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堅信,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
這個時候,適合作別江城的鋼筋水泥,告別996,摘掉領帶、踢掉高跟鞋,去大自然找尋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但海邊和草原太遠,來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如履薄冰的都市人而言,談何容易?
與江夏僅一橋之隔的鹹寧,空氣品質居湖北第一,又坐擁湖北第四大湖——梓山湖,人文底蘊深厚,自然是秋日出遊的不二之選。
毗鄰江夏,鹹寧境內的長江水系,綿延了138公裡,而整座城市的湖泊面積,也達30公頃以上。
湖光山色,鳥語花香,不外如是。
但除了秀麗的山水風光,歷史、人文底蘊深厚的鹹寧城,還藏著治癒身心的五部曲:湯、花、酒、茶、詩。
臨近中午,我們直奔鹹寧有名的雞湯小鎮——賀勝橋鎮。
盛上來的雞湯,拿湯匙輕輕撥了撥,薄薄的一層黃油應聲蕩開,露出清澈的雞湯、鮮嫩的雞肉。
雞肉被熬到幾近脫骨,湯喝起來濃厚稠密,一碗下肚,熨帖又滿足。
提到「湯」,鹹寧更為出名的,還是那總在秋冬兩季,讓人身心都能得到放鬆的溫泉湯。
千年前,宋仁宗趙禎南巡時,都特意來鹹寧體驗溫泉,最後還御賜了「溫泉沸波」四字。
作為「中國溫泉之都」,僅在市區,鹹寧就擁有12眼溫泉,比起泡開水澡,自然是天然溫泉更來得愜意。
不過,在秋季,通往湯池的路上,你最先聞到的,還是滿城的金桂飄香。
一餐飽足,漫步在街頭,滿街的桂花靜靜綻立枝頭,香氣輕可滌蕩,濃可致遠。
作為中國唯一的「桂花之鄉」,鹹寧從戰國起就有栽種桂花的歷史,光地徑5釐米以上的規劃就有150萬株。
這段源自千年前的浪漫情懷,成就了如今我們聞到的陣陣幽香。
花這種美好事物,很容易激起人們的生活情趣,比如說,用花釀酒。
500年前,鹹寧民間就有了釀製桂花酒的傳統。就連路經鹹寧的屈原,也在《九歌》中寫下「奠桂酒兮椒漿」「援驥鬥兮酌桂漿」這樣的詩句。
色澤剔透的桂花酒,倒入精緻的酒器中,輕酌一口,甘甜芬芳,配得上這冷熱適宜的美好秋日。
鹹寧不光湯、花、酒的歷史悠久,就連鹹寧的茶葉種植史,也已有15000餘年了。
茶香嫋嫋中,由赤壁興起的茶馬古道,一路北上,穿越沙漠戈壁,再從俄羅斯境內一路延伸,傳入歐亞大陸的其他國家。
茶農手中的一塊青磚茶,最終沏成了歐亞貴族手中的一杯濃香。
湯、花、酒、茶都出色的鹹寧,自然是人傑地靈、文脈興盛。
鹹寧四大水系之一的金水流域,曾出現過「一裡三進士,十裡百秀才」的繁榮景象。而在眾多才子中,又以北宋參知政事馮京最為出名。
後來,馮京讀書時的潛山寺,薪盡火傳,又多了不少從那裡走出的名臣學子。
文人已走遠,但他們留下的詩句名篇和歷史傳說,仍然在民間流傳著。
時間的長河潺潺流走,而被打磨得溫潤迷人的人文歷史,卻沉澱了下來。
品詩、飲酒、賞花、分茶、泡湯池,來鹹寧的遊人,享受過這治癒五部曲,就能舒展身心,去欣賞風景了。
說到景,在水系發達的鹹寧,最以觀湖景為宜。
鹹寧藏有大大小小的湖泊19個,水系如同血管一樣,遍布這座城市的肌理。
而梓山湖,是我們從武漢自駕駛向鹹寧,可以瞥見秀麗風光的第一個湖泊。
梓山湖又名斧頭湖,湖面162平方公裡。故而當車行駛在斧頭湖大橋時,兩邊壯闊無垠的湖水,看得人心潮澎湃。
梓山湖雖大,但我們還是找到了一處曬太陽的好地方。
靠近岸邊,嚯,這裡原來也是當地人垂釣的勝地。他們遠遠分坐著,各有各的地盤,心無旁騖地盯著湖面,等魚上鉤。
如果從天空俯瞰下來,可以看到,湖水如同薄荷綠的玉石,緊緊鑲嵌在岸邊,杉樹倒映在湖面上,拉成長長的一道影子。
被困囿在高樓大廈時,我們曾無數次描摹和想像,某一次一時興起的出發和抵達——去遠方。
遠方,意味著自由、美好、可以讓整個人都懶洋洋起來的地方。
但坐在梓山湖邊的那個下午,看著水波粼粼的湖面,我突然明白,想去遠方,不等於一定要去遠方。
留心身旁的風景,才是從都市生活脫逃的不二法則。
如果在古代,我會想在梓山湖畔蓋座小草廬,體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隱居生活。
而在現代呢?
綠地梓灣小鎮,將房子建在了湖光山色間,依傍著162平方公裡的梓山湖,讓人們得以重新親近山水湖泊,也為喜愛古典人文的人們打造了一處世外桃源。
佔地400畝的梓灣公園,迎面而來的花海四季綻放,讓人就算在萬物肅殺的冬日,也能置身於花的海洋。
在未來,這裡還有滑草場、池塘、親子廚房、蔬菜種植、水果採摘、萌兔主題樂園、無動力樂園,以及廣袤無垠的3萬方大草坪。
想像一下,在花海拍照、去滑草場瘋玩、在草坪上打滾兒放風箏、累了就去採摘果蔬一起做飯,小日子不要太愜意了!
而18萬方商業水街,整體以宋文化為主導,呈現出一副江南水鄉的圖景。
在此基礎上,設計者力圖復現鹹寧的歷史、人文底蘊——詩、酒、花、茶、湯,因此,你走進的,不是一個徒有其表的仿古街,而是一座城的歷史。
專程從安徽龍川村遷移來的明代古牌坊、由北宋參知政事馮京連中三元而得名的三元樓、飽經滄桑的六座古橋、記載了茶馬古道歷史的萬裡茶道長廊……濃濃的歷史感,由此呈現。
之所以這條街叫作荊楚商業水街,是因為引梓山湖的水入城,又處處還原了荊楚文化。
既能領略歷史的厚重,又能體驗現代商業帶來的便利,這條水街足以讓人一見傾心。
在水街旁,5萬方酒店集群,為遊人的休憩時間保駕護航。
年底即將開放的綠地康養居酒店,面積1.2萬方,有以食養為主題的沸波食養閣餐廳,和親子互動遊樂區,適合一家人度假。
而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的設計者——建築大師隈研吾,也親自設計了綠地梓灣博物館精品酒店,面積達1.8萬方,在此,你能享受到極其閒適的度假體驗。
此外,還有2萬方的民宿酒店,熱愛民宿文化的你,可不要錯過了。
梓山湖畔邊,還坐落著蜜月灣玫瑰園、松鼠部落,大人賞花、孩子玩耍,場地開闊,空氣清新,是都市人難得的體驗。
被這樣的環境包圍,很難不產生在此定居的想法。
特別是,這裡和江夏僅一橋之隔,未來,當武鹹快速路通車,武漢抵達這裡的時間將縮短至半小時。
當我們踏進這片治癒系小鎮的別墅區,想要安家的情緒更加強烈了。
在這裡,沒有城市車流的喧囂,也沒有灰塵、霧霾的侵擾,有的是,碧藍的天空下,偶爾有幾聲鳥兒的輕啼。
窗明几淨,大片的陽光慷慨地透過落地窗照進客廳,挑高的天花板,帶來的是極寬敞的空間感。
別墅裡的臥室全部向陽。想像一下,當你清早起床,拉開窗簾,陽光如水般瀉入室內,落地窗外的庭院裡,綠草如茵、翠竹颯颯。
是不是就很想在小院子裡,愜意地過個早呢?
在都市中沉浮久了,我們時常自問,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寬敞、明亮的房子,屋外有一塊小園子讓我們肆意伺弄花草,早上拉開窗簾就迎著朝陽,這個地方最好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想要的生活太過美好,因此,我們不是覺得它在遠方,就是認為自己配不上。
但看過綠地梓灣小鎮,我知道了,想要的生活和遠方,並不昂貴。
回程路上,又一次路過梓山湖,夕陽將湖面染得沉靜又壯美。
我們總渴望去遠方,因而時常會忽視身邊的風景。
其實,美麗的風景觸手可及,而夢想中的生活,也終將不期而至。
『綠地梓灣小鎮』
武漢向南60公裡
高鐵24分鐘
與江夏僅一橋之隔
400畝梓灣公園、18萬方商業水街、5萬方酒店群
完善的區域配套體系
詮釋人文內涵
重新定義湖居生活
綠地梓灣小鎮別墅新品即將登場,
不必跋山涉水
來綠地梓灣小鎮
親近自然、輕鬆度假
地址:武昌南·梓山湖新城·濱湖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