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之後醫生都會建議要堅持母乳餵養,而最少也要超過6個月。這個過程中寶寶的營養全都來自於母乳,隨著月齡的增加,體重曲線也是持續增高的,而體重曲線的增長程度則代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符合標準。
小林非常焦慮的帶著孩子去看醫生說:「我家寶寶才10個月就不想喝奶了,每天就只能喝300ml的奶,咳,好害怕她長不高啊」,這可把小林急壞了,想盡了各種辦法給寶寶增加奶量,但還是收效甚微。
按照正常要求來說,一歲以內的寶寶每天要喝600-800ml的奶才能保證日常的營養需求,寶寶長得慢會不會是跟喝奶量太少有關係呢?
如果寶寶本身沒有其他疾病的話,出現這種情況後,寶媽們可以從這兩方面向醫生描述:
寶寶輔食吃了多少?
6個月以後的寶寶就需要添加輔食了,而如果添加的輔食中,糧食的量達不到食物總量的1/2,就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時間久了體重自然下降。
影響體重的因素只有奶量麼?
孩子之所以長得慢,還要看孩子吃進去的食物是否被完全消化吸收了,主要影響因素有兩方面:
1、攝入量是否較少
如果孩子喝奶較少,同時輔食添加也不足的話,就會導致體重下降的情況。
2、觀察孩子的大便
即使給孩子喝夠了足夠的奶量,同時輔食添加也比較合格,此時也還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大便。如果大便中有原始的食物顆粒,則證明孩子的消化不夠充分,可能和輔食的操作不夠精細,導致孩子消化困難,難以吸收。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實在不想喝奶也不要強迫孩子喝,避免出現孩子的牴觸情緒導致後期也很難增加了。
因此,想要孩子長得好,只看喝奶量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家長要認真觀察孩子的一些細小問題,如果有胃腸道的問題也要及時看醫生及時治療。
各位父母,你家寶貝吃奶情況如何?身高如何?不妨在評論區中留言告訴我們,與眾多父母一起探討你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