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把企業的發展比作竹子的生長,克服蕭條就是長出一個竹節,因此經歷越多考驗,企業也將變得更加強韌堅固。
前幾日港交所敲鑼上市的寶寶樹便是如此,其長跑十餘載,構築了「社區+工具+電商」的線上母嬰服務生態閉環,博得「母嬰賽道第一股」的頭銜。目前,其需要面臨市場環境遇冷和升級迭代雙重考驗,且看其如何邁過雄關,迎來高光時刻。
一、資本市場面臨新一輪重估,寶寶樹需經歷「寒冬考驗」
一直以來,網際網路企業如何估值是資本市場繞不開的問題。作為技術迭代快、馬太效應強的新經濟代表,市場往往從用戶增長、營收增速兩個維度給出20倍甚至更高的PE。
然而,當下資本市場環境不容樂觀,無論是國外的Facebook、Google、Amazon還是國內的BAT等巨頭,股價都處於下滑態勢,甚至有從高位下跌40%者。
前有亞馬遜10月下跌20%,後有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從7月高位至今跌出逾200點,這些都還只是前菜。最近,作為美國五大網際網路巨頭之一的Facebook,其股價從7月25日至今已累計下跌了近40%,市值蒸發了近2000億美元。港股市場的「仙股」騰訊也從475.72港元最低到過251.4港元。
在整個資本市場對科技股普遍高估的情況下,市場上也出現了另一種聲音,即過去網際網路公司的定價與PE都被嚴重高估,股價虛火太旺,現在的股價下滑,不過是市場開始回歸理性,不再盲目追高而已。環球同此涼熱,最近一批新經濟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都不免有些曲折,其中不乏小米、美團等明星企業。
寶寶樹上市當天的市場表現,資本的態度已經充分反映,而其能否進一步釋放股價潛力,關鍵在於未來對移動端業務的發力程度,若能進一步把握年輕用戶在移動端使用習慣,抓住新的結構性機遇,發揮已有優勢,或將迎來新的躍遷。
從PC端起家的寶寶樹,目前其移動端月活用戶佔比僅為兩成,流量遷移還有潛力可挖,若能完成移動端流量池的搭建,其核心的廣告、電商等業務也將把握住新的增長機遇。
二、內功價值凸顯,有望逆風翻盤
上市前夕,寶寶樹CEO王懷南在內部信中提到:「儘管現在的資本市場行情不盡如人意,但我們始終相信,在價值導向的市場裡,一家好的公司必定能夠獲得投資人的長期認可。」換言之,只要能夠修煉好內功,必將在寒冬中絕境逢春。
作為中國用戶最大、最活躍的母嬰類社區平臺,寶寶樹擁有大量用戶數據和社區內容積累,護城河較深。
用戶數據和社區內容是依託時間的日積月累才能形成的企業競爭力,因此深耕母嬰行業11年的寶寶樹,底蘊之深厚可想而知。據了解,2017年寶寶樹平臺上的平均月活高達1.39億,是當之無愧的行業佼佼者。基於此,其藉助數據資源建立了一套龐大、科學、系統、精細的標籤體系,並從社會屬性、用戶行為、購物心理等多個角度出發精準描繪用戶畫像,以此助力平臺及商家更好地洞察消費者需求。
而在巨大用戶量的支持下,基於平臺上形成的互動社交圈子也已超過33萬個,發帖量達8500萬,用戶評論超12億,UGC資源極其豐富;與此同時,專家團隊產生的PGC、達人產生的PUGC也完全覆蓋了孕前、孕期、分娩、早教等各個階段,能夠有效滿足母嬰用戶的多元化需求。
可以說,寶寶樹通過龐大的母嬰用戶群體和優質豐富的內容生態,極大優化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已經實現正向循環。由此,寶寶樹也能形成競爭對手難以攻破的商業壁壘,進一步凸顯母嬰領域的服務實力。
寶寶樹以前端流量優勢,撬動規模龐大的母嬰市場,並藉助電商巨頭阿里提供的商業化賦能,有望以「術業有專攻」的姿態「曲線救國」,釋放巨大潛力。
沙利文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的母嬰用品線上市場規模達6376億元,是2011年的17倍,CAGR(年複合增長率)達60%,同時與母嬰相關的支出也已成為年輕家庭預算的第二大開支,僅次於住房開支。面對如此巨大的母嬰市場,寶寶樹可以深度挖掘流量價值,在發展廣告、知識付費等業務外,不僅能以電商業務加速商業化變現效率,還能發揮大數據優勢,通過分析社區搜索的高頻關鍵詞,強化C2M模式下的反向定製能力,決定供應鏈的生產,快速響應用戶需求,以差異化的個性化產品搶佔更大市場。
雖然在電商領域中,門檻高、毛利率低往往是業務擴張過程中最大的阻礙。但是寶寶樹則能藉助阿里的賦能,發揮自身流量池的「造血功能」,揚長避短,把握新的增長極。通過與天貓達成戰略合作之後,其將享受到阿里於數據、供應鏈、技術、物流等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嫁接「貨」與「場」的優勢,完成電商全鏈路的業務升級。而在形成巨大合力之後,寶寶樹在面對新一輪考驗時也更加遊刃有餘。
三、母嬰平臺二次進化,11年長跑後能否迎來新生
馬化騰曾表示,IT行業的變化異常殘酷,千億元級(人民幣)公司沒落是很常見的事情。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行業裡,必須主動求變,站在行業趨勢前沿,洞察用戶需求。
母嬰賽道從來不是一方悠哉的天堂,激烈的行業競爭與自身的升級迭代敲打著每一位從業者的神經。即使是長跑了11年的寶寶樹,也要時刻保持著對市場的敏銳,而在緊跟時代趨勢之下,其也有望迎來二次進化,擴大企業想像空間。
寶寶樹以母嬰品類介入用戶生命周期最早期,有利於搶佔用戶心智,並能持續洞察用戶需求,推出更多元化的產品與服務,進而覆蓋整個年輕家庭消費市場。
母嬰用戶群體的消費階段涵蓋了從孕產到0-14歲嬰幼童,消費周期極長,越早進入越容易在陪伴中積累高忠誠度用戶,減少流量外溢。天貓母嬰總經理杜宏也曾提到:「如何鎖定潛在目標人群,並通過對消費者路徑的追蹤、有規劃地種草和收割,成為母嬰品類運營的重中之重。」因而,針對消費者的痛點不斷延長產業鏈,也將進一步放大用戶生命周期價值。以寶寶樹旗下的社交記錄工具及早教內容在線平臺——小時光為例,除藉助照片、視頻等方式記錄寶寶的成長之外,升級版更添加了早教內容與工具,使其能夠滿足更多年齡層的使用需求。
與此同時,育兒已經漸成為家庭全員參與的「家庭性事件」,母嬰市場的邊界不斷模糊、擴大,目標用戶將覆蓋父母及祖父母等近6億人口,母嬰經濟也逐漸向家庭經濟轉變。數據顯示,2017年年輕家庭市場消費規模已達11萬億元,前景十分巨大。
皓哥認為,寶寶樹等母嬰綜合平臺正面臨較大發展機遇,即把服務品類從基礎的母嬰服務拓展至大健康、金融、教育等領域,而且能夠圍繞其他家庭成員的需求切入整個年輕家庭消費的全品類市場,釋放行業潛力。
經歷了二級市場的考驗之後,寶寶樹須快速推動平臺的轉型升級,更進一步把握用戶移動場景使用習慣,以更優的產品體驗圈粉用戶,換取新的增長動力。
一方面,母嬰人群的年齡限制比較明顯,目標用戶以年輕育齡女性和嬰童為主。而目前年輕用戶已呈現由PC端遷移至移動端的使用趨勢,做好移動端的「跑馬圈地」意味著抓住下個階段的目標受眾人群。
另一方面,在注意力粉末化時代,用戶在移動端的使用更加頻繁。根據沙利文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7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不斷擴大,CAGR為10.8%,同期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滲透率由37.1%增至54.4%。而隨著移動功能及應用程式的持續改善,滲透率仍在繼續提升。
綜合以上兩點,在直面資本市場的反應之後,寶寶樹若能此以為契機,加快從PC端到移動端的重心遷移,或將通過移動端的月活提升,拉動整個用戶規模的增長。
正如孟子所言,「有恆產者有恆心」,若能成功建立移動端流量池,寶寶樹也將擁有更大動力布局整個賽道的核心產品線,並以錘鍊優化的使用體驗增強用戶粘性,進而快速鋪開電商等業務強化造血能力。
四、結語
沙灘上無法構建摩天大樓,而長跑11年的寶寶樹通過自我迭代,無疑將夯實底層基礎,未來或許能像王懷南所期盼的那樣,成為港股市場中長期獲得認可的優秀公司。
作者:錢皓、平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