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郭富城「鞋子論」---好像一對鞋子不適合,腳經常不舒服,你也會想換一對舒服的鞋,我們每天都要走路,就好像身邊的伴侶,應該找對合適的才穿上去,起碼不會傷到自己,硬著來只會流血,傷口又不能癒合,找另外一對可能更好,感情世界也是這樣。
當年郭富城因「鞋子論」幾乎被全中國網友炮轟,想當年我也是其中一員,因為當時我實在無法理解,你想想,一雙鞋你都穿了7年(一般的鞋7年早就穿破了),才發現不合腳,這不是搞笑嗎?簡直就是渣男中的戰鬥機。隨著時光的流逝,我也經歷了戀愛的甜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長達十年的婚姻課堂裡,我才弄明白「鞋子論」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我心中完美的婚姻是相濡以沫,白頭到老。往往婚姻剛開始的時候對未來的憧憬就是這樣的,用「鞋子論」來比喻,那就是這鞋非常合腳,穿起來十分舒適,所以婚姻的初始階段不出意外是非常甜蜜的。但是隨著兩人朝夕相對,相互的缺點都會坦誠相見,這時就會產生兩個現象,一種現象是相互包容,慢慢的相親相愛,相濡以沫了,婚姻自然而然就會美滿幸福,白頭到老(前提是倆人得活到老哈)了;另一種現象就是相互看不順眼,挑剔,慢慢發展成吵架,打架,甚至冷戰等,最後如果沒有緩和的機會就會走向離婚這條不歸路,這也就可以解釋鞋子為什麼穿到最後才發現不合腳,需要丟棄,重新更換一雙穿起來舒服的。
突然想起身邊一個女性朋友的婚姻生活,從剛開始彼此間的膩膩歪歪,恨不得一刻都不分離,發展到現在的無話可說,看一眼都覺得多餘。我簡單剖析總結了一下,朋友倆夫妻主要是由以下幾點造成的:
一丶長時間兩地分居(剛結婚的那幾年,兩人工作的城市相距千裡,一兩個月都見不上一面),給了太多彼此獨立的空間,以至於兩人重新長時間一起生活的時候產生太多的矛盾,矛盾大多無疾而蹤,雖然經過彼此的溝通,表面看似解決了,但是問題的本質實際上還是沒有得到解決的。比如:我朋友老公不願意花時間陪她,下班,房價會找各種理由跟朋友出去鬼混,從來不帶她一起。我朋友被氣哭好幾次,以離婚威脅,她老公才稍微收斂一點,每次原諒之後,他老公就繼續胡作非為,最後鬧的次數多了,他老公就認定我朋友只是單純的耍耍性子,哄哄就好的那種。
二丶三觀不同。倆人在一起因為愛,我朋友天真地以為愛可以包容一切。的確,剛開始的時候,她老公挺遷就她的,說什麼就聽什麼,但是在一起日子久了,他老公就認為我是一家之主,你就得聽我的,不得反抗。如果只是單純的家主之爭也就算了,倆人對未來的規劃,自身的發展以其消費觀念都完全不同,一個不思進取,故步自封,一個希望通過努力擁有美好的未來。我朋友也找他老公聊過,但一切純屬對牛彈琴,簡直無語至極。他老公還振振有詞說你不是一直都覺得自己挺能耐的嗎?你自己去做啊?
三丶大男子主義,把女人當作玩具,感興趣時逗著玩玩,解解悶,不感興趣時,丟一邊,棄之如履。
剛不小心翻看到她的朋友圈,最近一條消息寫著:從今往後,你所有的一切都與我無關!我想估計她自己也想明白了,既然鞋不合腳,何苦勉強自己硬穿著,何況鞋並不懂得憐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