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殺13名同學老師之後,他們竟成為美國青少年偶像?!

2021-03-01 北美留學生日報

本文授權轉自公眾號:英國報姐(baojieuk)

周,全美國的人民都是在恐懼中度過的。

美國警方發出緊急聲明:他們正在全力搜捕一名18歲的高中女生Sol Pais。

她在失蹤前對科羅拉多州的許多學校發出了警告:自己會對高中生們進行大規模槍擊。

警方已經證實,Pais已經購買過霰彈槍與彈藥,全副武裝,打算搭便車前往科羅拉多州。

而最讓人恐懼的,是Pais屬於一個叫做科倫拜恩人(Columbiner)的小組。

這是一個暗藏在網際網路上的非正式組織,組織成員往往都是那些被認為是邊緣人、異類的青少年。他們互相討論自殺、謀殺的方法;崇拜納粹、希特勒、以及兩個在科倫拜恩高中殺害了13人的槍手。

圖:科倫拜恩高中曾經在20年前

發生過一起慘絕人寰的槍擊案

(圖源:CNN)

Pais之所以從弗羅裡達千裡迢迢跑到科羅拉多,正是因為這裡是臭名昭著的科倫拜恩校園槍擊案的所在地。

而且4月20日,正是這起槍擊事件的20周年忌日。

所有人都擔心Pais的目的,是為了在這一天進行屠殺,用以「紀念」20年前的那起屠殺。

圖:科倫拜恩槍擊案倖存者

(圖源:Denver Post)

凡佛市已經下令關閉了附近的全部高中。

人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警察追捕Pais的最新消息,生怕20年前的那起慘劇,又一次發生在美國的土地上…

在20年前,科倫拜恩高中的兩個男生,Eric Harris和Dylan Klebold,也正是18歲的年紀。

他們來自科羅拉多的Littleton,位於丹佛的市郊。

這裡是一個典型的美國白人中產階級社區:寬廣的道路,茂密的綠化;一望無際的住宅區裡,一棟棟一模一樣的別墅鱗次櫛比地排列著,就連車子的牌子也大同小異。



社區內的氣氛非常友好、安寧,路人相見都會打招呼的那種。

圖:Littleton社區(圖源:Google)

在1999年4月20日之前,沒有人會覺得這座小鎮,會和槍擊、暴力、屠殺聯繫在一起。

當天是周二,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

那天早上,一名叫做Brooks Brown的高中生唯一發現的不太對勁的事情,就是他的朋友Erric沒來學校,曠了4節課。「這不太像他的做風,Eric是個好學生,他以前很少曠課的。」

圖:科倫拜恩學校(圖源:Action News Now)

中午11點,學校馬上要進入午休時間。Eric與好友Dylan駕車來到了學校停車場。車裡裝著的,是他們準備好丙烷炸彈(由煤氣瓶簡易製作而成)、各類霰彈槍、卡賓槍以及彈藥。

圖:Eric在學校停車場

(圖源:紀錄片Zero Hour)

他們帶上裝有煤氣瓶炸彈的手提袋,進入了學校的餐廳,把炸彈放在了餐廳的兩個位置。

據Dylan和Eric後來曝光的日記,他們的目的是在午間用餐人數最多的時候引爆炸彈,造成最大規模的殺傷效果。然後在炸彈爆炸後,兩人將會在餐廳出口埋伏,用武器槍枝屠殺蜂擁而至的人群。

安置好炸藥後,Eric與Dylan回到車內準備槍枝彈藥,準備再次進入學校大開殺戒。

他們第一個遇到的同學是在停車場遇到的開頭提到的Brooks。Brooks和Eric打了招呼問他為什麼早上沒來上學。Eric只是簡單地回應了一句:「這些都不重要了」,並讓Brooks趕緊離開。

隨後,Eric和Dylan就開始了這場屠殺。他們先是用霰彈槍射殺了坐在停車場附近吃午飯的的幾名女生。然後走進學校內,開始在樓道內隨意射擊。

兩人進入建築物內後,開始向學校的餐廳移動。炸彈沒有像他們計劃地那樣爆炸(畢竟兩人都不是什麼爆破物專家)。Eric與Dylan只好端著槍在走廊內伺機攻擊任何見到的學生和老師。

這時,聽到槍聲的學校的老師已經開始組織學生撤離。學校老師戴夫·桑德斯一間教室一間教室地檢查是否有學生,並把這些教室都從外部鎖住,防止槍手進入。但不幸的是,桑德斯撞見了殺紅了眼的兩人,背部中槍而死。

他是槍擊事件唯一死去的老師

最慘烈的屠殺發生在學校圖書館內。

美國高中大都實行走班制,而圖書館就是那些自修的同學自己學習的地方。此前,由於老師的警告,所有人都知道了兩個槍手的存在。




但由於不確定槍手位置,不知道該如何逃跑,在圖書館的同學與老師只得躲在桌下。

「傑佛遜州911」

「是,我是科倫拜恩高中的老師。這裡有一個學生在對著窗戶射擊,我的肩膀被刺穿了,好像是玻璃什麼的」

「你受傷了嗎?」

「是的,全校的人都很緊張。我在圖書館裡……同學們快趴下!!躲到桌子下面去!!頭不要伸出來!!「

……

「OK, 警察已經在路上了,不要擔心,不要掛電話。你知道他在哪裡嗎?」

」他就在外面的走道上!「

(此時錄音中出現了槍聲)

」OK,你能想辦法把圖書館的門堵上嗎?」

「不行,我怕他們看見我」

「他進來了,他在圖書館裡。他在向所有人開槍!」

錄音在此處中斷。

圖書館內發生的屠殺並沒有影像記錄。據目擊者描述,兩人進入圖書館後,把躲在書桌下的同學一一射殺、或擊傷。

Eric與Dylan隨後又在學校內遊蕩了一會兒。

槍擊開始大約一個小時後,在12點多,兩人在被警察包圍,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回到圖書館雙雙飲彈自盡。

這場屠殺中,一共有13人遇害。如果把兩名槍手也算上的話,是15人。

圖:受害者們

警察在下午2:38才在圖書館找到了兩人的屍體。

警方表示,由於不清楚校內狀況(當時有謠言說槍手超過10人,還有狙擊手等),警方採取了保守的應對措施,並沒有在事件發生時進入學校。

這一決定在後來被廣大美國人民詬病:若是可以在槍擊發生時進入校園,就有可能能改變整個局面。

科倫拜恩槍擊案後,全美國都發出了疑問:為什麼?是什麼讓這兩個生活優渥的美國中產階級白人孩子,計劃準備如此詳盡,決定去殺害自己的同班同學和老師?美國作為一個社會,到底哪裡做錯了?

事件過後,科倫拜恩不少同學出面作證說,Eric與Dylan是形影不離的好夥伴。

他們都屬於高中裡那種怪怪的邊緣男生:很難與女生交流,總是在自己小圈子內自high,說著一些別人都聽不懂的東西。屬於那種經常被霸凌的孩子。

圖:兩人在一起玩槍,圖像來自Eric自己錄製的視頻

這裡不得不先說一下美國高中學生的階層。

美國公立高中由於課業壓力不大,學習基本靠自覺,就使得很多學生把精力放在了社交上面。

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和性啟蒙,讓這些孩子們自發地產生了一種階級:最上面的是受歡迎的運動員、拉拉隊長,而最下面的,就是Eric和Dylan這樣的宅男、nerd。

根據後來曝光的行兇者的日記,研究者們發現:這兩個孩子一直都經受著非常大的社交壓力。他們因為無法融入學校的「主流團體」,而對學校充滿了憤怒。

「...你們可以對我表現出更多的尊重,更好地對待我,更多地要求我的知識或指導,更像是學長一樣對待我,那麼我也許就不會想要把你們的頭打爆。」

而Eric自己也在日記中記錄了戀愛上的困擾:「下個月就要施展我的計劃了,但我現在還是處男,我至少要在計劃前泡到一個女生」…

在日記中,兩人都展現出了對學校生活的絕望,並有很明顯的自殺傾向。不管是想要報復也好,想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也好,他們最後決定用屠殺的方式自殺,用這樣一種方式對世界宣洩自己的存在。

(圖源:紀錄片Zero Hour)

在美國校園槍擊案頻發的今天,大家可能並不覺得科倫拜恩有什麼特別的重要性。但是在1999年,那個剛剛贏得冷戰,欣欣向榮迎接21世紀的美國,校園槍擊案並不如今天這麼頻繁,科倫拜恩的慘案成為了當年最大的新聞。

圖:報紙頭條,槍手「武裝到牙齒」

媒體都爭相報導,科研人員、政府官員也對這起事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有關這起槍擊案的文件檔案可以說是20年間所有案件中最多的。

至今都存在很多愛好者組成網絡論壇組織,對Eric和Dylan的18年的一生進行研究。

然而,這種整個社會發瘋了一樣的執念,卻起了反效果。

(圖源:ABC)

從1999年4月20日開始至今,美國一共有至少233所學校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校園槍擊事件,其中兇手大都是學校學生。143人死亡,294人受傷。校園槍擊,已經不再是當年全國轟動的事件了,而是一個每年都會有的,讓人覺得無可奈何的慘劇。

就好像,在20年前,美國被感染上了一種叫做【校園槍擊】的病毒,而科倫拜恩就是病原。

已經有不少研究報告指出,校園槍擊是會傳染的:每一次重大校園槍擊事件之後,美國再次爆發槍擊事件的概率都更高。

美國新聞媒體被指控為了這種傳染現象的幫兇。他們對科倫拜恩的報導,把【校園槍擊】這個概念放進了潛在兇手的腦子裡。

而更可怕的是,因為這種廣泛的報導,Eric和Dylan越過主流文化,成為了很多小眾團體的膜拜對象。

今天,在Tumblr以及很多別網絡黑暗角落中,你能找到那一小撮Eric和Dylan的支持者。

這些人自稱「科倫拜恩人Columbiner」。他們大都和Eric以及Dylan一樣,是高中生,是學校的邊緣人物,被大家排擠,有自殺傾向。

圖:Tumblr上的頁面

「我們是科倫拜恩人,殺人沒錯」

一個Columbiner說,她是在學校進行安全講座的時候聽說這起事件的,於是自己開始在網上尋找相關的資料。

「當我第一次閱讀他們兩人日記的某些頁面時,我意識到他正在經歷很多我正在經歷的事情,」她說。 「感到迷茫,悲傷,有自殺念頭以及其他類似於我的事情。這幾乎讓我忘記了這是由槍擊案兇手寫的。」

圖:女孩身上Eric和Dylan的紋身

不少成員模仿Eric和Dylan的穿衣風格,背誦他們的日記,紀念他們的屠殺,甚至還會去科倫拜恩高中「聖地巡禮」

圖:Youtube上由Eric和Dylan視頻

剪輯成的音樂視頻有很高的播放量。

(還有人做了遊戲)

而過去20年間,有超過50起校園槍擊事件或企圖的兇手,都是這個圈子的成員。

2012年,震驚全美的Sandy Hook小學槍擊事件,槍手槍殺了20個小學生後自殺。在槍手的個人電腦裡,警方發現了當年哥倫拜恩事件的詳細影像資料,和無數調查報告。「可以說,他對科倫拜恩事件相當著迷」

圖:Sandy Hook小學槍擊事件的槍手

2008年,北伊利諾伊大學槍擊案。一個畢業生拿著霰彈槍殺害了5人,擊傷16人。警察報告顯示:他對科倫拜恩事件以及其他槍擊事件有詳細的調查。

圖:北伊利諾伊大學槍擊案兇手

2007年,維吉尼亞理工槍擊案槍手Cho殺害了32名同學。他也極其崇拜Eric與Dylan

包括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揚言要再現20年那起慘案,的Sol Pais。她有一個個人主頁,專門用來紀念Eric與Dylan…

圖:Pais的個人主頁

在那起槍擊案發生20年後,美國依然籠罩在那兩個18歲的孩子的恐懼之中。

有網友評論說:他們兩人的目的,看來最終還是達到了。

就在今天早些時候,美國警方發布聲明,已經找到了Sol Pais。

她沒有進行她想要進行的槍擊,而是選擇了自殺。

圖:Sol的屍體被找到

但在4月20日這個日子將要來臨的檔口,科羅拉多州的所有的高中都不敢掉以輕心。

校園槍擊,似乎已經成為了美國的一個夢魘,所有人都解釋不了其中的原因:為什麼即便在有槍的國家中,發生校園槍擊事件的比例也大大低於美國?家長們怪罪電腦遊戲、怪罪媒體、怪罪搖滾樂、怪罪霸凌、怪罪槍枝文化。

但20年來,美國仍然沒有做出任何改變,校園槍擊也依然在不斷發生。

暴力,可能就是深深印刻在美國文化中的一部分。

當美國總統在敘利亞和阿富汗用炸彈和無人機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多少美國青少年的價值觀吧。

美國的校園槍擊案如此頻發,為何美國不禁槍呢?

你可以回復「禁槍」 搜索一篇文章

相關焦點

  • 科倫拜槍擊慘案20年後,槍殺13人的美國高中生竟成為青年偶像?
    歷史上的1999年4月20日,美國兩名高中生埃裡克·哈裡斯(Eric Harris)和迪倫·克萊伯德(Dylan Klebold)配備槍械和爆炸物進入校園,極為殘忍地槍殺了12名學生和1名教師,並造成其他24人受傷,兩人隨即自殺身亡。
  • 美萊村屠殺事件
    逃避自由的人放棄了自主選擇的權利,也就放棄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意味著他們將失去獨立的自我,失去自己的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就像一張破碎的紙片,盲目地追逐著每一陣風,完全失去了掌控自己的能力,最終會成為魔鬼撒旦的工具,幹出許多邪惡的事情。在軍隊裡,人不需要有自由意志,長官的意志就是士兵的意志,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服從是他們的天職。
  • 美國青少年流行利他主義
    我真不知道除了把皮膚曬出健康色外,他們還能幫上什麼忙。」  不過,現在,格羅斯曼發現,她的小女兒哈澤爾這一代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領導社區服務的CEO  哈澤爾13歲時就曾組織同學將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家流浪者收容站改造成擁有5000本藏書的圖書館。
  • 韓戰:有多少韓國平民遭美國大兵屠殺,這就是美國自詡的民主
    對於這一點,這些朝鮮的民族主義者並沒有提出反對,因為美國人向他們承諾,幫助他們趕走日本人,幫助他們建立國家,他們選擇了相信,他們相信美國人對他們的承諾。之後,美國飛機又對逃難的平民進行空襲,炸死100多人,這次事件雖然在當時就引起韓國民眾的激憤,強烈要求查明真相,還遇難者以公道,但由於韓國政府和美國政府的刻意隱瞞,至今仍然不能真正公開,而美國第42任總統柯林頓曾經籤發一份書面聲明,稱對該事件表示"遺憾"。
  • 初二男孩當媽媽面刺老師 50多名同學被嚇呆(圖)
    昨天上午,靖江外國語學校發生一起血案:一名初二年級的學生,因前一天無故曠課,當天上早讀課時,班主任朱老師「請」來了家長。就在朱老師和其母親交談時,該男生突然回到座位,從書包裡抽出一把20釐米長的水果刀,當著全班50多名同學的面,狠狠刺向朱老師!水果刀從朱老師的左肩胛骨處進入,從腋窩處「探頭」,鮮血滴在教室裡。
  • 13—17歲青少年應該讀什麼書?
    再就是前年學校接到一封家長來信,說語文老師布置初一孩子看《悲慘世界》,問這能行嗎?通過這些例子我想講兩點:一是未成年人閱讀需要引領;第二,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給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優質精神和優質讀物。需要我們的年輕人讀一些健康的、有品位的、適合他們的作品,真正地為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 墨西哥43名學生失蹤案:已被屠殺焚屍 震怒全國
    原標題:墨西哥43名學生失蹤案:已被屠殺焚屍 震怒全國 焚屍現場  參考消息網11月10日報導 外媒稱,有墨西哥示威者在11月8日點燃了數輛卡車,並朝格雷羅州辦公大樓投擲燃燒物。當局此前表示有黑幫殺手屠殺了43名學生,此案引起全國震怒。  據法新社墨西哥11月9日報導,有超過300名學生襲擊了位於奇爾潘辛戈市的州政府大樓,其中許多人佩戴了面具。他們朝窗玻璃投擲石塊,並焚燒了10輛汽車,其中包括多輛卡車和一輛聯邦警車。  一名頭戴面具的學生對記者說:「我們的要求始終沒有改變。我們要求看到我們的同學還活著。」
  •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今天青少年心中榜樣是誰
    不少學生在提及逝去的偉人和模範時表示,自己對他們的了解並不是很多,「都是老師上課的時候告訴我們的。」並在老師的指導下確立了自己的榜樣。  教師同學影響大  對於龍隱小學三年級的袁媛來說,班長封開政既是他的競爭對手,也是她心中的學習榜樣。
  • 感恩節實際上是一部屠殺印第安人的歷史,為什麼美國人還要過?
    每年11月份的第四個星期四,美國人都要過感恩節。揭開感恩節的真相,實際上是一部美國人屠殺印第安人土著居民的血腥史。很多人做了壞事都要遮遮掩掩,儘量避開這個話題,但是美國為啥卻屢屢高調過感恩節呢?1620年9月6日,這艘船載有包括男、女及兒童在內的102名清教徒由英國出發,奔向了今日美國的領土。這艘船上的人都是清教徒。什麼是清教徒呢?清教徒的全稱是清除英國國教中天主教殘餘的改革派。當時,英國奉行的是大殖民主義,受英國國教的殘酷迫害,很多人希望對國教進行改良,遭到了統治階層的瘋狂鎮壓。所以,清教徒們決定離開英國本土,有的去荷蘭,有的去了北美。
  • 葉羅麗:主角們長大後去當老師的話,莫紗會成為優秀的偶像老師!
    而如果《精靈夢葉羅麗》中的主角們長大後去學校當老師的話,你覺得他們都適合指導學生什麼課程呢?第一個說的說一下陳思思吧!眾所周知陳思思是一個千金大小姐,家裡可以說是非常的有錢,平時上學的時候還都有專車接送。如果她長大後小編覺得她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老師,為什麼怎麼說呢?
  • 屠殺轟炸!美國白人是如何毀掉這個富裕的黑人區的?
    但你不會想到的是,以貧窮混亂揚名的美國黑人區,竟也有曾經的"高光時刻",甚至這個富裕的黑人社區還有著"黑華爾街"的著稱。但遺憾的是,這個黑華爾街最終引起了白人們的妒忌,富裕的黑人區最終被毀於一旦,許多原本富裕的黑人也因此破產而後一蹶不振。
  • 美國一名小男孩寫下「自己的偶像是川普」,卻被老師踢出群組 還羞辱他.
    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Tacoma)的一所學校佩裡.吉思利(Perry G Keithley Middle School)在上網路課程時,老師要學生說出自己的偶像並說明原因,其中一名10歲的男同學在聊天室寫下,「自己的偶像是川普
  • 西部牛仔憑什麼成為美國文化偶像
    他是來去無蹤的俠客,也是懲惡揚善的警長,還是名震四方的賞金獵人;他和風塵女郎的故事是廣為傳誦的浪漫佳話,跟歹徒的決鬥是讓人津津樂道的硬漢傳說。牛仔在荒原上奮進開拓的傳奇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內涵,是美國人緬懷的激情歲月。牛仔系列小說在瀰漫全美的戀舊情懷的籠罩下,暢銷讀物裡的牛仔英雄成為民眾心目中的偶像。
  • 印第安人是被屠殺的嗎?
    一句話,這是美國的罪惡。我不知道這些宣傳說教者是粗枝大葉還是別有用心,歷史並非他們說教的那樣。 不妨以《世界通史全編》這樣的典籍文字為例:「在當時世界『文明』的國度美國,這種種族滅絕政策,來得更加兇殘。他們一再提高屠殺印第安人的賞格。
  • 佛山石門中學13名學霸被清華、北大錄取!他們都有何經驗和感悟?
    高考成績總分658分,位列全省文科第二名。【感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三年來,甚至是六年來、十二年來長期的打磨和沉澱,沒有從前那個努力的我,沒有我努力爭取的每一個機會,沒有那麼多老師的幫助和那麼多同學的陪伴,我都不能有這樣的結果。衝刺高考是一段成長,高考本身也是一次成長,從我的身體到我的內心,都經歷了一次蛻變。
  • 爆笑校園:呆頭的「偶像」長這樣!麼麼竟要仙人掌「擦屁股」?
    不僅僅是呆頭這個感覺智商不太夠的人,還有一群同學和劉仁老師都是十分搞笑的,那麼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走進呆頭的校園生活吧!爆笑校園:呆頭的「偶像」長這樣!麼麼竟要仙人掌「擦屁股」?課堂上,劉老師正在上課:「今天的作業就是寫一篇題目為『我的偶像』的半命題作文。大家還要在作文紙上貼一張你所崇拜的偶像相片,明天交喔!」同學們大聲說:「知道了,老師。」
  • 少年兒童的偶像與榜樣的12個特點
    一:少年兒童的偶像近七成是明星  偶像崇拜在當代少年兒童中相當普遍,已經成為少年兒童成長環境的一部分。調查發現,近七成(68.4%)少年兒童最崇拜的偶像是文藝體育明星,主要是歌星(37.0%)、影星(20.5%)和體育明星(10.3%)。
  • 趕盡殺絕的美國感恩節:節日背後,是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種族屠殺
    出徵時華盛頓總統宣布,「目標是將他們的居所完全毀壞消滅,必須毀去他們的農物,並防止他們繼續耕種。」並且對高級軍官私下說,「在所有印第安人被有效消滅前,不要聽取任何和平的建議」為了把屠殺印第安人合理化,美國人將自己稱為上帝親選的子民,將印第安人稱為迦南人後裔。
  • 一個屠殺了自己恩人的美國人的節日?
    他們感個錘子的恩 ? 當你看到這篇推文的時候,應該已經是所謂的感恩節了。而我之所以因為感恩節而感到生氣,是因為老婆問我,感恩節到了,要不要給孩子老師買點禮物... 中國人過過什麼情人節啊,聖誕節啊,樂呵樂呵也就得了,這怎麼還過上感恩節了?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
  • 這位同學,你的欲望是什麼,老師來滿足你
    本來千在秀只是想超過班長,但嘗試之後,發現考試第一的附帶作用是讓其他同學投來崇拜甚至臣服的眼神。這種被崇拜感實在太誘人了,於是他不停在特殊售賣機前買超能力飲料。原本作為這個姐妹小團體一員的金瑟祺因可憐被欺負的同學,轉而淪落為自己曾經可憐過的角色,她在獲得控制班級所有人關係的能力後,又令另一人身陷被孤立的地獄。你霸凌他人時,永遠不知道是否下一秒就成為被霸凌的那個人。其餘學習壓力大、身世攀比、整容等幾個問題,也是韓國目前頭疼的青少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