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11月到了,天是真的冷嗖嗖的了,你家娃有被奶奶外婆裹成「球」了嗎?就像這樣:
@沒有利利的奧奧BK
@TTyoung
雖然寶寶們的顏值,在奶奶外婆們的打理下,實現了質的跨越。
但是!講道理,這鍋真不能甩給老人——就說最近這忽上忽下的溫度吧,咱們大人自己都穿不明白,不是嗎?而到底給娃穿多少、怎麼穿,就更讓人頭疼了。
穿多了吧,隨便一動一身汗,更擔心著涼。穿少了吧,就會出現下面這種全家與你為敵的場景:
「哎呀!怎麼穿了這麼一點點就出門了!你怎麼不多給孩子裹件外套!」
「你看小手這麼涼,一定穿少了!」
「外面有風的,這個帽子要帶好!」
今天咱們就來教大家秋冬天到底怎麼給娃穿衣服,還是圖文版的,轉發給家裡長輩也很好懂!
判斷寶寶冷不冷,簡單
記住這首打油詩就行:
嗯,千萬別覺得孩子穿越多越好!
一是穿多了反而更容易生病。
寶寶的新陳代謝要比大人快,再加上喜歡動個不停,穿太多就很容易捂出汗。
等冷風一吹,反而黏在身上不舒服、容易感冒。
二是會影響寶寶的大運動發展。
裹成球,胳膊張不開、小腿兒邁不動。
有個很有意思的數據,冬天出生的寶寶比夏天出生的寶寶,要更早開始學爬,而且平均早將近5周哦!
因為冬天出生的孩子,到了大運動發展高峰期,氣溫就暖和起來,衣服穿得更少了,人也能靈活不少。而夏天出生的孩子卻剛好相反。
所以,冬天真的不能裹太多,能給寶寶「解放」就「解放」一下,別耽誤了孩子的運動能力發展。
另外,很多人喜歡摸孩子小手,覺得熱乎乎才算暖和。
真的沒必要這樣!
因為孩子的心臟搏動力量弱於大人,每次心臟搏動傳送到手腳末梢的血液有限。所以小手和小腳摸起來涼涼的,是正常的。
只要頸背處溫熱,小手溫涼(不是冰冰冷),就好啦。
貼心如我們,給大家準備了「超好懂」的——
冬季寶寶穿衣法則
因為前面也說了,小孩子新陳代謝快,其實比大人更怕熱。所以我們給娃穿衣服的時候,可以參照自己:
月子裡的寶寶:在室內比大人多穿一件即可;
2~3 個月大的寶寶:在室內可以和大人穿一樣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
更大一些的孩子:因為動得多,所以在室內甚至可以比大人少穿一點,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樣,腹部注意保暖即可。
注意:此處「大人」均指健康的青壯年,不是老年人哦。
除此之外,洋蔥式穿衣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啥是洋蔥穿衣法?超簡單,就是單件不用裹太厚,多穿幾件,一層一層即可。
這種穿法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穿脫,可以根據需求及時增減。
上身可以這樣疊穿:棉質貼身內衣+針織毛衣+保暖背心/馬甲+棉襖外套
下身可以這樣疊穿:棉質貼身秋褲+棉褲/羽絨褲(特別冷的寒冬,可以酌情加一條毛線褲)
1 歲以下的寶寶,可以考慮連體棉服哦,小肚肚更保暖。款式記得挑好穿脫的,不要那種全都脫掉才換得了尿不溼的。
番外:實用度最高的幾種冬季寶寶衣服
馬甲/小背心
推薦指數:★★★★★
既能做好腹部的保暖,也不影響手臂的活動。
棉質小襯衫
推薦指數:★★★★★
秋天的時候,可以單穿,也可以在裡面穿件T恤;天氣再冷一點,可以在外面搭配針織衫、馬甲、外套,穿起來很有型!
前開口式毛衣/開衫
推薦指數:★★★★☆
前襟式的毛衣/開衫,穿脫方便,內搭、外穿都可以。
鬥篷
推薦指數:★★★★☆
出門的時候罩住,擋風又時髦。孩子睡覺的時候還可以當蓋被,一舉多得。
高腰秋褲/護腹褲
推薦指數:★★★★
孩子動作大,有時玩著玩著褲子滑下去,小肚肚就露在了外面。一條貼身的高腰秋褲,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