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是不均衡的,有些地區的985和211高校高達幾十所,而有些地區211高校僅有一所,這也就導致不同城市和地區之間的教育實力有著很大的差距。
而對於考研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教育資源,雖然大家考研擇校有的選擇了985、有的選擇了211、也有的選擇了普本,但是本質上來講同學們都是為了學習到更多的東西,「深造」顧名思義就是要接觸更多的教育資源。
考研
由於2020年的招生數據各高校還沒有公布完畢,因此有關2020年各省份和地區研究生招生的實際情況沒有官方數據,但是2019年的數據已經統計完畢。而每年的各省份高校的招生名額基本上都是同比變化的,所以2019年的數據也是具有說服力和權威性的。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數總計916503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907270人,科研機構招生9233人,招生人數排行前5的分別是北京、江蘇、上海、湖北、陝西。
北京
北京以招生132582人排名第一;江蘇省以招生73536人排名第二;上海緊隨其後,以招生67488人位列第三;排名第四的是湖北省,招生人數是54466;第五名是陝西省,招生人數為48195。
看到排名前五的城市和地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什麼?細心的同學很容易想起一點,北京、上海、湖北、南京、西安這5座城市不正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教育大市嗎?事實確實如此,這5個地區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
南京
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那麼教育實力較為強大的省市也就那麼幾個,一提到教育大省、教育強市我們最先想到的城市正是這幾個,而這5個省市也用考研招生數據向我們述說了這一個事實。
2019全國研究生招生共計916503人,北京、上海、江蘇、湖北、陝西這5個省市招生人數共計376267人,佔據全國招生人數的41.1%。佔比超過百分之四十多,這是相當恐怖的,這說明兩極分化特別嚴重,而這5個省市處於分化的頂端,具有最好的讀研(也是教育)資源。
除此之外,名校的數量也是讀研資源的指標之一。北京具有26所985、211高校;江蘇共有11所985、211高校;上海具有10所985、211高校;西安具有8所985、211高校;湖北具有7所985、211高校。它們所擁有的的讀研資源是其他地區所不能比的,基本上佔據了全國最好的讀研資源。
西安
考過研的同學都知道,想要選擇一個高質量的目標院校,就要參考多個因素,例如高校的報錄比、高校的專業實力、自己的專業興趣、未來規劃等,這其中城市是比較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並且對同學們未來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
簡單的來講「城市」是什麼?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坐標,而是城市的背後代表著資源。考研和讀研最重要的就是要獲得資源,教育資源、社會資源、發展資源、工作資源、社交資源等等這些都是隱藏在城市的背後。
這些資源才是一個考研生應該看到的,畢竟誰讀研還不是為了未來更好地發展呢?如果你非說自己考研、讀研是為了詩和遠方,那你贏了。因此大部分同學考研的時候,都需要把城市因素考慮在內。
考研備考
招生人數最多的5個省市,是具有最好的讀研資源的地方,也是最值得同學們考研選擇的地方。要知道教育資源的積累並不是一朝一日能完成的,時至今日能穩穩佔據教育大省、教育大市名稱的5個省市都是名副其實的。
還有一點,研究生教育也存在一個「鄙視鏈」,本質上講其實不是鄙視鏈,只不過用這個詞更容易讓大家體會其中的感覺。舉個例子,你從北京上海教育出來的畢業生去其他城市就業和發展可能沒有什麼阻礙,但是你從其他城市畢業去往北京上海就會有一定的就業和發展難度。
考研面向的是未來
你覺得教育大省、教育大市的名稱名副其實嗎?考研是不是應該去往這些教育資源比較強的地區?歡迎在下方評論或者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教育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