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榮格,相信大家最為熟悉的還是他提出的「內傾/外傾」人格分類,我們生活中常說某人性格內向或者外向,這個概念其實最早就來源於榮格的心理類型理論。
他在1921年發表的《心理類型》一書中,識別並描述了一系列基本心理過程,以及這些心理過程組合所產生出的人格類型。簡單來講,他將人類的基本心理劃分為兩種心態和四種功能,這些心態和功能互相組合,就形成了八種不同的人格類型。
心態
榮格將心態分為外傾與內傾兩種。
外傾型的人,他的心理能量被引導至他所生活的外部客觀世界,這個世界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政治,經濟,外交,文化,娛樂,傳統與習俗,道德與法律,以及一切物質世界……對他來說,再沒有比這個有形的、可觸摸的外部世界更真實、更有意思的存在了。他的注意力總是被這個客觀世界中的東西所吸引,喜歡同他人交往,往往熱情而活躍,似乎對一切事情都懷有很大的興趣。內傾型的人則相反,他的心理能量是內流的,相比於他所生活的這個身外世界,他顯然對自己的看不見的內心世界更感興趣,他喜歡探究它,分析它,大部分時候給予它更多的關注,而對別的人和事興趣寥寥,因而往往顯得安靜、寡言。我們說某人是內傾型或外傾型的人,是指在他的人格中,內傾或外傾佔據更大比重,事實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內傾型或外傾型,如果將內外傾比作一根繩子的兩端,我們都各自散落在這根繩子的中間部分,或者偏內傾,或者偏外傾。
有意思的是,在榮格看來,我們所表現出的心態傾向,只是我們意識中覺察到那部分,而在無意識中,還存在著一種與之剛好相反的心態。也就是說,如果某個人表現出內傾的行為模式,那麼則表明他的無意識中有著被壓抑的外傾傾向,如果一個人看上去是外傾的,那麼無意識中他則是內傾的。所以我們生活中不難看到,一個平時開朗活潑的人,某些時候會表現出抑鬱、孤僻,新聞報導中也常見某個沉默寡言、內斂隱忍的人,忽然之間爆發出極具破壞性的力量。榮格認為,這些都是無意識中被壓抑已久的相反心態傾向的作用。
心理功能
榮格認為心理功能有四種類型:思維、情感、感覺、直覺。
思維由概念組成,熱衷且善於解決問題獲取答案,總是渴望理解事物,發現事物之間真實的聯繫。情感是一種價值判斷功能,依據事物所引起的體驗是愉快還是不愉快來決定是接受還是排斥它。感覺包括從外部和內部通關感官所獲得的知覺。直覺則是無需經過感覺、思維、情感而直接把握到的經驗,擁有某直覺的人通常並不知道直覺來自何處,是怎麼發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人乾脆把它稱作「第六感」。用榮格自己的話概括一下這四種心理功能的作用或許更為簡練:「感覺告訴我們存在某種東西;思維告訴你它是什麼;情感告訴你它是否令人滿意;直覺則告訴你它來自何方去向何處。」
八種組合
兩種心態四種心理功能組合產生了八種人格類型,具體為:
(1)外傾思維型:這種類型的人擅長利用外部世界所提供給他們的感官刺激來探究事物的本質及其之間的內在聯繫,比如看見天體運行而思考其運行規律,看見水的沸騰、結冰而思考其原理,看見蘋果落地而思考萬有引力……他們不僅好奇外部世界的表象,還渴望發現表象背後更本質的規律。這種人格類型的典型就是科學家。
外傾思維型的個體通常會傾向於壓抑自己天性中的情感一面,因而有時難免會表現出冷漠。極端情況下,這種被過分壓抑的情感會採取病態的方式反作用於個體,使其變得固執、自負,不接受任何批評。
(2)內傾思維型:這類人擁有內傾者的特點,他們同樣擅長歸納、演繹等思維過程,只不過相比於外傾思維型的人,他們的思維對象更多是主觀精神世界,他們關心的是思想觀念本身,而非外部存在的客觀事物。這種人格類型的典型是哲學家。
內傾思維型的個體同樣也會壓抑自己的情感傾向,極端情況下,他們儘可能會切斷同現實的所有聯繫,沉溺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不關心重視他人,因而對他人來說顯得冷漠孤僻。
(3)外傾情感型:在這類人身上情感壓過了理智佔據上風,且他們的情感很容易受外部事物的影響,任何外界輕微的觸動都可能導致他們情緒的劇烈變化。他們往往給人的印象是多愁善感、喜怒無常,強烈地依賴於他人。
榮格認為由於這種類型的人壓抑了思維功能,因此他們的思維是原始的,不發達的。
(4)內傾情感型:這種類型的人不像外傾情感型的人那樣情緒外露,雖然他們同樣情緒豐富。他們看上去沉默寡言、不動聲色,令人難以捉摸,有時甚至帶有一些「神秘」色彩。儘管給人的印象往往是平和淡定的,但他們內心其實也會經歷波濤洶湧的情感浪潮。這種浪潮一旦決定,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情感大爆發。
(5)外傾感覺型:這種類型的人喜歡享受外部世界帶來的感官刺激,而對事物的深層次內涵不求甚解。他們是現實主義的,追求實際效益的,但缺乏情感和思維的深度。
極端情形下,他們會發展成縱慾主義者或浮誇的唯美主義者。
(6)內傾感覺型:這種類型的人喜歡沉靜於自身的主觀感覺世界中,對外界漠不關心。他們表現得沉靜、隨和,但由於其情感和思維功能並不發達,因而可能會存在精神的貧乏。
(7)外傾直覺型:這種類型的人喜歡異想天開,在外部世界中發掘新的可能性,厭惡繁瑣、單調的日常,追求新異的刺激,卻很難對某一人或事保持長久的興趣,也較難以從事某一固定工作。他們可以貢獻創新性的點子,卻不擅長將之長久發展。
(8)內傾直覺型:這種類型的人常常擁有豐富而奇異的內在精神世界,但這個世界既非情感的,也非思維的,而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絢麗多彩的原始意向。他們不擅長深入分析自身的精神狀態,也常不能有效地和外部世界溝通。這種人的典型代表是藝術家。
以上所列出的八種個體類型都著重從極端情況進行描寫,因而可能會顯得有些誇張和不切實際。同樣,我們大多數人都並非是純粹的某一類型,而是各種心態和心理功能或多或少的混合產物。
榮格還探討了婚姻或戀愛對象的性格類型。他認為不能絕對地說相反性格類型比相同性格類型的伴侶更適合,而是取決於這種結合是造成彼此性格的相互補充還是相互衝突。比如,對一個外傾思維型的人來說,如果他和一個內傾情感型的人結婚,他可能會因為另一半恰好表現出了他人格中受壓抑的成分而在婚姻中獲得了補償,可要是他原本就反感自身被壓抑的內傾心態和情感功能,那麼二人的婚姻可能會使他感到無法忍受。你對自己被壓抑的一面是接受還是排斥,會影響到你與伴侶的結合是融洽的還是矛盾的。
太長不看版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早年曾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對其精神分析理論大為推崇,二人結為摯交,後因理念不合,終至分道揚鑣,榮格走上獨立發展道路,創立了榮格精神分析理論,開創性地提出了內傾與外傾、集體無意識、心理能等著名理念,對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文學、哲學、醫學等其他領域至今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