歡喜》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莎士比亞筆下人物羅瑟琳的鮮活生動,他把羅瑟琳塑造為幾乎是一個「自在自為的藝術家」,通過她生動的話語和富有感染力的特色,在與不同人物的對白中,完美的詮釋了人性的真善美。
  • 《錯還》詮釋人性真善美 呼籲和諧人際關係
    作為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參展影片,此部電影憑藉其對人性真善美的真實演繹獲得了在場同學的一致好評。路雲飛:觀眾的認可是我最大的成功《錯還》是在導演路雲飛的家鄉河南拍攝的。當被問及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創作這部電影的時候,路導表示其中一部分是自己的真實經歷,自己以前缺失丟過一個很重要的包。而片中人物的生活環境是自己童年生活環境的復刻。
  • 北大教授渠敬東:大學要培養更多心裡留著真善美的人
    北大教授渠敬東:大學要培養更多心裡留著真善美的人 2020-04-24 0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藏元:把佛教觀音真善美融入了現代生活與藝術之中
    觀音作品,是我國傳統的佛教文化體裁,觀音一說是古代佛教傳入我國才有的。因為畫中凝聚了文化精髓,體現了華夏子孫對真善美的崇拜,她是解脫人生苦難的救星,她是人們追求真善美的傾向,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氶形象塑造,觀音作為女性的端莊,睿智,慈善,大德,大貴,大福,大吉的氣質躍然於畫作上,成為人們追求做人,祈福的心中圖騰。
  • 推薦一部古代言情文,趨近完美的男主容止,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推薦一部古代言情文,趨近完美的男主容止,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鳳求凰》這部小說的作者在小編的眼裡是非常棒的,她能夠把每一個人都刻畫的栩栩如生,就像是真實存在的那種,它更像是小說中的白馬王子,好像小說中都是這樣的一個套路,因為在大家都知道,小說中男主和女主基本上都是趨近於完美
  • 真善美是電影發展的精神文化標準
    真善美是中國電影發展的精神文化標準,它可以讓受眾向上、向善、向前,是能夠帶給我們推動力量,能夠滿足大眾的正義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關鍵要素。在百餘年中國電影史上,出現了很多體現真善美力量的優秀電影,濃鬱的現實主義精神,是貫穿於中國電影發展始終的一條掙不斷的紅線。
  • 希達和巴魯,美好的友情,單純善良人性的真善美!
    美好的友情,單純善良人性的真善美!希達和巴魯他們一不小心掉進了一個洞裡,真讓他們感到萬分奇怪,他們該怎麼走出去呢?就在他們感到驚訝的時候感到困惑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個老爺爺,這個老爺爺是這兒的常客,他說自己聽到了石頭的響動,聽到了石頭髮出的聲音,所以想來這裡一探究竟,沒想到遇到了他們兩個小孩子。
  • 人這一生,要學會擁抱自己的「不完美」
    反躬自省,完不成計劃的原因有種種,如懶惰、突發意外、工作繁忙、能力不足等等,但同時,有的時候也是因為完美主義作祟。比如我在年初曾經計劃寫一本小說,可惜因為寫不出一個完美的開頭,遲遲沒有進展。  完美,無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標。可是,真正的完美,卻往往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如果過度執著於完美而自縛手腳,就是走入了一個人生迷局。
  • 關於藝術之真善美問題的冷思考
    儘管當代藝術不乏優秀成功的作品,但對於「真善美」的美學範疇的認知及其表現的普遍缺失卻是事實。我無意一棍子打倒一船人,權當矯枉過正罷。——題記現在人們在談論或評價藝術作品時,幾乎不再涉及真善美的問題,似乎一談真善美就顯得俗、顯得怪、顯得落伍。今日藝術界,幾乎是當代藝術的天下,而當代藝術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傳統藝術捧為圭臬的真善美等美學範疇冷落一邊。
  • 《海蒂與爺爺》:讓生命茁壯的秘密就是擁抱不完美
    他在《擁抱不完美》一書中說:「原來,每個人都一樣,我們天生註定要與不完美為伍、並在不完美中受苦。雖然受苦,卻讓我們在當中學習謙卑,生命因此茁壯、發光、發亮、美麗。」而讓生命變得茁壯的秘密恰恰就是擁抱不完美。小海蒂身上有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和自由的氣息,似乎有一種天然的魔力,很容易讓身邊的人,甚至是看電影的我們被感染。
  • 心理諮詢師| 擁抱不完美,才成就完美
    後來看到一個故事:一位大師臨終前想找一個繼承人,就讓兩個徒弟去樹林找一片最完美的樹葉。大徒弟一直惦記著最完美的樹葉,在樹林裡轉悠了大半天,最終空手而回。因為他執著於完美,最終只能是一無所獲。小徒弟帶回來的樹葉不是很漂亮,他說:「我沒有找到最完美的樹葉,就帶回來還算完整的一片。」大師最後將衣缽傳給了小徒弟。這時候我似乎明白了,原來完美根本就不存在。萬物都不完美,我們的生活也一樣。
  • 習近平: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原標題: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職責。
  • 《完美關係》:女主真善美被罵,觀眾口味變了,編劇們需要改改了
    《完美關係》隨著劇情的播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吐槽女主的人設。女主江達琳身為DL的總裁,雖然沒有工作經驗,但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不顧公司的狀況,塑造出一個天真善良的正面形象。其實,不僅僅是《完美關係》女主被罵被吐槽得厲害,前段時間的《精英律師》中的戴曦也被廣大觀眾的網友吐槽。越來越多的職業劇被觀眾吐槽,女主的「真善美」人設也越發引得觀眾的反感。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女主的人設跟現實情況不符。
  • 平臺寫作要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
    我的觀點是,寫作不僅追求高大上,還要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唯有如此,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02寫作者要傳播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是文學藝術的永恆主題和價值展現。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從中發現自然美、生活美、心靈美。文化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
  • 《電子競技》專稿:如何破解「真善美」?
    真善美,又稱「Polt流」、「亂七八糟一波流」,是如今最為流行的TvP一波流戰術,而且勝率極高。這個戰術簡單粗暴,但又非常奏效,連第一神族MC都沒法抵擋。那這個戰術真的是無敵了嗎?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神族該如何應對「真善美」。
  • 向勇新作《豆沙關》即將開拍 展現人性真善美
    此次籌備新戲《豆沙關》,向勇導演意在通過馮杜鵑這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明白事理並擔得起家國大義的角色,歌頌勞動人民的真善美。相信該劇一定能獲得觀眾的喜愛。
  • 「星雲真善美新聞貢獻獎」在臺北隆重舉行頒獎典禮_佛教_鳳凰網
    11月2日下午,2009年第一屆「星雲真善美新聞貢獻獎」在臺北新舞臺隆重舉行頒獎典禮,四位對臺灣社會有重大貢獻的新聞從業人員及傳播教育學家得到了無比的榮耀與肯定,包括新聞典範人物獎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先生、新聞專業貢獻獎聯合報總主筆黃年先生及資深評論家南方朔先生、新聞教育貢獻獎政大新聞系退休教授徐佳士先生。
  • 人民日報評論員:時常用真善美雕琢自己——二論「在激情奮鬥中綻放...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人民日報5月6日評論員文章:時常用真善美雕琢自己——二論「在激情奮鬥中綻放青春光芒」  潛能無限,青春的脈動催人奮進;高山仰止,德行的力量感染心靈。「廣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不斷培養高潔的操行和純樸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為高尚的人。」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青年,勉勵大家向上向善、陶冶情操,矢志抵達崇高的精神境界。親切的囑託、殷切的期待,在廣大青年群體中引發強烈反響。  古人云,「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真善美,是人類文明的基本意涵,是公民追求的基本價值,也是社會進步的基本標尺。
  • 《星星女孩》:迪士尼再次用真善美的童話詮釋了人性之美
    作為她的第一部大熒幕作品,她完美的將原著中的角色呈現,讓觀眾在她的歌聲中欣賞著這部治癒系作品,本文將從電影色彩差異呈現以及變化、自我決定論以及迪士尼式的電影這三點來進行解讀。一、電影中色彩的差異呈現以及變化為我們展示出人們的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來自於我們基因中的本能,會讓身體和心理處在一個被稱之為「舒適區」的位置。
  • "尋找最美麗的心靈":傳播主旋律發現真善美
    未來網6月28日訊 (記者楊希倫)近日,「尋找最美麗的心靈」原創微文、微圖、微視頻徵集活動完美落幕。經初選、複選、網絡投票及專家評審,最終「風雪中的除夕夜」等近150個作品從千餘個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最佳作品、優秀作品、推薦作品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