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成為又一個「愛上南京的理由」

2020-12-15 中國江蘇網

話劇《浮士德》

陝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

2019南京戲劇節活動之孟京輝、呂效平戲劇對談:「當我們在看戲劇的時候都在看什麼?」

百老匯懸疑驚悚喜劇《死亡陷阱》

話劇《哈姆雷特》 李春光攝

「看好戲,到南京。」這是2019年,戲劇愛好者們形成的共同默契。從南京戲劇節到南京文化藝術節,從長江路小劇場戲劇節到南京小劇場喜劇節,從保利大劇院、江蘇大劇院到國民小劇場,從國內外精品劇目到南京本地原創劇目,從南京市民到外地觀眾……南京戲劇市場,怎一個「火」字了得!

戲劇,成為人們心中又一個「愛上南京的理由」。金陵城,就是一個火熱的大劇場。南京文藝綜合形象平臺「金陵大劇場」即將上線,獨具魅力的文藝品牌,為生活帶來更多美好,為城市增添更多風採。

關鍵詞:品牌

好戲不斷文藝綜合形象平臺「金陵大劇場」將上線

1月,法語原版音樂劇《搖滾莫扎特》點燃了南京戲劇市場的第一把「火」。該劇在保利大劇院的5場演出場場爆滿,上千個座位座無虛席,現場氣氛「嗨」翻天,觀眾的熱情幾乎要把屋頂掀翻,演出現場堪比大型演唱會。同樣的盛況出現在江蘇大劇院上演的百老匯音樂劇《搖滾學校》中,這部讓觀眾「起了無數次雞皮疙瘩」的音樂劇,帶來了精彩絕倫的觀劇體驗。

與此同時,南京各式各樣的戲劇節、藝術節,用不間斷的精彩演出,為南京戲劇市場的火爆「添柴」,持續點燃觀眾的觀劇熱情。

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南京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藍色天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南京日報社聯合主辦的2019南京戲劇節,為觀眾帶來了30部風格各異的劇目、44場精彩紛呈的演出,幾乎貫穿整年。著名導演李六乙攜手胡軍、濮存昕,帶著莎士比亞經典之作《哈姆雷特》來了;《琥珀》《戀愛的犀牛》獻上了關於愛情的最美演繹;「中國話劇新巔峰」之作、陝西人藝版《白鹿原》大氣磅礴震撼觀眾心靈;孟京輝版《茶館》在飛往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前率先登陸南京戲劇節;南京戲劇節壓軸大戲、話劇巨製《浮士德》世界首演引發轟動……

2019年,南京首次將「金陵五月風」和「南京文化藝術節」兩大文化品牌活動進行合併,打造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聯主辦的全新文藝品牌「南京文化藝術節」,以30餘場舞臺藝術展演,讓觀眾不斷「看好戲」。此外,作為2019年南京文化藝術節的全新單元,南京青年戲劇節在36天時間裡舉行了18場演出和45場線上線下活動,傳播量超過4000萬人次。

不光大劇院有精品演出,小劇場同樣風光。

從9月至11月,長江路小劇場戲劇節兩個月上演了15部45場優秀話劇。《丹鳳街》《米奇去哪裡》《莫愁莫愁》《MR.情聖》《吹牛大王歷險記》《你若安好,那還得了》……部部受熱捧。

首屆南京小劇場喜劇節從12月起驚喜亮相,16部喜劇20場演出將延續至明年3月。開幕戲邀請西安青曲社帶來經典改編話劇《龍門笑傳》,相聲與話劇的交流碰撞,使得演出驚喜不斷。年輕觀眾喜歡的新潮脫口秀、小朋友熱衷的國際兒童劇、本地高校劇社原創的青春喜劇……將帶著觀眾們在笑聲中歡樂跨年。

更令人欣喜的是,4月26日晚,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典禮上正式宣布,2021年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舉辦權「花落」南京。這將是南京首次承辦國內最高水平的戲劇評獎活動。屆時,不但觀眾可以大飽眼福,欣賞到30多部國內一流的戲劇作品,南京的劇院團、青年演員也有了學習、提升和展示的機會和平臺,這將有力推動南京本土藝術創作。圍繞梅花獎,梅花戲劇展演等一系列品牌活動也將相繼展開。

戲劇節為城市文化品牌賦能,可以成為一扇展示的窗,英國的愛丁堡戲劇節、法國的阿維尼翁戲劇節都是如此。南京眾多的戲劇節、藝術節帶動了整個戲劇市場的繁榮。從年頭火爆到年尾的演出,讓人提起南京戲劇,就豎起大拇指。「南京戲劇市場的繁榮程度今年可以在全國排前三前四。」南京戲劇節主辦方之一、南京藍色天際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吳瑋瑋表示。2019年,南京戲劇市場的整體規模、票房收入、單場上座率的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

未來,南京和戲劇的聯繫將更緊密。南京文藝綜合形象平臺「金陵大劇場」即將上線,平臺集南京文藝的資訊傳播、文藝評論、文藝創作三大主要功能於一體,將匯集南京文藝信息,幫助各類創作和展演主體進行傳播;推動院團交流,開展文藝評論和展演傳播,激發南京文藝創作活力;統籌演出資源、演出推廣、票務營銷等資源,體現集聚功能,凸顯聯動效應。

關鍵詞:原創

南京文藝原創力

走出南京走向海外

讓人欣喜的是,紅紅火火的南京戲劇市場中,不但有《搖滾莫扎特》《哈姆雷特》這樣的國內外優秀劇目,本土原創劇目也齊發力,題材從經典到當下,藝術門類多樣,表現形式豐富,展現了南京的文藝原創力。

南京市話劇團今年亮出了全新創作的話劇《行知先生》。1927年早春,南京郊區勞山下一山村,陶行知創辦了人生中第一所學校——曉莊師範。《行知先生》的故事,就是從這裡講起。全劇以豐富多彩的表現樣式帶領觀眾走進陶行知的精神世界。結尾處,舞臺懸掛了巨大的陶行知的臉模和手模,所有演員深深鞠躬。「那個場景一下子讓人熱淚盈眶。」觀眾王藝敏說,這部話劇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為民族無私奉獻的精神、愛滿天下的大愛情懷一一展現,讓人感動。

南京市越劇團打造的《上鄰下舍》選取了越劇舞臺上難得一見的當代都市題材,講述老舊小區裝電梯的故事。青年演員李曉旭飾演的社區副主任,被觀眾稱讚「仿佛見到了我們社區的主任」。這齣貼近生活、接地氣的越劇,讓觀眾有歡笑、有感動、有思考……

「安琪工作室」推出的大型原創越劇《桃花扇》所到之處皆火爆,兩位主演、「梅花獎」得主王君安和陶琪的風採讓戲迷們如痴如醉。戲劇評論家方同德盛讚該劇:「這次越劇《桃花扇》,我個人認為是迄今為止,我所看到的最接近孔尚任先生原著的《桃花扇》。」

世界戲劇大師裡馬斯圖米納斯執導,實力派演員尹鑄勝、廖凡領銜主演的話劇《浮士德》為南京劇目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南京近年來文化市場繁榮,很多重磅演出選擇落地南京,但由南京公司共同出品、世界創作團隊製作並在南京進行世界首演的劇目尚屬首次。出品方之一藍色天際今年還投資了一部劇《革命之路》,由沙溢、胡可主演。

很多南京劇目不但深受南京觀眾歡迎,還開啟各地巡演,甚至走向海外。

《浮士德》選擇在2019南京戲劇節上開啟世界首演,吸引著全球目光,上百家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結束了南京的演出之後,劇組奔赴西安、杭州、北京……持續散發戲劇魅力。《上鄰下舍》今年在漣水、阜寧、濱海等地巡演,所到之處,都受到了戲迷的追捧。

南京市話劇團的《莫愁莫愁》由南京家喻戶曉的莫愁女傳說改編,講述明永樂年間,富家公子徐澄愛上了燒火丫頭莫愁、卻被無情拆散的愛情悲劇。最終,莫愁含恨投湖,徐公子也隨之而去。不久之後,莫愁湖中,一雙並蒂蓮花隨風搖曳。劇組運用西方形體劇先鋒創意來演繹這一中國傳統故事,通過大量肢體語言、舞蹈和戲曲元素來塑造人物和表達情緒。該劇今年11月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上演,反響熱烈。新加坡觀眾齊小丹看完劇後特意了解很多相關資料,表示「想去南京的莫愁湖看一看。」

關鍵詞:青春

年輕人的「戲劇玩法」

秀出最具活力的文藝力量

青年,是戲劇的未來。南京戲劇市場從創作者到觀眾,都集結了南京最青春、最具活力的文藝力量,展現出「世界文學之都」裡,年輕人的「戲劇玩法」。

2019南京戲劇節特設青年單元,與「有種戲劇節」、「杭州國際戲劇節青年單元」、「蘇州青年話劇節」4城聯動,共同建立長三角青年戲劇孵化平臺,讓青年原創戲劇力量走上更大的舞臺。

作為今年南京文化藝術節活動內容之一的首屆南京青年戲劇節,集中展示了南京青年戲劇團隊的創作能力和演出風採。南京大學碩士劇團打造的《米奇去哪裡》、南國劇社推出的浪漫科幻愛情故事《超越星辰》,無名詩社團隊製作的探討青年人自由與愛情的話劇《蛐蛐》等劇作受到觀眾廣泛好評。此外青年戲劇節還策劃推出了多種多樣的戲劇活動,包括戲劇大師課、青年創作論壇、排練開放日、經典戲劇放映會、劇本圍讀會等,為青年人才搭建戲劇交流與展示的平臺,吸引和鼓勵他們參與戲劇創作,從而推動良好戲劇生態的建構,激發創作活力。

南京大學戲劇影視藝術系碩士、青年編劇初夏的作品《捉影》12月在南大黑匣子劇場上演。她說:「畢業以後我有三個戲在南京製作和演出過,在南京,創作者可以獲得特別好的實踐機會。」

南京高校雲集,校園戲劇文化也十分濃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中國直升機泰鬥王適存》、南京農業大學的《北大荒七君子》、南京林業大學的《林鐘聲聲》……都別具特色。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南京日報「我的大學」、《青春》雜誌社共同發出倡議,在寧高校聯合成立「寧聚計劃之寧劇聯盟」,意在將其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寧劇聯盟」將秉承「寧聚計劃」的宗旨,通過一個個劇目的展演,豐富在寧高校的校園文化,讓學子們了解南京、愛上南京;通過在寧高校學長們的故事,激勵和感化年輕學子將使命擔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通過一幕幕生動形象、感人至深的劇情,點燃學子們青春奮鬥的夢想,以激情才智為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為奮進的中國提供不竭動力。

戲劇觀眾,也要從年輕人開始培育。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藝術學院……9月,南京戲劇節的「最好的青春遇見戲劇」高校迎新季,邀請22所高校2000餘名大一新生走進劇場,觀看大學生涯的第一部劇。很多大學生的朋友圈裡,都留下了看劇的合影,帶著滿足的笑容,舉著標語牌——「最好的青春,遇見戲劇」。

關鍵詞:影響力

以戲劇之美,彰顯城市之蘊

戲劇與城市的關係日益密切。因為戲劇,人們「愛上南京的理由」又多了一項。因為戲劇,城市變得更加美好。

今年,僅南京戲劇節的總觀眾人次就超過7萬,其中外地觀眾佔16.7%。外地觀眾來自北京、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合肥、濟南、西安、青島、大連、克拉瑪依等地,甚至還有立陶宛、俄羅斯的戲劇觀眾,來到南京共赴戲劇盛宴。

南京自2016年被認定為首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以來 ,截至今年10月,已補貼演出590場次,總票房1.74億元,補貼金額超過4200萬元,觀演人次69.9萬。長江路小劇場戲劇節中的7部劇目由政府購票,免費贈送給市民,更是吸引了大量觀眾。

優秀的劇目、精彩的活動、優惠的票價,南京戲劇市場不只吸引著南京人,更是讓外地觀眾紛至沓來。來寧旅遊+看戲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根據南京市文旅局提供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南京文化演出場次數同比增長34%,觀演人數同比增長138%,其中跨城觀演人數比例為38%。跨城觀演的觀眾不僅直接拉動了南京文化消費規模,還間接帶動了在寧的食、住、行等消費需求。很多人還會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發布自己的體驗,也擴大了南京的城市影響力。

12月,帶著曾獲託尼獎的史詩級音樂劇《鐵達尼號》來寧的北京演出機構負責人李建華,對南京留下了「氛圍好、觀眾素質高」的印象。一家劇院的工作人員小希發現,「越來越多的外地劇目願意來南京演出,而且南京變成了很多劇目演出的首選城市。」在戲劇教育家林蔭宇看來,戲劇可以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經年累月上演的劇目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城市人的面貌,最終凝結為城市的氣質和格調。

英國愛丁堡是一座人口不到50萬的小城,2014年成為世界城市論壇的創始成員,得以與紐約、巴黎、倫敦等國際大都市「平起平坐」,原因就在於戲劇等藝術為這座城市賦予了享譽世界的軟實力。「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正以戲劇之美,彰顯城市之蘊。(本報記者 邢虹)

相關焦點

  • 愛上蘇格蘭皇家音樂戲劇學院的N個理由,不服不行
    蘇格蘭皇家音樂戲劇學院是一所歷史悠久的音樂與戲劇學院,可以追溯到1847 年格拉斯哥市建立雅典娜神廟。從1886 年開始,雅典娜神廟向世人提供音樂教育,戲劇也成為課程的一部分,到1890 年雅典娜神廟成立了音樂學院。下面,小編帶你了解愛上蘇格蘭皇家音樂戲劇學院的N個理由,不服不行!
  • 愛上皇家威爾斯音樂戲劇學院的N個理由,不服不行
    皇家威爾斯音樂戲劇學院成立於1949年,位於威爾斯的首都卡迪夫。2002年女王授予學院「皇家」封號。是英國9大音樂學院之一,5家獲得「皇家」封號的音樂學院之一。下面,小編帶你了解愛上皇家威爾斯音樂戲劇學院的N個理由,不服不行!
  • 愛上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的N個理由,不服不行
    皇家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Royal 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 Drama),由Elsie Fogerty創建於1906年,位於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是一所位於倫敦的藝術類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
  • 南京打造「文學之都」的戲劇名片
    ……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期間,一批根據經典名著改編的優秀劇目進行線上線下展演,展現城市文藝氣質,展示豐厚歷史文化底蘊。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是一個文學氣息濃鬱的都市,也是一個非常有戲的都市。作為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的一個重要活動,「世界文學之都與戲劇創作」高層論壇近日舉辦,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文學之都」的戲劇創作出謀劃策。
  • 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打造時代戲劇名片
    來自文學、戲劇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南京的文學與戲劇創作,展望「世界文學之都」的未來,提出打造南京戲劇名片的構想,進一步助推南京不斷推出文藝精品、培養優秀戲劇人才。● 徐興無(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在申報「世界文學之都」的工作中,一開始就作為重要的學術支撐力量介入,特別是梳理南京為什麼能成為「世界文學之都」的歷史遺產方面。
  • 南京是一個很容易愛上的地方
    其中一位還特地加了一句:我在南京,幫你帶鹽水鴨啊!這孩子!我曉得他的這鹽水鴨是等不到的,他只是知道我特別喜歡南京,開了一個師生間的小玩笑。我喜歡南京,並不全是因為我是江蘇人的原因。南京是一個很容易愛上的地方,光是那些尋常巷陌的名字就足夠咀嚼很久。所謂城市的記憶,在這裡總顯得特別厚重。即使是光怪陸離的晚上,無論怎麼樣的燈紅酒綠都遮不住昔日的故事——故事說的是鬥轉星移、物是人非之後,一個城市的靈魂被印刷在各種路牌之上,經久佇立。碑亭巷、狀元境、三十四標……這個城市還需要什麼物化的痕跡去丈量古秦淮的深度?
  • 最好的青春·遇見戲劇的美!2020南京戲劇節高校迎新活動起航
    「最好的青春·遇見戲劇」迎新的首場活動10月24日在南京保利大劇院上演,上百名高校新生走進劇場觀看了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出品的話劇《12個人》。  自2018年起,南京戲劇節每年都聯合南京近30所高校開展戲劇迎新活動。
  • 「戲弄英文」:魔力老師讓學生愛上戲劇
    開課3個多月、總共10餘節課,唐鎮中學的學生卻已能自如地用英語表演戲劇《智慧出售》和《霧都孤兒》。昨天下午,數百名來自新區乃至全市教育界的嘉賓,和唐鎮中學的家長、學生一起,在唐鎮文體中心見證了這樣一個「奇蹟」。
  • 【2019年南京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真題】
    【2019年南京藝術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初試真題】面試:考官提問1.「你看過哪些書?看過哪些電影?2.你喜歡《敦刻爾克》嗎?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日子過得窩囊,店裡沒生意,老父病危,手術費籌不齊。前妻跟有錢人懷上了孩子,還要把他兒子的撫養權給拿走。一日,店裡來了一個白血病患者,求他從印度帶回一批仿製的特效藥,好讓買不起天價正版藥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
  • 愛上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的N個理由,不服不行
    曼城現已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大都會,有32000華人在此定居。曼徹斯特城市大學有全歐洲最大的校園,有學生45000名,跟其他三所大學和皇家北方音樂學院連在一起,在設計方面,與世界時尚教育巨頭,時尚界最高殿堂——馬蘭歐尼學院(ISTITUTO MARANGONI)合作,帶動了我校的設計學科的發展。南昌留學雲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愛上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的N個理由,不服不行!
  • 這十個理由,讓你愛上珍珠泉!
    綠,是珍珠泉的第一印象。「不到長城非好漢」,來南京定山長城一樣能過足好漢的癮。以芙蓉峰、妙高峰、獅子峰為基礎,站在峰頂遠眺,群山繁蔭疊翠,連綿不絕,層林盡染,大氣磅礴。)交通:地鐵3號線至東大成賢學院站下,換乘605路公交至佛手湖公園東站下✿四方當代藝術湖區門票:80元/人地址:浦口區珍七路9號交通:地鐵3號線至柳州東路站下,換乘公交694路至珍珠泉總站下/今日互動/你愛上珍珠泉的理由是什麼
  • 2021年南京大學戲劇與影視學616戲劇與電影基礎考研解析
    2021年南京大學戲劇與影視學616戲劇與電影基礎考研詳細解析【才思·考研】南京大學戲劇與影視學 專業一考試科目名稱為616戲劇與電影基礎。考試的難度不是很大,重點考察範圍在戲劇史論與影視史論方面,今天就跟著才思考研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一、616戲劇與電影基礎概述南京大學的專業一在考試時,是第二天上午的時候考察,考試時間為8:30-11:30,考試分值150分。
  • 愛上一個男人,需要理由嗎?聽聽過來人是怎麼說的
    人生的路上,我們希望有一個依靠,那是我們的滿面春風,那是我們的餘生安穩。可是,漫漫人生路,到底哪裡才是我們的情之所系,到底誰才是我們的心之所安?不清楚,不明白。於是,我們在慢慢的找。於是,終於在人海茫茫中遇見了一個人,那是讓我們的心微微蕩漾的人,那是讓我們的臉微微發紅的人。於是,我們知道,那是愛。愛上一個男人,需要理由嗎?
  • 愛上成都的10個理由!
    這座深居內陸的網紅城市,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這座千年蓉城,只需要10個理由就能深愛!因為爬一次青城山愛上成都傳說白娘子是在此修行的,一個幽字道出了青城山的神韻。青城山曲徑通幽,越走越發現這裡寧靜翠綠,會愛上這裡。
  • 聚集高校戲劇社團:他們因戲劇而高雅,戲劇因他們而青春
    在高校扎堆的南京,高校社團中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大學生戲劇社團。  讓我們走近這些高校戲劇社團,感受戲劇與青春相遇,會迸發出什麼樣的火花。  關鍵詞:純粹  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  黑匣子裡,散發出藝術的光  8月13日,又一個周五,又一場「周末戲劇」如約而至。
  • 愛上吉林夏天的22個理由~
    愛上吉林夏天的22個理由~ 2020-05-29 0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你三秒用一個詞形容南京人
    圖源:@westwind 西風喜歡一座城市,可以有許多理由,或許是深夜崩潰收到來自陌生人的關心,或許是因為這座城市各式各樣的寶藏美食。可樂樂是因為一群人而愛上南京這座城市。熱情的南京人 / 別怕,遇到困難找南京大媽 / 在南京,有個神奇的組織,就是在廣場舞上跳舞的南京大媽,別看她們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公眾場合吵得不可開交。
  • 白色指甲油,給你一個愛上夏天的理由
    白色指甲油,給你一個愛上夏天的理由   總有一種心情代表夏天
  • 親子閱讀與博物館旅行,愛上臺北的另一個理由
    一九八七年,信誼創設「信誼幼兒文學獎」,迄今連續舉辦二十一屆,成為臺灣地區出版界最具指標性的幼兒圖畫書徵獎活動。我們耳熟能詳的繪本故事如《猜猜我有多愛你》《爺爺一定有辦法》《好餓的毛毛蟲》《子兒,吐吐》等都是信誼為小讀者們引進或創作的佳品。
  • 江北新區打造南京新主城文化名片
    這些數字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通過青年戲劇節的舉辦,開始關注戲劇、走近戲劇和愛上戲劇。江北新區宣傳部透露,戲劇節雖然落幕了,但是新區對於青年戲劇的扶持培養計劃卻剛剛開始,希望推動南京青年對戲劇的了解和喜愛,打造文化IP,讓南京青年戲劇節成為南京新主城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