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堪稱投入最大、耗時最長的中國式英語教育,卻未能培養出令人滿意的外語熟練度。據《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顯示,在亞洲12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地區英語熟練度非常低,在亞洲區域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泰國。
炎熱的八月,各類英語大賽在全國範圍風起雲湧。第十一屆「蓋倫杯」全國英語大賽、第十二屆全國創新英語大賽、2013年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等等,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英語學習者參與。可以看出,國人對於學英語的熱情,越來越高。
目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人數遠遠超出世界上其他國家。有統計顯示,目前約有10萬英語母語者在中國教學,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培訓市場之一。
但現實情況卻是,在世界上堪稱投入最大、耗時最長的中國式英語教育,卻未能培養出令人滿意的外語熟練度。根據2012年底,知名英語機構EF英孚教育發布的一份《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顯示,在亞洲12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地區英語熟練度非常低,在亞洲區域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泰國。
這種情況也體現在各種英語比賽中。儘管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表達水平已經得到了中外專家的肯定,但專家們一直在重申的,希望選手能夠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但與外國人溝通仍困難
日前,「外研社-劍橋杯」英語明星學員暨網絡視頻大賽全國總決賽剛剛落幕。五天的比賽時間裡,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進行了各項英語語言能力比拼。「比賽的第一個階段是自準備階段,學生都表現得非常好;但到了隨機問答的環節,就明顯較弱,存在回答遲緩、答非所問的現象。其實這種隨機的測試,才能反映一個人真正的語言能力。」比賽現場,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國際商學院院長王志,指出了現在英語學習者的通病。
很多英語學習者到了國外,才真正意識到實際交際能力的重要性。王彥(化名)本科畢業於湖南大學,一年前,她前往美國喬治亞大學攻讀碩士,「出國後我才發現,國內的英語考試和學習,跟實際的英語交流能力並不成正比」。
王彥雖然在國內參加過各種英語培訓,也通過了四六級等各種考試,但到了美國仍然很難與當地人溝通。「我剛到國外,第一次去餐廳點餐,和服務生基本都用手語交流,根本無法理解對方在說什麼,連基本生活都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