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珍貴的青銅文物,就藏於國家博物館,專家:十大傳世國寶

2020-12-15 文物古與今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悠久的漫長歷史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這些文物自出土就被珍藏於博物館中,列為國寶級文物,就連專家都表示:是十大傳世國寶。那麼在我國是什麼珍貴的青銅文物被列入十大傳世國寶呢?比如被珍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周晚期青銅禮器,也是中國考古史中發現的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文物。

1938年4月早上,湖南省寧鄉縣黃材鎮的轉而侖山上有三兄弟正在地中耕種糧食,他們不知疲倦地用手中的鋤頭挖地,突然手中的鋤頭在土中和一件物體產生碰撞,發出了清脆的響聲。這件硬物引起了三人的注意,他們將土層挖開後一件碩大的金屬器物出現在三人眼中。雖然沒有接觸過文物,但看著眼前這個墨綠色,帶有4隻卷羊角的東西三人也知道這肯定是寶貝,合力將它搬回了家。回到家中三兄弟對這件玩物敲敲打打,沒想到竟然敲掉了一角,一秤看竟然有64斤,於是便將它收藏起來。

很快三兄弟在家中搬回文物的事情就在村子裡傳了個遍,不到三天,就連村外的人也知道了這件事情,文物販子消息最靈通,在鎮上開店做生意的文物收藏家得知這件事情後,當即開出四百塊大洋想要買走這件文物。當時社會極為貧困,吃不飽、穿不暖這樣的情況非常常見,三兄弟家中貧困,唯一的經濟收入還是靠年邁的爺爺買豆腐才能勉強維持生活,所以一聽有人願意花錢購買十分開心的就同意了。400塊錢在當時完全夠一家人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但文物販賣得經過大人的手,在保長、村長等人手中經過後只剩下240塊了。

文物剛到手沒多久,這件文物就被文物販子以20萬大洋的高價賣出,因為走私嚴重,但是湖南的政府部門對文物走私處理十分嚴厲,如此重大的文物被販賣很快引起了政府的注意,為了防止文物丟失政府將文物扣下,交給湖南博物館代為保管。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不久後戰爭爆發,這件文物也被炸毀,變成了破摔的碎片,在箱子中沉寂了10年之久。一直到1952年這件文物才得以修復。2年的時間內,文物專家沒有孜孜不倦的清洗碎片、烙鐵焊接,四羊方尊的恢復歷程十分艱辛,要先將羊角和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再將其配置在外範圍內,進行整體澆築。

整個器物用塊範法敲注,一氣呵成,顯示出了超高的鑄造工藝。費勁了千辛萬苦終於將這件文物修復完整,並為他取名為「四羊方尊。」在專家的努力之下,這件器身方形,邊長為52.4釐米,器身高58.23釐米,四周刻有羊頭的文物終於以全新的面貌現世,完全看不出這件文物曾經變成一堆碎片。後來這件文物被移交至中國國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寶級的文物,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列為傳世十大國寶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最珍貴的國寶級文物!
    10、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屬炭河裡遺址。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它是中國仍存的的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 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 中國頂級傳世國寶有哪些
    導語:中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文明,這幾千年的傳承不只是文化的傳承,更是各類珍貴的寶物的傳承。記得之前為大家介紹過日本十大傳世國寶,下面和探秘志小編一起看看咱們中國的各大寶貝吧。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1、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也被稱之為后母戊大方鼎,它是在商後期被鑄造出來的。這個龐大的青銅器高度為133釐米,重量更是達到了832.84公斤,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財富,進入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中國珍貴國寶……〈四〉
    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中國陶瓷館收藏的中國陶瓷,幾乎囊括了中國陶瓷是各個年代的作品,被公認為除臺北故宮、北京故宮之外的第三大中國古瓷收藏地。被稱為「縱有家財萬貫,不抵汝瓷一件」的宋代汝窯瓷器,是傳世品保存最少的一種,據專家統計,目前全世界傳世的汝官瓷總共67件,其中藏於臺北故宮23件,北京故宮17件,而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中國陶瓷館,竟有11件之多!汝窯瓷之所以備受帝王推崇,主要在它的天青釉。
  • 蔣介石沒能運回臺灣的文物:為驚嘆世界的十大國寶,禁止出境展覽
    1949年蔣介石撤到臺灣,帶走了許多的國寶文物,因為走得比較急,所以也遺漏了一些,圖中的這個文物就是當時蔣介石遺漏下的頂級國寶,現為中國驚嘆世界的十大國寶之一,1923年出自河南新鄭的一個墓中,稱之「春秋蓮鶴方壺」。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20大國寶 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歷史上最 的20大國寶 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中國是一個歷史非常久遠的國家,地大物博的,那麼今天小編就與大家說說全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藏品。因為每個博物館都有著自己的鎮館之寶,那麼這些博物館視為珍寶的究竟是何等寶物呢?
  • 六大稀世古物,最後一件超級文物流失日本,被視為第一國寶
    西周人龍紋環我國文物中橫跨歷史最長的就是玉器了,從史前大多數文化遺址到目前當世都有。而這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西周人龍紋環」更是堪稱國寶級玉器。中部有圓孔,背面光素無紋,正面雕刻兩組人、龍合體共身圖案,飾眼目紋、勾雲紋和弧線紋等。足見珍貴。
  • 現存日本博物館裡的三大中國國寶,每件都是傳世孤品
    現存日本博物館裡的三大中國國寶,每件都是傳世孤品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多災多難,百年前的清政府軟弱無能、任由列強瓜分中國,以至於國土淪喪、國民被欺凌。在這場長達數十年的浩劫中,我們國家的許多珍貴文物流失海外,除了被英法等掠去的國寶外還有一大批進入了日本,其中有三件堪稱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品,至今仍未能回歸祖國。
  • 六大看點別錯過,「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明日國家博物館啟幕
    趙佶《祥龍石圖》卷,宋代,故宮博物院藏(展出安排:9月17日-10月16日為複製品展出,10月17日-11月17日為原件展出)【回歸故事】民國以來,由於連年戰亂,大量珍貴文物流至香港,吸引眾多中外藏家、文物商販霧合雲集,大量珍貴文物面臨著進一步流失的危險
  • 國家博物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看點+展品
    ,歡迎大家擇期前來參觀)  【回歸故事】  民國以來,由於連年戰亂,大量珍貴文物流至香港,吸引眾多中外藏家、文物商販霧合雲集,大量珍貴文物面臨著進一步流失的危險。2014年6月28日,皿天全方罍身首合璧,入藏湖南省博物館,終於走完了這條歷時百年的回歸之路。  ☛看點5:青銅虎鎣再次與公眾見面  【回歸故事】  青銅虎鎣為西周晚期文物,原為圓明園舊藏。
  • 8件「鄂籍」海歸國寶亮相!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9月12日,「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展覽中最引人關注的,是2019年我國政府從日本追索回來「曾伯克父」青銅器群,包括鼎1、甗1、簋1、盨2、壺2、霝1,共計8件珍貴文物。曾國立國七百餘年,是我國考古發現中世系最完整、時代跨度最長的兩周諸侯國。自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被發現後,尤其是2011年以來,隨州葉家山、隨州文峰塔、棗陽郭家廟、京山蘇家壟、隨州棗樹林等曾國考古發現,為研究我國先秦青銅文化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文明進程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國寶」特展 文物中見中日文化交流
    原標題: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國寶」特展  文物中的中日文化交流    古代中華文明圈留下的藝術品,很多都是質地脆弱的有機物,只有秋高氣爽的時候最利於保護,所以每年十月到十一月,是東亞地區的文物展覽季
  • 《如果國寶會說話》裡的100件國寶,這個博物館有30件展品
    如果你對《如果國寶會說話》裡的文物念念不忘,不妨親身前往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一睹文物們在現實世界裡的「音容笑貌」。若想探訪老北京文化,首都博物館是首選。但想要看到國內的「重量級」國寶,還得是國博。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入口在天安門斜對面,出口則正對人民大會堂。
  • 陝西歷史博物館,年接待遊客270多萬,國家4A景點,國寶文物18件
    世界博物館日,每年的5月18日,為了紀念這個隆重的日子,說說博物館的那些事這些年去的次數最多的,恐怕就是陝西歷史博物館了,免費領票去過,買票也去過,在這座宏偉的百萬文物殿堂裡,看到了那些穿越歷史的珍貴文物,它們不僅僅是一件古代的藝術品,它們是有生命力的。
  • 博物館講解員③柳寧:「國寶」的標準是什麼
    【編者按】《國家寶藏》火成了大IP,據不完全統計,《國家寶藏》播出後,故宮博物院以及八家國家級博物館(院),參觀量平均增加50%。春節期間,刷博物館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課。「讓國寶活起來」的口號深入人心,對於非專業人士,走進博物館如果沒有講解員那靈動的講解,恐怕看到的都是冷冰冰的文物。
  • 中國人的驕傲,十大國寶,排名第一的從不外借
    之所以被列入十大國寶,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尺寸大四羊方尊可以說是中國存有商代青銅禮器裡面最大的一件了,它的每邊邊長為52.4 釐米,高58.3釐米,重量34.5公斤。戰爭期間,為躲避戰火,孩兒枕隨故宮珍貴文物南遷保護,國民黨撤退後將其帶往臺灣。定窯孩兒枕現在已經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要想一睹芳容可要出趟遠門了。
  • 中國5大珍稀文物,一件價值8億多元,一件藏於日本,被尊為國寶
    第一件,夔紋銅禁青銅文化鼎盛時期便是商周時期。而銅禁這種東西則是西周特有的產物,由於出土稀少,一旦發現就是我國的一級文物。僅存的銅禁裡,保存最為完好的銅禁乃是夔紋銅禁。目前存放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大都會博物館裡大部分的中國展品有些竟然來路不正。
  • 全球十大國家的國寶級文物,中國最豐富,日本讓人嘆息!
    文物是一個國家歷史的記憶,傳承著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世界上那些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有著自己最寶貴的文物,堪稱鎮國之寶!今天小編就為您盤點一下,世界上十個國家名氣最大的國寶級文物(建築、遺址不算在內)!二、美國眾所周知,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因此讓他們有幾百上千年的文物是不現實的。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擁有35000家博物館!比麥當勞和星巴克店鋪總和還要多。不過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多是從國外「借」來的,因此不例入本土的文物範疇。
  • 《如果國寶會說話》走近中國國家博物館 20餘件國寶壓軸收官第二季
    文博工作者還揭秘了周一閉館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保潔、文物維護」日常,參與體驗的小朋友全程好奇觀察,從不同角度向專家老師提問,儼然一個個「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現場互動氣氛熱烈。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策展人王月前與此同時,中國國家博物館專職講解員朱寧介紹道:「《陶鷹鼎》節目播出後,很多觀眾都專門來看這件『霸氣萌』的文物,從展柜上的指紋變化就可以看出來了。」
  • 《國家寶藏》海報:猜猜9大博物館帶來的27件文物是哪些?
    節目為9大博物館設計的海報以它們各自特點和館藏,拼出了各自代表性大殿造型。其中內容可以總結為五個最:「最驕傲的歷史,最驚豔的展覽,最忠誠的守護,最傳奇的故事,最頂級的國寶。」  但仔細看海報,也許機智的大夥們能猜到,到底是哪27件國寶將亮相?  首先看下故宮博物院:
  • 我國「最珍貴」的5大青銅文物:冰箱上榜,最後1個是「鎮國之寶」
    【我國「最珍貴」的5大青銅文物:冰箱上榜,最後1個是「鎮國之寶」】尊為古代盛酒器。銅尊,最早見於商代。鴞,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鴞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鴞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採用的原形。商代的王器、石器、陶器、青銅器中,都有精美的鴞形。此鴞尊即是商代鳥獸形青銅器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