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督軍府舊址正式改名山西晉商博物院將對外開放,準備打卡吧
山西督軍府舊址位於太原市府東街101號,目前正式改名山西晉商博物館,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山西督軍府舊址歷史悠久,原為晉文公重耳廟,北宋初年曾為潘美帥府,明代各省設巡撫,歷代山西巡撫的衙門也都在此,後來因閻錫山任督軍,軍政府在此設立後來這裡被稱為督軍府。
-
太原:航拍督軍府改造最新進展 今年有望對外開放!
今年2月24日,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名單的通知》文件。根據通知名單顯示,2020年山西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共248項,太原重點工程項目33項。|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截圖其中,《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千年府衙綜合整治配套工程督軍府舊址修繕(復)保護利用項目》引人矚目。丨督軍府航拍圖三年前,一場會議改變了督軍府。
-
山西督軍府舊址前世今生,叫千年府衙是誤會,金字招牌叫明清撫署
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督軍府舊址,經修繕一新後,將於2020年12月28日首次對社會開放。這處曾在三晉歷史長河中風雲叱吒的山西政治中心,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在它還沒有對外開放前,名稱就已經變更4次之多,可見其作為三晉歷史文化地標,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尋常。
-
山西省政府搬遷兩年後,原所在地督軍府舊址預計明年對外開放
據山西媒體《生活晨報》報導,10月21日,太原市杏花嶺區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目前,督軍府舊址修繕工程正在進行之中。預計明年,督軍府舊址將作為景區對外開放,廣大市民將有機會一睹「千年府衙」的風採。此前,督軍府舊址曾是山西省政府駐地,並於兩年前被選址為晉商博物館所在地。
-
山西督軍府舊址改造基本完成 將變身「千年府衙博物館」
11月11日,山西太原,航拍山西督軍府舊址。近日,曾作為閻錫山辦公場所、見證山西近代歷史變遷的督軍府舊址,修繕保護利用工程基本完工,未來將以「千年府衙博物館」的面貌向民眾呈現。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 11月11日,山西太原,航拍山西督軍府舊址。
-
來了來了,千年府衙山西督軍府舊址新名稱、開放時間確定
近日小編獲悉,府東街山西督軍府舊址將更名為山西晉商博物院,於2020年12月28日正式面向社會開放。2016年11月,省政府第三十一次常務會提出將宋金元明清民國千年府衙舊址、新中國成立後省政府的駐地,遷址長風街行政辦公中心,原址作為重點文物單位,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進行修繕,建設晉商博物館,向社會開放。2017年3月,省政府向國務院報送《關於山西省人民政府駐地遷址的請示》並得到批覆。
-
見證山西的百年變遷的「督軍府」,修繕基本完工!不日開門迎客~
4月15日,俯瞰督軍府舊址,古建築群錯落有致。目前,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府東街101號的督軍府舊址修繕已基本完工。預計今年,將有機會一睹「千年府衙」的風採。這個原本戒備森嚴的建築群,如今終於要向民眾開放,就像一個已然塵封的歷史,突然再度被打開,感懷的是往事如煙……說起督軍府,大多數太原人知道它是歷朝歷代山西巡撫衙門設置之處,更是閻錫山的山西軍政府辦公地點。因閻錫山為督軍,故稱督軍府。而更多的內容怕是普通人無法言深了。
-
國保督軍府舊址下月開館,山西百姓為進這處千年府衙,盼了1000年才...
從公元982年北宋大將潘美將重耳廟改建帥府,到元朝山西行中書省、明清山西巡撫衙門、民國督軍府、解放後省委省政府,到2020年對府衙完成全面修繕,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1039個年輪,由掌控山西政治力量的千年府衙,到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展為展示山西歷史人文的博物館,變身為全國獨一無二的千年府衙景區。
-
山西督軍府系列報導之四:走進督軍府
關於督軍府的前世今生,總的來看主要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說其始建於北宋初期,北宋大將潘美曾在此紮營做帥府,後為州治,府治。金朝為河東路治。元代為行中書省治。明、清兩代統治者又將此院作為山西的巡撫衙門。辛亥革命後為閻錫山的督軍府、山西省政府、太原綏靖公署。抗戰初為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
-
山西政府大院搬遷將建博物館 曾系閻錫山督軍府
他們有的在門前拍照留念,有的用相機記錄仍有武警站崗政府舊址,還有的想直接進去參觀,但被站崗武警阻止。一位市民騎乘公交自行車來到省政府原址門前一探究竟。航拍機高空鳥瞰。曾經的山西省政府大院傳達室。舊址處的監控攝像頭。市民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原址前拍照留念。
-
...沒有社會危險性的不再逮捕;太原又一景點——督軍府舊址預計...
對於罪行較輕、採用非羈押性強制措施足以防止發生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社會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據犯罪性質及可能判處的刑罰,依法可不適用羈押性強制措施。意見明確: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公安機關認為罪行較輕、沒有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不再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逮捕。對提請逮捕的,人民檢察院認為沒有社會危險性不需要逮捕的,應當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
-
山西省人民政府從省文保單位「督軍府」摘牌遷址
新華社太原9月2日電(記者王學濤)2日上午,在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督軍府舊址掛牌68年的山西省人民政府摘牌遷址。至此,這處歷經千年風雨的山西「政治中心」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一座遺址博物館。 督軍府舊址位於太原市府東街101號,北宋以前,這裡是晉文公重耳廟。
-
府衙、晉商合體:山西督軍府舊址新名稱確定、開放時間確定
2017年9月,位於太原市府東街西端的山西府衙大院結束了其長達一千多年的官府衙門使命,並為轉型博物館開始了3年多的修繕、復建與布展工程。不過在3年多的時間裡,轉型為何種博物館卻一直存在著爭議。最初有部門提出在這處大院內設立山西晉商博物館(說明一下,迎澤公園內的是太原晉商博物館)。不過這一提議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認為將一處一千多年來一直作為行政辦公的大院展示晉商歷史晉商文化不合適,應該將其作為以府衙和山西近現代史為主的文博場所。經過一系列討論後,有關部門決定在這座大院設立山西府衙博物館,並辦理了相關手續。
-
他來了他來了 千年府衙山西督軍府舊址新名稱、開放時間確定
近日小編獲悉,府東街山西督軍府舊址將更名為山西晉商博物院,於2020年12月28日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2016年11月,省政府第三十一次常務會提出將宋金元明清民國千年府衙舊址、新中國成立後省政府的駐地,遷址長風街行政辦公中心,原址作為重點文物單位,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進行修繕,建設晉商博物館,向社會開放。2017年3月,省政府向國務院報送《關於山西省人民政府駐地遷址的請示》並得到批覆。
-
忘不了的太原府東街,那裡只留下了一座督軍府
一座座威嚴的建築在這裡,每當我路過太原府東街,總會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它是一座兩層建築,角翹簡潔,彰顯著舒展大度的氣概。四周飛簷翹起,鱗次櫛比,顯示著對自然和蒼天的敬畏。不知道從何時起,每當我路過太原府東街,相信很多人滿心的好奇,一副莊嚴肅穆之貌,很多人期待著什麼時候能進去看看它到底是什麼樣?這座歷經滄桑的督軍府即將變為晉商博物館,督軍府舊址坐北朝南,主建築以中軸線自南而北布局,背靠梅山,布局精巧,形成北高南低的格局,呈現出古代建築莊重渾厚之美。
-
山西督軍府更名為山西晉商博物院,府衙沒能體現自己昔日的霸氣...
太原府東街山西督軍府有著千年歲月,經過了無數次的戰火、改造、重建,唐宋元明建築早已蕩然無存,保留下來的古建築以民國時期為主。 府東街山西督軍府舊址將更名為山西晉商博物院,於2020年12月28日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
太原督軍府東花園將修繕 將成新的旅遊景點
5月28日,記者從太原市文物局獲悉,5月25日,該局組織專家對《督軍府東花園文物保護修繕設計方案》進行評審,並提出詳細具體的修改意見。待《設計方案》修改完善後,將於年內進入實施階段。督軍府東花園修繕完成後,將為太原市增添一處新的文物旅遊景點。 督軍府東花園舊址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鼓樓街道辦事處府東街社區府東街99號。
-
閻錫山督軍府東花園舊址著手修繕 將免費開放
本報訊(記者趙亮)昨日,太原市文物局發布消息,文物專家對《督軍府東花園文物保護修繕設計方案》進行了評審,督軍府東花園舊址將於年內進行修繕保護。 督軍府東花園舊址位於府東街99號,省政府家屬院內。
-
太原版總統府:混搭的山西督軍府(山西府衙)
近日,封閉修繕近2年的山西督軍府大院露出了真容,名字也改成了山西府衙博物館。山西府衙位於太原市府東街與解放路口東北角,是中國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官府大院。這座大院始建年代不詳,最晚在唐朝已有,當時為晉文公重耳廟,979年宋朝元帥潘美將大元帥府設於此院,從此開啟了其1000多年的官署駐地生涯。此後歷經宋、金、元、明、清、民國、共和國七個時期,直到2017年9月,山西省的省級行政部門遷出,這座飽經風雨的大院才結束了其作為官署衙門的生涯。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改擴建,這座大院已經成為佔地面積數萬平米的龐大建築群。
-
組圖——道路改造中的「督軍府舊址」周邊,滿眼的施工機械
4.23下午,正在改造中的解放路「督軍府舊址」周邊一段,遠遠望去,滿眼的施工機械,場面蔚為壯觀。這麼多的施工機械一起作業,道路施工速度絕對「槓槓的」。而基本上修繕完工「督軍府舊址」的「紅牆碧瓦亭臺樓閣」也是若隱若現,已經做好迎客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