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孩子對展覽的感受力,他們往往會給你驚喜

2020-12-03 成都兒童團

文丨團媽

關於展覽,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娃娃看不懂。但是在小朋友的世界裡,他們會用自己的角度去欣賞,也會慢慢學會發現這些美的東西,並且視覺感受這件事,並沒有什麼年齡區分,你也不用擔心小朋友看不懂。

繪畫、攝影、雕塑展可以看,歷史展、器物展,甚至是科技展,只要是小朋友感興趣的,沒準都會激發他們的興趣,給你帶來更多的驚喜。

團媽搜羅了一圈12月成都的部分展覽,趁著周末,和娃一起去看展吧~

藝術家:蔡佳蕊、黃娟、饒維懿、石佳韻、王茜瑤、吳彥臻、謝天卓、鄒思妗

這是一個展覽,也是八個藝術家接龍策展的八個展覽,每個藝術家都在這次展覽中扮演了策展人的角色。而對於這次展覽來說,更強調的也是每一個藝術家個體的價值和意義,而不是將不同的個體歸納到某一種主題之下。

如何認識新一代的藝術家呢?千高原希望通過展覽,由藝術家來講述自身,定義自身,從藝術家個體的角度講述他們對藝術以及周遭世界的理解。因此這次嘗試了一種新的策展方式——藝術家策展。此次展覽參展共有8位藝術家,亦即8個小型個展,讓同代藝術家能有效地展開對話。

展覽由法國藝術家朱莉·史蒂芬·陳(Julie Stephen Chheng)創作,以AR的形式呈現一場尋寶遊戲,講述了沉睡的狸在城市中甦醒的故事。

這場夢幻的旅途,將通過一款APP「後窗狸」實現,藉由探索在書店內或隱或現、大小不一的動物們,喚醒和激發觀眾的森林精神。體驗者會在路線的盡頭,發現他本人的虛擬形象就是森林精靈的本身。

展覽希望通過這種有趣的藝術互動形式,喚醒人們對保護自然和動物的概念,當體驗者看到原本應該出現在森林之中的動物精靈們,出現在水泥和高樓的牆面時,是否會思考過度城市化和開採自然資源所帶來的後果,從而希望人們重新思考城市和森林的關係。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帶著娃去體驗下,在城市裡和「動物」相遇。

由亞洲動物基金舉辦的「愛無邊界·童畫喵汪」少兒公益繪畫比賽,旨在從離人類距離最近的伴侶動物出發,鼓勵小朋友們拿起畫筆表達對伴侶動物的了解、認知,進而引發思考與關注,傳達「關愛生命,尊重自然」的理念。

這次展出的作品皆是來自小朋友們的創作。孩子對於小動物的感情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不管是來自地球的孩子,還是來自星星的孩子,對貓咪和狗狗總有著無邊無際的奇思妙想。這次展覽也希望從一個孩子開始,讓「關愛生命,尊重自然」這樣的理念能夠傳達給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乃至整個社會。

整個展覽以「上升的下落」為主題,包括四組裝置,分別叫「成長三部曲」,「探索」,「旅途」,「寰宇」。它們代表了事物從肉體的新生到對世界的體驗,直到肉身泯滅,靈魂進入宇宙的四個階段,是將自然植物進行藝術與創意相結合的作品。

落葉都是「落下」的事物,代表衰落和結束。而「上升」,是派花俠想賦予落葉的新屬性,用新生的概念給代表衰敗的落葉以新詮釋。加之上升的氣味,最終得來「上升的下落」。

「生在最熱烈的秋天,即便跌落也能重生。」我想這也是展覽想表達的意義。

把心事組合成詩,形成袒露在外的「秘密」。讓「秘密」再回到內心,透過創作,羽化成更具詩性的形態,成為作品。

這些由裝置、影像、音樂集合一體的作品,是李松林自我表達的「出口」。創造「出口」的過程,是他之於自我與世界關係的思考和總結。而這些「出口」,在松林經歷後,希望能成為他人的「通道」,延展出全然不同心路。

展覽以「澄明·可染」為主題,從文本、攝影、繪畫、裝置等多種藝術樣態入手展現藝術家畫像。

策展人鍾舒在文章《零度創作:朱可染藝術的「澄明」與「淬火」》一文中寫道:「澄明」一詞取自於南朝《烏棲曲》中:「月華似碧星如珮,流影澄明玉堂內。」澄明是清澈明潔後的一種自在,是對話自我後的覺知,亦是繪畫修行數年後的漸悟。

相對於宏大敘事的作品而言,朱可染的作品更像是詩歌。她的系列創作《水何澹澹》名字就取自曹操的《觀滄海》,有著直抒胸臆的磅礴氣勢。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比我們在看展的過程中更能發現樂趣所在,他們因為不懂,會帶著熱情和好奇心,開啟探索之旅,不管是畫面的一角,還是一塊他喜歡的顏色,在探索都是有意義的~

*圖片源於各展覽官方報導

相關焦點

  • 不要小瞧嬰兒,他們的感受力非常強大
    孩子沒出生之前有一次和公公談話,說到以後在孩子面前一些注意事項,公公一臉不以為然地說: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沒事的!然而我帶祺寶半年時間,感受到的完全不是這樣,和祺寶的相處過程,讓我覺得,嬰兒的感受力與生俱來,他們只是不會說話而已。
  • 蒙氏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感受力?這些方法你值得擁有
    你有沒有過這種體驗?孩子喜歡嘗試,見到各種新奇的東西,就喜歡拿起來看、摸,有時甚至乾脆就放到嘴裡試一試……對此,你是怎麼做的呢?你知道孩子這樣做背後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嗎?其實,孩子是在運用他的五覺(視聽嗅味觸)去感知他所處的環境,借其親身的體驗,建構智力,而孩子的這種表現也是感受力的一種。
  • 如何通過教育重拾孩子的感受力? | 趙查 @ TED
    「感受力」是每個人走進真實世界的一把鑰匙,我們通過「感受力」去感受世界的四季變換、人生的苦辣酸甜,這些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情緒、帶來的經歷、對外界的思考才是塑造我們人性的養料。不可否認,教育帶來的焦慮正在侵蝕每一個學生、家長和老師,但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改變,把孩子從「工廠模式」的教育中帶出來,重新喚醒他們的「感受力」?
  • 給內向的孩子多一點時間,他們會給你驚喜
    爸媽會很不好意思的解釋說,我們家孩子比較靦腆,性格內向。假如碰到那種逮誰都想教育幾句的鄰居,能在那數落你10分鐘:「哎呀,孩子這樣可不好啊,應該要學著大方一點,膽子大一點,你應該向誰誰家孩子學習,太內向不是好事啊,以後上學怎麼辦?工作怎麼辦?」恨不得把你的一生都點評一遍。
  • 模仿媽媽一個動作,孩子差點折斷脖子,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模仿力
    導讀:模仿媽媽一個動作,孩子差點折斷脖子,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模仿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模仿媽媽一個動作,孩子差點折斷脖子,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模仿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育孩子大人也會犯錯,你意識到了嗎?
    我們低估了孩子對大人「愛」和「恨」的敏感程度,也低估了自己的情緒化對孩子的破壞性。正是由於這樣,在教育孩子這塊,家長往往會走進誤區。有調查顯示,全國有超過89%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吼叫,其中又有超過50%的家長,在吼完孩子後會後悔自己的行為。大部分的父母,雖然在氣頭上對著孩子語無倫次,但會在回頭時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 【好文推薦】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低估別人
    人生必定不是百米賽跑,人生是一輩子的馬拉松,走出多少距離是我們自己來選擇的。只要不放棄,就會擁有未來,就會創造生命的奇蹟。 這個社會不存在絕對的公平,我在北大讀書的時候,只是一個農民家庭的孩子,而我們的同學,有的是教授的孩子,幹部的孩子,有的同學上下學車接車送,而我們連汽車輪子都買不起。那個時候,便會發現世界其實有很多不公平。
  • 婚姻中,當男人不愛你時,請不要低估他們的絕情和狠心
    他和小13歲的圈外人幼兒園老師羅曉文九年戀愛長跑,九年婚姻,說好不要孩子丁克到老,他卻在58歲時偷偷和別人有了孩子。 被抓到出軌,他不道歉:「我對婚姻制度不抗拒,但那個誓詞有問題,兩個人發誓一生一世,根本未必能做到,應該改為我盡能力去做。」
  • 邀請您和孩子走進自然共讀,看見「感受力」 | 自然閱讀課招募
    ● 解放身體的戲劇遊戲,讓自然成為孩子和家長提供展現自我的無限劇場。去年年底的最後一次自然閱讀課上,有一位媽媽對我提出了寶貴的反饋:僅就在這一堂課上,我感受到的閱讀比想像中少,自然觀察更多。同樣地,在長頸鹿內部,我也接到夥伴的提問:為什麼你的閱讀課在自然中進行,自然可以提供的資源是什麼?這些都讓我產生向內的反思:閱讀在課程中意味著什麼?
  • 感受力決定個人魅力,當一個人失去了感受力有多可怕?
    今日社會,經過尼採以降存在哲學的洗禮,人們對個體感受力的認同,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社會的終極價值選擇。個體感受力是每一個獨立生命存在的根系,而理性概念和思維是在世生存工具。一個具有當代性的健全人格,認同超越理性的身心一體的身體主體,認同個體感受連接著存在之真。
  • 被低估的內向性格優勢:性格內向的孩子,這4方面會更優秀
    導讀:被低估的內向性格優勢:性格內向的孩子,這4方面會更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被低估的內向性格優勢:性格內向的孩子,這4方面會更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4月京滬展覽推薦】看展覽不要光顧著拍照 也許你會遇上重新認識...
    按:而今,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展覽變成了「網紅展」。打卡籤到和拍照上傳朋友圈,往往才是觀眾的「正經事情」,尋找合適的拍攝對象和拍攝角度——或者自拍角度——更是一門學問。就連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也不得不在給觀眾做導覽時再三提醒大家放下手機、親身體驗。展廳現場的呈現和社交媒體的再現,成了展覽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 高情商的男人,往往會為自己心愛的她準備這些「小驚喜」
    在生活中往往都需要一些驚喜來,填充生活中的一些平淡,尤其是當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久了之後,生活也會變得非常的乏味,在這個時候往往會需要些驚喜,來使兩個人之間變得好一點。你要知道,高情商的男人,往往會為自己心愛的她準備這些「小驚喜」:燭光晚餐其實當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得久了之後,更應該注意生活中應該有一些情趣,其實在雙方都有充足的時間休息的時候可以為對方布置一些小驚喜。
  • 我總是低估我的女兒
    我家女兒不到一周三個月,自從十個月左右,她就不斷給我驚喜,「哇塞,她居然聽懂了吶;哇塞,她會說哦;哇塞,她會做吶……」。與其說女兒不斷給我驚喜,倒不如說是我一直在低估我的女兒。可能是「無論孩子多大,都是父母心中的那個孩子」的緣故吧!
  • 大部分家長都低估了益智玩具對兒童的作用,北鬥啟妙島震撼了!
    現在的孩子們不管怎麼被電子產品包圍,當他們在外面玩耍看到玩具時還是會想要去玩。玩具是兒童的樂園,而益智玩具在玩具王國中也越來越重要,許多家長非常喜歡益智玩具。那麼益智玩具對孩子有哪些好處呢?北鬥啟妙島益智玩具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曾經看不起你和低估你的人,他們都過得怎樣?
    請不要看不起或詆毀他人的無知和不懂,首先人家不欠你,倘若人家都懂就不會來請教你。每個人都有強項,每一門技術都有其學問和價值,當你的長處正好是別人的短處,人家有所請教求學,若你沒時間空間或不想面對這個事就請直接婉拒,否則應該耐心地一步步進行說明指點。
  • 高情商的男人,往往會通過製造這些「小驚喜」,來提高婚姻質量
    「和情商高的男人談戀愛,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因為情商高的男人往往懂得你最想要的是什麼,說的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當然,情商高的男人也會在日常生活中製造一些「小驚喜」,讓你們的感情變得更加恩愛。和情商高的男人結婚,在婚後生活也不會被柴米油鹽所打敗,也不會始終如一,而是會有很多樂趣的產生。高情商的男人往往會通過製造一些「小驚喜」來提高婚姻質量,那麼到底是哪些小驚喜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你生日的時候送上禮物一個情商高的男人,在婚後一定會明白你在特殊的時刻最需要的是什麼。
  • 每年有1300萬孩子遭受到校園霸凌,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有這些特點
    首先,軟弱,凡事忍讓的孩子往往是被選擇霸凌的對象。2019年4月,甘肅的一名學生就被同學打死了,通過了解發現,這名孩子的父親總是會教育他凡事都要忍讓,即使別人打了你,你也要忍忍,直接走開就行了。正是這一次次的忍讓,不但沒有使得他保全自己,反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 「媽媽掉河裡,你會先吃薯片還是彩虹糖?」孩子回答扎心了
    文|秘籍君媽媽掉進河裡,你會先吃薯片還是彩虹糖?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來套路孩子的,看孩子如何回答。跟媳婦和婆婆掉進河裡,老公先救誰,有異曲同工之處。不過前者是媽媽和零食的抉擇,後面是媳婦和婆婆的區別。相同的是他們的回答都格外的扎心,讓人心酸。朋友回家問5歲的兒子,兒子回答:先吃彩虹糖。朋友又問吃完彩虹糖之後呢?孩子回答:再吃薯片。
  • 請不要低估這些生肖男 他們只是厚積薄發
    我們永遠不要輕易的就去否定一個人,因為他們的實力跟自己所展現出來的,未必就是一樣的。有的人吊兒郎當,但是實際上很聰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到底十二生肖中,哪些男生是經常被低估的,他們總是厚積薄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