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道「冬至大如年」
冬至來臨夜漫長
鮮香餃子暖心房
餃子,作為「冬至聖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團圓餃子盤中滿,小聚淺酌又一年
圍爐夜話溫身心,至味入口暖心田
但你知道什麼餡的餃子最適合冬至嗎?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俗話有「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之說。
羊肉助陽益氣,最補元氣。食療專著《飲膳正要》中記載了「聚珍異饌」96道 ,羊肉就多達73道。張仲景提出的當歸生薑羊肉湯被譽為補虛藥膳之最。古人還曾將羊肉比之於人參,認為「人參補氣,羊肉補形」,民間也流傳著「牛羊吃百草,百草是百藥」的說法。
冬至這一天,不妨體驗幾款羊肉餡的餃子。
如何選羊肉呢?一般來說,肥而不膩的羊肉卷大多是綿羊,而山羊肉則經常用來做羊肉湯。選嫩羊不選老羊,選草飼羊不選谷飼羊,選母羊不選公羊。新鮮羊肉摸上去有點黏,能輕易粘住小紙條,打過水的就沒有這種感覺。新鮮羊肉細嫩緊密,切厚片可以立起來,不新鮮的就軟塌塌的。
有效去除羊羶味的小妙招
1. 用清水浸泡羊肉20分鐘。
2. 香菜去羶。香菜含有許多揮髮油,能祛除肉類的腥羶味。
3. 胡蘿蔔去羶。羊肉與胡蘿蔔搭配,可去羶味,還能彌補胡蘿蔔素和維生素。
4. 花椒去羶。放入適量花椒,能去除羊肉的羶味。
羊肉胡蘿蔔餡
做羊肉餡餃子,調料不能多放,很多人做不好,就是因為調料胡亂放,導致餃子難吃,特別注意,羊肉和八角很不搭,八角的香味太濃烈,會遮蓋羊肉原有的鮮味,而且羶味去不掉,還會增加異味,因此八角一定不能放!
放4樣就夠了,它們分別是花椒水、蔥、姜、生抽,有了這幾個料,羊肉餃子鮮味十足,非常好吃。
-準備食材-
羊肉、胡蘿蔔、生薑
蔥、花椒、食鹽
生抽、香油、食用油
-步驟-
1、羊肉放清水裡浸泡一段時間,衝洗乾淨後,切小塊;
2、羊肉絞餡,也可以豬肉和羊肉按3:7的比例,絞成肉餡;
3、花椒少量用開水浸泡,冷卻後撇出花椒,只留花椒水,將小半碗花椒水分5-6次打入肉餡裡,邊攪拌邊打水;要朝著一個方向攪拌,肉餡將水分吸收之後,再倒第二次花椒水,直到羊肉餡看起來十分水潤即可。
4、肉餡加入蔥姜切末、生抽、適量鹽、一小勺香油、兩大勺油攪拌均勻;
5、胡蘿蔔洗淨剁碎後,倒入肉餡攪拌均勻;擀皮包餡即可。
還可以試試羊肉皮牙子(洋蔥)餡,洋蔥含有大量維生素,對心臟很友好,是可以吃的「心臟支架」,可降低膽固醇,控制血糖,改善骨密度,洋蔥含有很多益生菌,助腸胃消化,提升免疫力。與羊肉搭配,可以起到解膩的作用。
出鍋前一定要過一下涼水,不然餃子皮容易粘連哦!
當然,換成白菜餡,芹菜餡,韭菜餡都行。
芹菜餡兒的餃子是「勤財餃」、韭菜餡兒別名「久財餃」、白菜餡兒也稱「百財餃」、香菇餡兒亦喚「鼓財餃」、酸菜餡兒可為「算財餃」、油菜餡兒又叫「有財餃」、魚肉餡兒的「餘財餃」、大棗餡兒的「招財餃」、羊肉餡兒的「洋財餃」…
手工水餃,承載著千百年來的傳統和國人的世代記憶。全家人圍在一起,一邊擀麵,一邊和餡兒,一邊包餃子的情景留存在很多人的記憶裡。這份其樂融融,不是在超市買一包速凍水餃能比擬的。
#你最愛吃什麼餡的餃子?#
留言告訴小鸚鵡,咱們一起聊聊呀~
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
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
可能就看不到鸚鵡廚房了!
大家要習慣點擊【在看】哦,筆芯!
為了防止蛋蛋丟失,記得星標鸚鵡廚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