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條悲傷的故事,其幾天重慶的網紅鯉魚被偷走,偷走網紅鯉魚的男子也已被抓,而他交代鯉魚已經被他們吃掉了,看過鯉魚以前的視頻,真的非常的可愛。市民都非常喜歡它,小孩子也喜歡和它玩耍,長到40斤不容易,而這條魚也能聽懂別人叫它,說明這是一條很有靈性的鯉魚。
大文豪韓愈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貓相乳說》,說是名將馬燧家裡有兩隻母貓,在同一天抱窩,但是其中一隻死了,而它的兩個幼小的孩子在仍然吃它的奶,餓地發出了悲鳴,另一隻母貓就將它倆銜到自己這裡,像餵養自己的孩子一樣來餵養它們。
韓愈的這篇文章其實是借貓來讚揚馬燧,因為他本性仁義,所以他家的貓也會被他感化,而下面這個故事就真實多了。
清代時,有戶人家家裡有頭母牛,母牛腿瘸後就不能耕地了,於是被賣給了附近的屠戶,送給屠戶的下場是什麼大家也心知肚明,屠戶當時小牛的面就要宰母牛。當時母牛生的小牛犢剛斷奶,小牛犢看到屠戶要屠宰母牛,「哞哞」哀叫了好幾天。
後來它見了這個屠夫就逃跑,能躲多遠就躲多遠,跑不了的話就趴在地上發抖,好像哀求饒命的樣子。
而屠夫呢,也經常故意追它,拿他取樂。後來小牛犢漸漸長大,長得很壯,但還是很怕屠夫。等到牛角長得堅硬鋒利,有天看到屠夫側躺在凳子上,用角一下把屠夫的心臟刺穿了,然後便逃跑了。
屠夫的妻子狂呼周圍鄰居去抓牛。而眾人都同情小牛為母報仇,故意慢慢地追趕它,牛逃跑了,最終不知它到哪兒去了。
這是收錄在《閱微草堂》裡的小故事,紀曉嵐8歲的時候,他家的保姆給他講的故事。這頭牛也和鯉魚一樣有了靈性,你可以認為它是記仇,但你也需要知道,動物是要善待的,可以不愛但是不能傷害。
事情已經發生了,不想再去譴責男子的行為了,但是錦鯉都敢吃,也不怕以後會有黴運。一條魚和人有了感情,就不能把它看作是食物了。視頻裡經常餵養它的市民接受採訪時眼圈都紅了,看著讓人心酸。
所以萬物皆有靈,請善待每一條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