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科 李婕琳副主任醫師
治療胃病有兩個環節很重要,一是正規的對症治療手段,二是日常飲食調理。飲食調理就是針對胃病患者的具體病況採用既能滿足身體營養吸收,又能幫助藥物治療順利進行,促進患者痊癒的飲食方法及食物種類。如今網絡上有很多養胃方法和食物在廣泛傳播,但是這些食物與方法並不是百分百正確,臨床診斷上,有不少患者因長期養胃而傷胃,導致病情更重,這是為什麼呢?
案例分享:
36歲的吳某是北京某社區負責安保的小組長,工作節奏緊湊,經常應酬業主,比較嗜酒。2年前胃部出現消化不良、胃脹、偶爾胃痛情況,經診斷為慢性胃炎。隨後,吳某進行長期的藥物治療和飲食調理。他從網上得知小米粥、牛奶可以養胃,所以平常主要這些食物和清淡飲食為主。
吳某本以為在自己的飲食養胃調理下,病情能得到改善,結果去年開始,他發現自己對稍微有些硬的食物很不適應,吃了以後胃部會出現明顯的異常,比如發脹、疼痛、噯氣等。而且對很多食物失去興趣,有典型的厭食表現,吳某的身體狀態也開始變差,消瘦速度很快,還開吃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為此,吳某來到我院檢查,結果是胃炎病情加重,持續發展可能會演變為萎縮性胃炎。
養胃食物為何會傷胃?
針對患者吳某的情況,其原因是胃部功能的「用進廢退」。胃部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食物,如果長期只攝入牛奶、小米粥以及特別清淡的食物,那麼胃部消化工作相比正常飲食更容易,長此以往,胃功能得不到鍛鍊,或者說我們把它的工作量降到很低,胃就形成「懶惰狀態」。當患者再吃其他食物,比如需要胃功能加大消化工作的食物時,就會明顯產生消化不良、胃動力不足的情況。並且,只吃養胃食物不能供給身體所需營養,有些食物不利於胃病的控制和調理,胃病會在這種狀態下逐步發展,變得更嚴重。
5種網傳養胃食物,大部分人吃錯了
養胃食物只是相對來說對胃病患者的病情有好處,具體可表現在不刺激、幫助消化、緩解胃功能壓力等方面。但是,吃得不對也會造成反效果。在此以5種網傳的養胃食物為例,說說很多人犯的錯誤。
1、小米粥
小米粥一直是網傳很熱門的養胃食物,有些人自覺胃不舒服就會喝小米粥。其實,小米屬性稍微偏寒,對於體內燥熱、食火大、油膩攝入過多引起的胃腸道不適,可以喝小米粥調理。而體質偏寒、胃寒、氣滯等情況,並不建議喝小米粥。所以,大家不要把小米粥當成養胃的佳品,具體該吃什麼,還是醫生或營養師推薦的方案更合理。
2、稀飯
稀飯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大米熬的白粥,另一種是用湯或開水泡涼了的熟米飯。有些人在飲酒嘔吐、發燒、感冒、胃疼時,會選擇吃稀飯,覺得這樣可以養胃、暖胃,幫助緩解病情。實際上,湯泡飯容易導致米粒未經咀嚼直接進入胃裡,增加消化負擔,白粥也是如此。並且,單純地白粥和湯泡飯並不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求,長期只吃這些東西,很容易出現營養失衡、營養不良。
3、純素食
近幾年提倡純素食健康的聲音越來越多,只吃素真的健康嗎?並不盡然,以養胃角度來說,很多素菜也屬於發物,比如茴香、洋蔥等,也有些患者不能進食纖維較多、糖分較高的菜餚,素菜中包含這類物質的品種有很多,如茄子、南瓜、韭菜等。可以說,素菜對某些患者也是禁忌的。另外,素菜沒有人體需要的脂肪酸、優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長期吃素會引起營養不良,以及身體某些臟器、機能都會出現障礙。故此,純素主義並不健康。
4、薑糖水
據說從古代開始,我國群眾對待胃疼的土方法就是喝薑糖水。的確,生薑具有暖胃、驅寒的作用。一些腸胃著涼、受寒的患者喝薑糖水能很好地緩解病症。但是,胃部病變有很多種,不是所有都能考薑糖水緩解。比如因胃酸過多導致的胃潰瘍、胃炎等,喝薑糖水會刺激病情,導致更嚴重。所以,民間土方大家還是不要擅自使用,具體情況要有醫生做定奪。
5、牛奶
牛奶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值得肯定,尤其是需要應酬飲酒的人,餐前喝點兒牛奶、酸奶可以保護胃部。但是,牛奶也會刺激胃酸分泌,如果屬於胃酸過多的胃病患者,此時就不要喝牛奶了,否則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醫生提示:生活中沒有絕對的養胃食物,也沒有固定的養胃方法,所有調理方案都是基於個體病情程度、種類而定的。因此,大家不要把某一種方法「一概而論」,這種盲目跟風或者亂投醫行為,只會令病情往不理想的方向發展。為了確保胃部健康以及加強胃病的治療效果,還是要詢問專業醫生,由他們給出合理的治療與飲食調理規則,如此才能確保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