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因為何事,被康熙軟禁了整整十年
康熙廢太子之前,是很喜愛並且重視胤祥的。胤祥喜讀書,精通武藝,康熙生前曾多次說他像自己。康熙南巡6次,其中有4次帶著胤祥,其他的皇子都沒有這樣的待遇。康熙還總是讓他幫忙處理朝中的政事,他處理的穩妥而漂亮,康熙感到很滿意。他受到父親的喜歡和器重,這使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康熙會讓他繼承自己的位置。
朝中的大臣何焯曾經寫過一封這樣的家書,其中特別提到了胤祥,說他深受皇帝的器重。並說他未來的前途「不能估量」。何焯是個官場老油條,他當然知道不能妄議皇儲的事情,所以用「不能估量」這個曲筆來形容胤祥的前途。可見,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胤祥很有機會當上太子。
後來雍正即位,雍正對他非常的信任,封他為親王,給他實權管理朝中的大臣。直到他去世前,他都一直有實權處理國家的大小適宜。雍正穩定了朝中局勢之後,報復了曾經和他爭奪皇位的兄弟。除了胤祥之外的所有皇子,都受到了雍正一定程度的懲罰。可見雍正是多麼的看重和信任自己的弟弟胤祥。胤祥的史料上有一段時間是空白的,就是在胤礽被廢除之後的十年時間。
胤礽被廢除了之後,很多皇子都受到了皇帝的懲罰,原因是他們不顧手足之情,互相的明爭暗鬥。康熙實際上並不是真的要廢除太子,只是希望胤礽能夠自己反省一下自己。胤礽接受了教訓,再讓他重新坐上太子的位置。這是康熙的心思,可是當時皇子們不是這樣想的,皇子們是真的以為太子的位置懸空了。所以這些有機會的皇子就互相的爭鬥了起來,有的比功績,有的比軍功,還有的直接給兄弟潑髒水。康熙看到兒子們這樣不顧親情的互相爭鬥,感到很是心寒。凡是出來爭權的皇子,他都給予了一定的處罰,並且把他們軟禁了一段時間。根據史料的記載,胤礽被軟禁了大概十年的時間。史書上沒有記載胤礽的十年裡到底做了什麼,換言之,胤礽的這十年歷史是完全空白的。
經過了這10年的軟禁,康熙對胤礽的印象變得非常壞了,後來的出巡都沒有讓他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康熙對每個皇子都有封爵,而胤礽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封爵的皇子。根據一些清朝書信的記錄,康熙曾經給皇子們說過這樣一句話:「胤祥是一個不忠不孝無才學的人,如果你們在外面遇到他,一定要防範著他。」這段話不但說的非常嚴厲,而且還說的很是絕情。不但痛罵胤祥不忠不孝,還讓皇子們將他當成敵人一樣防範,仿佛他會害自己的兄弟一般。為何康熙對這個兒子的態度會180度的轉變呢?
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為什麼,只是隱晦的說他受到了廢太子事件的影響。不過沒有說清楚到底是受到了什麼樣的影響。皇子們在太子事件中會做的事情只有兩個,一是自己爭皇儲,二是幫助兄弟爭皇儲。胤礽應該並沒有自己爭奪皇儲,如果爭過,史書上必定會記載爭奪的過程。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在幕後幫兄弟爭了。聯繫上下文,大家應該已經清楚他到底幫誰爭了吧。
整個爭奪過程,太子基本和所有的皇子都交過手了,除了雍正。雍正一直都站在太子這邊,也因為他沒有插手爭權的事情,所以他沒有被康熙責罰。雍正即位以後,對胤祥極其重視和信賴,這種信任絕對不是單純的兄弟感情。可以肯定,當年胤祥必定是幫助雍正爭皇儲了。
小編覺得當時的情景應該是這樣的,雍正鼎力支持太子,而胤祥則鼎力支持雍正。在康熙的眼中,雍正是一個愛護兄弟的好兒子,而胤祥則變成了不顧親情的壞兒子。雖然雍正在父親那裡得到了很好的印象,而康熙則對胤祥產生了厭惡的感情。本來自己的兒子們互相爭奪權力,就是得康熙內心難受。現在胤祥還突然插上一腳,胤祥還不是為了自己爭,而是幫兄弟搶位置。在康熙看來,胤祥對兄弟簡直沒有半點感情,故意挑起兄弟的仇恨。這段空白的歷史,只有這樣解釋,才能夠解釋的通順。這就是康熙前面喜歡胤祥,而後面厭惡他的原因。這也能夠解釋為何雍正對胤祥這麼信任。雍正因為害怕這段歷史影響自己的名聲,所以對史料進行了一定的刪減。
小編的這篇文章講的是雍正的事跡,希望讀者們能夠看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