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關鍵要素

2020-12-22 倚馬看花說情感

安照法師說過:「生命給予人最不動聲色的禮物,便是以柔克剛的溫柔。不是誰的聲音越大,誰就越有道理。而是誰的格局越大,誰就收穫更多。」

事實上確實如此,甫一出生的時候,人和人之間是沒有太大的差距的,雖然確實有天賦的不同,但這種不同其實並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真正的差距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之中逐漸形成的,我們在不同的環境和教育之中成長,為了不同的夢想打拼,形成不同的做事習慣和思維方式,漸漸地,格局也就不同了。

很多時候,當我們達到一定的人生階段之後,會發現,同樣是人,有些人就能夠輕鬆愜意地生活,物質上不缺乏,精神上也很豐富;有些人卻是一直在辛苦,一直在忙亂,卻既沒有辦法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又沒有辦法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這些,都是因為格局的不同。很多讀者可能要問,總是說格局,格局到底是什麼東西,在看花看來,所謂格局,就是一個人的胸懷,眼界,認知能力、深度和範圍。

說得再簡單具體一點,同樣一件事情,那些格局更高的人,可以很輕鬆地看得更深,想得更遠,更加包容,更加豁達,解決起來也更為輕鬆,方法可能更加多樣。

說到底,大格局的成就,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每個人真正地用心去觀察自己,去經營人生,在具體的實踐之中獲得人生的道理,不斷以生活的種種經歷來開拓和發展自己的格局。

過去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返,也許,在過去的那麼多歲月裡,我們和別人已經因為格局的不同而拉開了一些差距,但也沒關係,現在的時光可以把握,只要我們專注去生活,用心去體悟,認真提升自己的格局,差距就不會越拉越大。

人生看長遠,不要在意一時的得失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總是為了一丁點蠅頭小利而你爭我奪,好像別人奪走了這一點點利益就是要了他們的命一樣,甚至,很多時候,為了爭奪眼前的一點利益,他們會陷入不管不顧的境地。

還有一些人,因為當下的一點點失去,一個小小的失敗如喪考妣,好像因為這一次失利,人生就沒有辦法再幸運,沒有辦法再收穫成功了。

說到底,這些人都是眼界太窄,格局太小。人生是一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難免會經歷坎坷,也難免會有一些不得不捨棄的東西。但這些都沒有關係,我們不需要只著眼當前,只關注小事,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得長遠。

人生很多時候就像是馬拉松一樣,在過程中的某個短短片刻裡,我們可能狀態並不好,也可能不如別人快,但馬拉松是一個長遠的賽程,只要我們布局得好,並堅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執行,就一定能夠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

我們想要擁有一個大的格局,想要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順遂,更有意義,就要看得長遠一些,不要在意一時一地的得失。

就如同下象棋一樣,為了勝利,捨棄某些棋子,是上佳的策略,如果每一個棋子都想保住,那反而可能會失去整個棋局。

那些真正擁有大格局的人,他們都不在意一些小得小失,對於自己的未來,他們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和布局,對於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有深刻的認知和把控,不管是心靈還是意志,他們都足夠強大。

事物看深層,不要停留在表面

一個有格局的人,看待一件事物的時候,不會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看透表面,直指事情的本質,去抓住最主要的矛盾,不僅如此,他們還擅長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繫,能夠從這些聯繫之中找到一個落腳點。

而那些沒有格局的人則是完全相反,當他們看事物的時候,往往只會看表面現象,並對自己看到的深信不疑,而且,很容易跟著他人的節奏走,很多時候缺少自己的思考。

差距就是這樣體現出來的,在那些大格局的人們已經解決了問題,向著下面的路進發時,那些格局很小的人卻還是在原地打轉。

從古人那裡我們也可以得到同樣的啟示,王陽明格物致知,現在很多不理解的人都紛紛嘲笑,其實,王陽明在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格物,來讓自己看到更深層的東西,看到事物的普遍聯繫,來讓自己擁有真正的聖人格局。

我們可能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但依然要努力加強思考的能力,盡力看得更深一些,儘量增大自己的格局。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

相關焦點

  •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1如果你想變得更好首先要學會執行我們常常慨嘆,為什麼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為什麼畢業於同一個學校的人,幾年後的差距也會變得那麼大呢?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執行力。那些能夠超越同齡人的人,往往都有這樣一個優點,他們除了有遠見外,還特別肯吃苦,他們的勤奮和執行力往往能甩出同齡人幾條街。缺乏執行力,人就會焦慮、迷茫。
  • 「必看」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1如果你想變得更好首先要學會執行我們常常慨嘆,為什麼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為什麼畢業於同一個學校的人,幾年後的差距也會變得那麼大呢?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執行力。那些能夠超越同齡人的人,往往都有這樣一個優點,他們除了有遠見外,還特別肯吃苦,他們的勤奮和執行力往往能甩出同齡人幾條街。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兩個因素的原因,才會拉遠彼此之間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怎麼樣拉來的?這個問題值得大家好好深思!雖說人跟人都長得一樣,一個頭兩個只手腳。卻會出現差距天翻地覆的不一樣!這其實我很早就有總結到了。那就是人的出身(百分之80)跟人成長後自身的因素(百分之20),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導致!
  • 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是格局
    結果,喝醉那人受傷住院,表弟也因此賠了一筆錢。 後來,表弟懊悔地說:面對一個喝醉了的人,忍忍也就沒事了,現在破了費,又影響了工作,弄得一地雞毛。 有句話說,「憤怒一上線,智商就下線。」容易受憤怒驅使,是一個人格局小的表現。
  • 行動力,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情境,有些人總是行動力十足,有些人卻一直難以寸進呢?是什麼造成了「懶」?以及,如何改變它? 這才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我們知道:大腦總是趨利避害的,能儘量保存能量,就儘量減少能量的消耗和支出。
  • 人的一生格局很重要,思維決定你能走多遠
    這時許多人會得出結論——我不善思考!其實,並非思考本身讓我們舉步維艱,而是我們的思考模式不對,這些錯誤的思考模式就是思維謬誤。一:你的思維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二: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就是思維格局,三:你有什麼樣的思維格局,就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決定了你的人生是什麼樣。四:跳出原有的思維格局,不斷修煉,就能突破局限。
  • 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父母能為孩子做什麼
    (摘自《兒童專注力》)有研究表示,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專注力是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摘自《兒童專注力》)良好的專注力,常常讓人在做某一件事時達到忘我的狀態,期間即便出現困難,也會想盡辦法加以解決和克服。在專注於某件事情的過程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面對問題的態度和決心被激發,對今後如何做好一件事,成就一番事業提供源動力,主動內驅力是很關鍵的要素。
  • 抗壓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我在實習時,表現並不突出,那時的我還保留著學生的懵懂無知,無論做什麼都畏手畏腳的,害怕給人製造麻煩,更怕搞砸自己的工作。我安守本分地做事,不求做得有多好,只求不出差錯,不讓身邊同事取笑,也不讓領導批評教訓。誰知有天我忙中出錯,還影響到領導會議的正常進行,於是在會議結束後,我受到了領導的一通責罵。
  • 上海構築新發展格局的三個關鍵路徑
    在研討會上,來自上海的專家學者圍繞上海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中有所作為,發表了觀點和見解。 上海構築新發展格局的三個關鍵路徑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周振華院長指出,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雙循環體系中應堅持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
  •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要靠深化改革
    經過較長時期的發展和積累,目前我國的產業規模已經相當龐大,技術水平也有不小進步,但總體來看,關鍵技術、關鍵設備、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還是高度依賴外部。其二,從需求側來看,我國企業憑藉優越的要素組合和獨特的制度環境優勢,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檔次的同時,不斷降低產品成本,物美價廉成為中國產品的代名詞,中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不斷提高,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不斷擴大。
  • 豆瓣9.2高分紀錄片:真正拉開人之間的差距的,根本不是技能
    就像一部豆瓣高分紀錄片《人生七年》其實每個人擁有的技能相差不大,但是思維和認知具有差異,就拉開了人與人的差距。 只有少數人處於最高層和最底層。 那麼我們再回到認知,認知的重要體現是認知能力。 心理學上認為認知能力是指人們對已有信息的提取,儲藏,加工,以及個體對於事物之間的關係,事情的發展方向和對事情規律的掌握。
  • 人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深度好文)
    這個限制,就是見識和格局,不同的人有不同見識和格局,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 晚年的曾國藩,被朝廷冊封為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贏得了數不盡的名譽。 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非常之少,一旦獲此諡號,必有超越常人的見識和格局,所以他才幹了大事。
  • 《人生效率手冊》同樣的人生,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原來就2個字
    你如何過一天,就如何過一生,在暢銷書作家張萌的這本《人生效率手冊》中,告訴了一個我們一個無比簡單,卻總是被人忽略的人生真相:你與成功人士的差距,真的只有兩個字,那就是:目標。早起睜眼就知道為什麼要醒來,為什麼活著的人,一天的生活一定是無比充實而精彩的。
  • 人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這個限制,就是見識和格局,不同的人有不同見識和格局,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 晚年的曾國藩,被朝廷冊封為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贏得了數不盡的名譽。 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非常之少,一旦獲此諡號,必有超越常人的見識和格局,所以他才幹了大事。
  • 曾國藩:人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鮑叔牙聽到這譏笑後,深知這不符合管仲的實際情況,就向人們解釋說,他家有年邁的母親供養,所以他不得不那樣做。管仲多次想為鮑叔牙辦些好事,不但沒有辦成,反給鮑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難,還不如不辦好。因此人們都認為管仲沒有辦事本領,鮑叔牙卻不這樣看,他心裡明白,管仲是個很有本領的人。事情所以沒有辦成,只是由於機會沒有成熟罷了。
  • 人與人的差距在於認知
    任何系統都可以進一步拆解為多個「要素」,及要素之間的「連接方式」,在這個定義中,有兩個關鍵詞:1)要素2)連接方式比如,一臺複雜的電腦,包括主板、顯示器、滑鼠、cpu、內存、硬碟、等等組件和零件。這些組件和零件就是「要素」,而這些組件和零件如何銜接,如何搭配讓電腦這個系統運轉起來,這裡的銜接方式,搭配方式就是「連接方式」。將複雜系統拆解為窮盡的要素,並找到要素和要素之間的「連接方式」。深入理解「要素」之間的連接方式。我們往往容易看見整體,容易看見要素卻常常忽略他們的「連接方式」。而解決問題的方式常常隱藏在「連接方式」裡。
  • 生命的格局,決定你人生的高度(醍醐灌頂)
    你把自己放在什麼樣的格局上,便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站位不同,眼界不一,格局也會天壤之別。站在矮的樓層,你會看到果皮紙屑,處處垃圾。如果你站在高樓上往下看,看到的卻是良辰美景,風光無限,心胸頓時開闊,視野立即打開。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在於認知思維
    任何一個人群,都可以分為這三種人:大眾、精英、王者。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僅是「認知差別」,更重要的是「思維差距」。什麼叫認知差距?思維差距,是在認知差距基礎增加了行為和習慣元素。如果說在不同認知的人眼裡,世界是完全是不同的。那麼不同思維的人,表現出來的行為則是完全不同的,並且這裡又規律可循:究竟體現在哪裡方面呢?
  • 心理學: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差距,都是怎麼樣一步步被拉開的?
    在越來越突出女性個體的背景下,我們就會發現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有的人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有的人最後卻依然逃脫不了被標籤化的命運。知乎上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時刻讓你覺得自己和別人有差距?」很多人都說是:「同學聚會」。
  • 需求分析篇|報表分析的三個關鍵要素
    在今天的網際網路產品裡面,報表分析已經轉化為日常的數據分析,成為產品運營的核心工作,所以,如何清晰的理解報表分析中的關鍵點,就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我們以某網際網路產品統計工具的報表為例,來講述報表分析的關鍵點:1.  報表的三要素要理解的報表的三要素,先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