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小玊的「不專業」美學已經更了好幾期了。大家對美學應該也有了一個非常粗略的認識。
之前有個小可愛留言說:「你老說先驗先驗的,到底啥是先驗,難道還有後驗嗎?」收到這個天才問題的小玊非常開心,「不專業」答疑解惑小玊義不容辭。於是,在今天,在這個風和日麗適合逛街買買買的日子裡,小玊克服了想要鴿的心情,拖著沉重的身體和抽筋的手指,決定——用我不專業的專業水平,談談啥是先驗。
咱們之前談論過一個小哥哥——拜神柏哥。他可以算是先驗的老祖宗,我們可以從他的拜神特性上,窺視到一絲有關先驗的本質——拜神。
相信大家都想過一些問題:比如,世界是如何產生的,大腦是如何擁有意識的,人為什麼擁有智慧,智慧從何而來,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等等。其實不僅大家想這些問題,自古以來中外哲學家、美學家、神學家都在想這些問題,且提出許許多多的理論,這些理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永遠無法推測證實,都只是猜想。
所謂先驗論,就是其中的一種猜想。它的意思就是說,人的這一切一切的東西,意識、道德、知識、法律等等都是先於人類存在而存在,人類從今往後的生活學習不過是尋這些先天存在的東西罷了。那這些東西為啥會先於人存在,誰創造了他們呢,先驗兄弟隊說:「都是神的旨意。」
所以,我們知道了,先驗的基礎是有神論,是非常理性的有神論。
好了,現在我們用先驗論來探討一個非常非常爛大街的問題:「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大家想,假如一切先驗,所謂善惡就是先於人類存在而存在,那麼誰來定義的善惡呢?是人還是神?嚴格來說,應該是神,但是現實是我們人類其實並不知曉所謂神的旨意究竟是什麼,我們現在所定義的善惡,實際上是社會共識和需求所定義的善惡。
那麼我們現在來解釋一下「神的旨意」。康德大佬認為,先驗是一種有關形式的東西,也就是說,世上萬物本身包含的神的旨意會通過它的形式表現出來。特別有意思的一個例子就是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一朵花很美?其實是因為這朵花的形式,它符合了神所對它的旨意,形式與包含達到了一種和諧,所以我們覺得它美。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發現,這個問題就沒有意義了或者說它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假如人性有本來的、未經加工的底色,那麼這個前提就等於承認了先驗觀(即神定「善惡」),按照先驗觀人本身所有的形式,就是具有原初的正義性的,那麼無論如何它就不具有善惡之分。(因為善惡是人類自我的推測和假設)
哲學史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流派——理性主義,其實就是以先驗論為基礎的。他們假定了先驗是認識世界的基礎。有許多大佬都是理性主義的門徒,比如萊布尼茨、沃爾夫、喬姆斯基等等。(有許多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都比較推崇理性主義,比如培根和笛卡爾)
理性主義在當今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迷弟,喬姆斯基,我們現在借著他的一個探討,來加強一下對先驗論的認識。
喬姆斯基曾經探討過法律是否具有正義性、革命為什麼具有正義性等等一系列問題。
我們現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假設世界先驗,身為傻白甜人類的我們怎樣才能get到這種偉大的先驗呢?想清楚這個問題,上面的幾個探討才有意義。
柏哥說,通過嚴格的教育(多搞哲學少寫詩)。也就是說人類雖然本身具有正義性,但是顯然我們無法識別他,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對他有個大概的猜測。既然是猜測,就有可能錯啊!集美們,我們現在再想,我們這麼判斷某種猜測的對錯,當然是通過一種邏輯推測,那麼這種推測的成立基礎,其實是大多數人都支持這種推測,大家覺得這種推測的結果能保護大多數人的生存所需,大家就會覺得有道理,邏輯沒毛病,然後大家就會將推測結果變成一種共識,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道德和法律。
所以,就現在來說,根據現有的狀況,法律具有正義性(這裡有個bug我們等會解釋)。但是也許隨著觀念的進步,我們會發現法律也許不適用了,或者它無法代表人民所要的正義性了,我們就會改它,讓他符合我們所需要的正義性。
那麼就是說法律具有正義性了?不盡然。我們現在來探討一下bug。我們都知道語言可以代表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思維模式,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會有不同的語言和習慣。語言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語言對思維有塑造作用。
我們都知道,人一出生就會一直處在某種語言環境當中。這些語言會對我們的思維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中國媽媽會罵人「狗仗人勢」,在這種語境下,「狗」帶貶義,我們從小就會接受這種設定,認為它理所當然。這是一個非常小的例子,我想讓大家知道的是,我們其實從一出生就被某種約定俗成的道德習慣所影響了,我們難以覺察和批判它,因為它構成了我們所謂的思想。
知道了這個bug,法律的「大多數觀念」就變得有些虛假了,也就是說,在一種文化下的人民,其實很難不成為「大多數」,很難離開社會的邏輯思維,也就很難質疑道德法律的正義性,並對其造成衝擊。
所以我們只能說,在當下,法律可能具有正義性。
搞懂了法律,其實就很好理解為啥需要革命了。每一次對社會體制的解構、社會文化的解構,對人本身的解構都能促進我們對「真實正義性」邁進。
篇幅問題,我們就先到這。除了先驗,其實還有後驗,我們下期再聊。
文字來源:王小玊
圖片來源:網絡
本期責編:王大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