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雙一流」迎來一全球性研究與交流中心

2020-12-14 澎湃新聞

這所「雙一流」迎來一全球性研究與交流中心

2020-12-12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全國各地博物館都來了!12月10日,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博物館+」跨界創新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館熱」成為社會文化新時尚。坐擁5535家博物館,我國正在從一個博物館大國向博物館文化強國轉變。同時,全球博物館間的合作也為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拓展空間。

今天,來自國家文物局、國際博協總部、中國博物館協會(國際博協中國國家委員會)、上海市文旅局(文物局)、全國部分文博機構、開設文博專業高等院校近二百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疫情挑戰下博物館新的社會價值挖掘、疫情新常態與博物館的應對措施等話題。

5535家!我國已成為博物館大國

坐擁5535家博物館,我國已成為一個博物館大國。據相關統計,2020年抗疫期間,全國博物館系統推出了2000多個線上展覽,總瀏覽量超過50億人次。

如何從博物館大國轉變為博物館強國?在世界文明交流中發出中國博物館的聲音?新成立的ICOM-IMREC或成為一個契機。

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與國際博協合作建設的博物館相關領域的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平臺,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同時,ICOM-IMREC依託國際博協優質學術資源和上海大學文博學科特色教學科研力量,開展中外博物館青年領導者學歷教育,提供博物館管理者領導力建設模塊課程,共享博物館及相關領域前沿性理論和實踐科研成果。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國際博協培訓中心負責人朱鴻文表示,故宮博物院與國際博協一直有保持良好合作關係,並共同成立了國際博協培訓中心(ICOM-ITC)。她表示,以上海大學和國際博協的專業實力和專家資源為依託,ICOM-IMREC作為國際博物館研究、交流的重要平臺,將為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人提供專業支撐,促進博物館人能力建設和博物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丁鵬勃表示,要更好地促進世界範圍內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鑑,不僅需要在博物館的具體業務中協同合作,同時也需要在學術理論研究上開展國際性合作,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相互啟發,尤其當全世界博物館都面臨著一系列新挑戰,同時也是新機遇的背景下,跨地域、跨文化、跨學科的國際信息交流和最佳做法共享至關重要。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表示,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近年來在博物館學領域推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國際化的重要舉措。這需要各個博物館、高校及科研院的努力,共同將中心打造成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端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重鎮。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指出,要發揮博物館專業化平臺的作用,致力於逐步構建中國特色博物館學學科體系、理論體系、話語體系,不斷提升中國博物館學術研究的國際影響力。

疫情衝擊下,全球博物館如何熬過長期閉館的艱難

今年,故宮博物院一度閉館近100天;大英博物館閉館長達163天;韓囯國立中央博物館重新開放後又因疫情反彈再次閉館……2020年,疫情衝擊下的全球博物館紛紛臨時閉館,甚至有一部分就此永久關閉。

過去幾個月的艱難時刻,博物館如何堅守?今天,ICOM-MREC舉辦了圍繞「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館」的首次專題研討會。國際博協總幹事彼得·凱勒、國際博協執委卡羅·斯考特、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蘇州博物館副館長茅豔分別做主旨發言。專家們從「觀察」和「分析」切入,從大量國際權威數據分析、疫情挑戰下博物館新的社會價值挖掘、疫情新常態與博物館的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分享。

來自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館長和高校專家學者近八十餘人展開了深入研討。據了解,ICOM-IMREC已把後新冠時代博物館的全球性戰略研究列入2021年度重點科研課題,以期在政策、策略、途徑、方法等方面為政府主管部門和博物館業界提供借鑑。

新聞來源:文匯網、上海大學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這所「雙一流」迎來一全球性研究與交流中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繼天津大學後,福建又將迎來一所「985」雙一流大學?不在福州
    對於福建來說,雖然本土有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入選了雙一流大學建設名單,但還是不夠的。福建這些年除了加大在本土高校的投入外,也是積極引進國內外名校。比如前些年福州就引進了天津大學這所985工程的雙一流大學建立校區。從相關部門網站了解的,福建繼天津大學後,有望又將迎來一所985工程雙一流大學。
  • 這所雙非院校迎來了「雙一流」的黨委書記,學生:衝進雙一流
    在這次雙一流的名單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其中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而雙一流的名單也非一成不變,每五年進行調整一次,堅持優則上劣則下的原則。所以這些年各大高校也是一直在增強自己實力,努力進入下一次雙一流建設名單中。
  • 今天,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落戶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 供圖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落戶上海大學。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大學了解到,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與國際博協合作建設的博物館相關領域的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平臺,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
  • 這所「雙一流」與教育部共建研究院
    這所「雙一流」與教育部共建研究院 2020-12-11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重磅】江蘇盱眙即將迎來一所雙一流211大學!卻為何建在一個小小縣城?
    不過,地處蘇北的江蘇淮安市即將迎來一所來自省會南京的211、雙一流大學來此建設分校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所來自省會的南京理工大學,雖然來到了省內一個地級市,但是其並未在市區建設分校區,而是選擇在淮安下轄的一個小縣城盱眙縣設立校區。南京理工大學盱眙校區大致情況如何?一所211、雙一流高校為何會選擇在一個小小縣城設立校區呢?
  • 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
    12月10日,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博物館+」跨界創新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館熱」成為社會文化新時尚。坐擁5535家博物館,我國正在從一個博物館大國向博物館文化強國轉變。同時,全球博物館間的合作也為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拓展空間。
  • 第二輪「雙一流」調整名單,這2所一流學科高校,被取消建設?
    ,對於入選的這100多所會定一個幾年的考核期。 如果表現優異會直接升級,沒達到預期成績的會被降級,2020年底就迎來第一輪「雙一流」院校交答卷的時間了,網傳出第二輪「雙一流」調整名單?
  • 山東投入50億建設雙一流,這六所高校入選概率最大
    分為兩部分,一是雙一流學科,目前已經發布了。名單如下學科門類齊全、優勢明顯,認定期內有3個及以上學科穩定在ESI學科排名前1%一年以上,或進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學科評估排名前10%,或被列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項目。  2.有高水平的學術團隊。有3個及以上由院士、千人計劃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人才、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專家領銜的學術團隊。
  • 廣東新晉的雙一流大學就僅這一所
    隨著雙一流計劃的來臨,原本被985、211割據的局面被打破,一些原本未進入211計劃但是專業實力強勁的學校也成功入選雙一流計劃,迎來了春天。廣東也有高校成為新晉的雙一流大學,不過就僅一所!有人覺得會是華南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確實是一所專業實力和綜合實力都可圈可點的農林類院校,不過廣東成為新晉雙一流大學的是此次雙一流計劃比較偏愛的
  • 137所「雙一流」迎來期末考,7所高校被傳「下車」,網友:不靠譜
    據教育部統計,我國現在有接近3000所大學,而雙一流大學僅有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這137所雙一流學校的名單並不是固定的,會隨著學校的發展作出調整。雙一流學校的建設周期是5年,意思就是5年為一個考核時間,不符合規定的學校將會被除名。
  • 湖南省將多一所「雙一流」大學
    此外,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指出,著力將南華大學打造成「雙一流」大學。經視新聞報導湖南省將再添一所「雙一流」據了解,目前湖南省入選首輪「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高校有4所,分別為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師範大學
  • 衝刺「雙一流」!這兩所高校分別建立重磅實驗室
    近日獲悉,深圳大學與龍華區人民醫院成立醫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同時昆明理工大學將迎來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頻頻動作,實為「雙一流」而衝刺。標誌著雲南省將迎來第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以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為導向,開展以人口健康為導向、靈長類動物模型為核心的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和複雜疾病機制研究。
  • 這所211高校,恐怕會退出"雙一流"
    新一輪的&34;高校評選正在進行,相信很多高校會被淘汰,許多原211高校及自定一流學科高校的危險性較高。在第一輪雙一流高校評選中,原211高校全部入選&34;,但是第二輪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全靠實力說話。個人認為,這所211高校,危險性較大。
  • 湖南這所「委屈」的院校,網友呼聲較高,有望入選「雙一流」
    湘潭大學有著跌宕起伏的發展,經過歲月的洗滌,這所大學逐漸地深入到人們的心中。無論是人文還是風土風貌,都凝聚著無數的精神情懷。湘大坐落在這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無疑也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使教育精神流傳於世。在這所學校的校歌中所唱的句子,體現了湘潭的鐘林毓秀以及湘大的文風興盛。
  • 「雙一流」建設周期開始總結!這幾所高校「穩了」
    、蘭州大學南志標院士、瀋陽農業大學陳溫福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金寧一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康紹忠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院士、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張佳寶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院士。
  • 7所雙一流高校成立新學院或研究機構
    雙一流即將進入中期考評之際,各大高校密集成立新學院或新研究機構,為本校的雙一流建設發力。
  • 浙江將迎來一所雙一流大學,總投資50億,預計明年招生
    而為了不斷的提高城市的經濟發展,自然也要不斷的提高教育發展,而浙江又將新迎來一所雙一流「重量級」大學,總投資金額高達50億元,真可謂是大投資!學校預計明年就能夠正式地開始進行招生,當地的考生真的是太幸運了,讓人羨慕。
  • 雙一流大學迎來大洗牌,11所高校「降級」,西大「驚豔」亮相
    「雙一流」大學迎來大洗牌,11所高校「降級」,國科大表現搶眼2020年高考正式進入尾聲,不少大學新生已經陸續報到。不過,對於國內3000多所高校來說,一場「大考」才算是剛剛開始。不過,自從「雙一流」大學的概念提出以後,國內大學的排名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尤其是一些老字號的名牌985工程大學,甚至被有被邊緣化的跡象,不禁讓人唏噓。比如,僅有3所985工程高校被列入了「雙一流」B類大學。
  • 福州大學與寧波大學,一所211雙一流高校,一所雙非院校
    那麼對於院校的選擇,有些學生是以城市為核心,首先院校所在的城市必須是北上廣,不然就不去,有些學生則必須要沿海城市,而有一些學生則是要求院校為雙一流大學。加下來小編要講的這兩所大學既不是在北上廣也不是什麼985高校,只是兩所實力很強,要求的分數也合情合理的中等院校。
  • 山東這7所普通本科,計劃衝擊「雙一流」院校,備受考生關注
    隨著高考人數的不斷增長和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提升當地的教育水平成了一項當務之急,山東有這幾所大學準備計劃衝擊「雙一流」高校。一直以來都備受考生家長關注!7所大學競爭「雙一流」第一,山東師範大學。作為「孔子故裡」的山東省,本身就有著發展師範類高校的優勢,這所學校的前身為1902年屬於山東大學堂的師範館,距今已經有118年的歷史了,也是一所有著悠長歷史的學校,實力非常強。第二,山東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