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太空「旅遊」過的絲瓜種子會長成什麼樣?昨天上午,第一屆「集美區中小學太空絲瓜種植比賽」在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啟動,太空育種專家、植物研究大咖帶領300多名師生探索太空植物生長的奧秘。
孩子們觀察太空絲瓜幼苗。
太空育種,是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環境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選育新品種的育種技術。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成功地進行了衛星搭載太空育種。
專家介紹,太空育種具有高產、早熟、抗病力強、植株與果形增大等特點。以太空絲瓜為例,普通絲瓜長度普遍低於80釐米,而經過太空育種的可長到2.4米,「目前廈門最長的太空絲瓜有1.5米長,福建省的紀錄則超過了2米,期待孩子們能打破這個紀錄。」
聽了專家講解的太空絲瓜種植技術後,師生們來到位於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四樓的「太空農場」,觀看專家演示太空絲瓜的種植方法。現場,來自集美區30多所中小學的130餘支隊伍各「領養」到2株太空絲瓜苗。
「我們選擇太空絲瓜來比賽,是因為它生長周期短,便於運輸,孩子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太空育種種植和普通種植的區別。」工作人員介紹,「太空農場」裡還有草莓、蓮花、辣椒、南瓜、茄子、番茄等太空蔬菜。
接下來,各學校將利用活動課指導孩子們栽種絲瓜,並記錄下種植過程、定期上傳到技術支持群。主辦方將開展網絡人氣評選,並於6月頒出「最長絲瓜」獎、「優秀種植記錄」獎及「網絡人氣獎」。( 廈門日報 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