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簡介
1.1 項目背景
1.1.1 產品簡介
碳酸二苯酯(DiphenylCabronate簡稱DPC)無毒、無腐蝕性、無汙染,代替光氣合成聚碳酸酯(P)C是其主要用途,也可廣泛地用作溶劑、增塑劑,以及用於製備其他的有機酸酯和農藥、製藥等行業。聚碳酸酯是一種綜合性能優良的非晶型熱塑性樹脂,具有優異的電絕緣性、延伸性、尺寸穩定性及耐化學腐蝕性,其在工程塑料中的用量僅次於聚酞胺(PA)而位居第二。
項目地址位於吉林市,原材料主要為苯酚,依託吉林石化公司擁有年產8萬噸的苯酚裝置的產業優勢,為本項目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優勢和低成本優勢。
1.1.2 市場前景
聚碳酸酯(PC)是分子鏈中含有碳酸基的線性高分子聚合物,可分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種類型,目前實現工業化生產的為芳香族聚碳酸酯。作為高端石化產品,聚碳酸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需求增速最快的熱塑性材料,綜合性能優異,在電子電器、板材容器、汽車工業、醫療器械、防護器材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並迅速擴展到航天航空、光學元件、光電信息等新興領域。
作為全球重要的聚碳酸酯市場,中國對於聚碳酸酯需求量大、增長速度快,但自給率低(不足四成)。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個政策鼓勵建設聚碳酸酯項目,科研單位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聚碳酸酯生產工藝方面取得突破,國內企業開始上馬、擴建聚碳酸酯項目。
電子電器、建築和汽車是中國聚碳酸酯市場最大的消費領域,合計佔總消費量的71%,中國市場佔全球35%左右。中國聚碳酸酯消費量從60萬噸迅速增長至180萬噸,年均消費增速10%。
中國PC需求仍將快速增長。隨著顯示屏越來越向大尺寸發展,聚碳酸酯日益取代傳統的亞克力板被用在大型電視機的背光模組中。聚碳酸酯板材的隔熱性能比普通玻璃高25%,抗衝擊強度是玻璃的250倍,而重量僅為玻璃的1/2,因此PC是建築裝飾業理想的採光材料。PC板材在各種形狀的大面積採光屋頂、樓梯護欄及高層建築採光設施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汽車是PC另一大重要的終端應用,在國外發達國家的消費比例在20%左右,但在國內的消費比例僅為5%左右。汽車輕量化趨勢越發明顯,聚碳酸酯具有優異的抗衝擊強度、易於模具加工,與傳統材料如高速鋼和鋁合金相比,大幅減少重量。此外,光電領域使用的PC薄膜、用於LED照明的光擴散PC、醫療器械中的耐輻射PC等均是未來潛在的需求熱點。根據預計,未來中國聚碳酸酯市場仍將保持8%-10%的增長。
傳統的合成DPC的方法以光氣和苯酚為原料,但光氣有劇毒且腐蝕性大,因此採用非光氣法合成DPC備受關注。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外對碳酸二甲酯(DMC)與苯酚經酯交換合成碳酸二苯酯及其催化劑進行了研究,目前,合成DPC的非光氣法主要有酯交換法、尿素醇解法、氧化羰基化法等。20世紀80年代後期,酯交換法又開發出了有機錫化合物、茂鈦類絡合物、鈦酸酯類化合物等新型催化劑,使碳酸二苯酯的收率有所提高。由於DMC生產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以及生產工藝的進一步簡化,以DMC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前景十分廣闊。國內由於電子電氣、汽車工業等高技術領域的快速發展,聚碳酸酯一直依賴進口,因此加快我國非光氣法合成DPC勢在必行。
海外市場聚碳酸酯需求增速也將回升。北美和西歐房地產和汽車行業企穩復甦,帶動聚碳酸酯行業需求回升,開工率有望持續提升。預計到2019年需求量達到457.3萬噸。預計未來6年全球聚碳酸酯需求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6%,比過去5年增速提高3個百分點。DPC作為PC的取代物,生產過程中更加環保,具有優異的電絕緣性、延伸性、尺寸穩定性及耐化學腐蝕性,市場前景非常良好。
1.1.3 技術分析
採用有機錫和有機鈦化合物作催化劑,用DMC與PA反應、高壓密閉間歇式反應釜,附帶智能恆溫控制儀,該反應體系適宜的催化劑Ti(OC4H9)4摩爾分數為0.60%,適宜的物料配比為n(PA):n(DMC)=6,反應溫度為190℃左右,合成了DPC。該酯交換反應屬於連串可逆反應,無任何副反應發生。
1.1.4 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政策優勢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第一類鼓勵類包括了6萬噸/年及以上非光氣法聚碳酸酯生產裝置。
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其中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中包括了6萬噸/年及以上非光氣法聚碳酸酯(PC)。
《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南》中提出了「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產業發展的七大任務,其中在化工新材料領域的工作重點之一是加快空白產品的產業化過程,具體任務包括了推進PC(聚碳酸酯)、PEEN(聚醚醚腈)等工程塑料和茂金屬聚乙烯、茂金屬聚丙烯等高端聚烯烴樹脂及苯基有機矽單體的研發。
工信部發布的《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將聚碳酸酯列為了代表性高端產品之一,預測未來幾年聚碳酸酯需求量年均增長率6.7%,2020年的需求量將達到230萬噸。規劃提出了在化工新材料創新發展工程中要加快開發3D列印用的PC-ABS材料等耐高溫高強度工程塑料。
(2)工業優勢
吉林市,是中國「一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基地。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石化、汽車、冶金、能源、農產品加工、非金屬礦產等傳統產業體系,碳纖維、裝備製造、生物產業、基礎電子及電力電子等新型產業體系。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吉林化纖集團公司在國內同行業佔有重要位置。
吉林經開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早經省環保廳審批通過,是省內少數幾個具有承接化工項目資質和能力的區域之一。吉林經開區公用工程和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規劃區已經實現「九通一平」。現有一次變電站1座、二次變電站3座、可提供66千伏和10千伏電源;日可供生活用水8萬噸、工業用水11.4萬噸、汙水處理36萬噸,供汽能力每小時550噸,可提供38公斤以下高、中、低壓工業蒸汽,年可供應天然氣5000萬立方米;國內各家運營商通信服務覆蓋全區。
(3)人才優勢
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內現有中高級技術人才3.8萬人,技術工人10餘萬人。園區內現有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化纖技術中心等5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吉林燃料乙醇試驗室等11家省級科研機構,研發實力雄厚,每年進行科技創新投入超過15億元,特別是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設計院等科研單位在化工科研和設計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4)區位優勢
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東北交通主幹線的樞紐,內外運輸四通八達,區位優勢明顯。東北地區鐵路主幹線長圖鐵路貫區而過,有九站和新九站兩個鐵路中間站,開發區內還設有日編解作業量4000輛的鐵路編組站,區內企業鐵路專用線已達25公裡,鐵路運輸十分便捷;開發區距長春85公裡,東北高速公路網主幹線的長琿高速公路貫區而過並設有出口,另有吉長北線.從開發區沿高速公路到長春只需要四十多分鐘到龍嘉國際機場只有60公裡,空中交通十分方便。
(5)產業優勢
吉林市直接從事化工生產的企業約650戶,各類化工產品超千種,生產所需的大部分原料可以就近採購。
吉林市化工產業基礎雄厚,化工生產企業已發展到500多戶,規模以上企業100餘戶,中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吉林化纖集團公司在國內同行業佔有重要位置。全市化工行業資產總額超過500億元,擁有80餘套主要裝置,其中20餘套裝置產能居全國前列。
目前,吉林省醫藥行業主要包括現代中藥、化學藥、生物藥「三大主導板塊」,生物健康材料與保健食品、醫療器械、製藥檢測儀器與設備、醫藥商業與流通、醫療健康與服務「五大潛力板塊」,醫藥健康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1.2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2.1 產品規模
年產10萬噸碳酸二苯酯。
1.2.2 項目建設內容
項目佔地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廠房、行政辦公樓併購置有關生產設備等,建設年產10萬噸碳酸二苯酯生產裝置、生產配套設施和環境保護設施等。
1.3 項目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項目總投資90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72000萬元。
1.4 財務分析及社會評價
1.4.1 主要財務指標
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55658萬元,利潤18367萬元,投資回收期5.9年(稅後,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20%。
說明:表中「萬元」均為人民幣
1.4.2 社會評價
該項目技術經濟分析是可行的,並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實施之後將會有很好的經濟效益。此外該項目的實施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對推動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的保護、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5 合作方式
合資或獨資
1.6 需外方投資方式
資金、設備、技術
1.7 項目建設地點
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內
1.8 項目進展情況
已編制項目合作計劃書
2.合作方簡介
2.1 基本情況
名稱: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七局
地址: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
2.2 概況
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在東北地區設立的唯一的國家級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已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雙認證。行政轄區103平方公裡。分為經開東區,經開西區以及2017年即將開始建設的經開北區。
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區東臨松花江,西至長吉北線,南起長琿高速公路,北至通溪河。
現有各類企業893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戶,常駐人口6.8萬人。建區以來,已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億元,財政收入14.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9億元。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松花江城區段的下遊,城市的下風頭,地勢平坦,是吉林市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和市區老企業實現「退二進三」的理想承載區,也是外商在中國東北地區投資建廠的首選區域。
吉林經開區以園區化集群式的模式布局,重點發展大工業項目。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業集中建設發展的理念,依託吉林市及開發區現有支柱產業.規劃了五大工業園區,即化學工業園、輕工化纖紡織工業園、品牌食品工業園、機械電子工業園和生物能源與環保產業園。
突出發展化工(包括精細化工、生物化工、天然氣化工)、輕工化纖紡織和品牌食品三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能源與環保產業和安全技術產業,積極發展機械電子產業,建設科技先進、生態文明、和諧發展、功能完備的工業集中區。經過八年的開發建設,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配套設施,形成比較完善工業項目入區和發展生產的條件。松江北路是連接開發區與市區的「生命線」,2004年8月實現了通車;目前,開發區規劃區及其邊緣三縱兩橫主幹道路網已經形成,小區道路正在進一步完善,所有管線一次性敷設,自來水供水能力8萬噸/日,工業淨水能力15萬噸/日,排汙水能力6萬噸/日;現有2座二次變電站,配電容量12萬KVA;現有一家大型熱電廠和兩家自備電廠,每小時可供應各種品質蒸汽5000噸;固定電話和移動通訊與市區實現同步;區內照明基礎工程基本完成,主要街路實現亮化;綠化工程全面鋪開,主要街道已經栽種樹木和花草,形成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吉林經開區實施新一輪發展戰略規劃以來,按照產業高端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方向,努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規模體量加速壯大,產業鏈條深度延伸,質量效益顯著提高。精細化工產業實力持續攀升,關聯企業64家,產品覆蓋78大類200餘個品種,綜合產能300萬噸,經濟體量佔到全區50%以上。眾鑫化工減水劑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印尼雅萬高鐵項目減水劑原材料供應商。康乃爾苯胺外售量全球最大。30萬噸烯烴基本建成,將有效帶動十餘家關聯企業整體發展。新材料產業加速集聚,骨幹企業發展到6家,作為國內首家國家級碳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我區與江蘇連雲港、山東威海鼎足並立國內三大集聚區,原料供應、技術研發、成本控制、產業配套等優勢突出。原絲年產能1.5萬噸(產能和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一),碳絲年產能2860噸,終端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整體產業穩步發展。生物產業總量倍增,「生物乙醇–環氧乙烷–醇醚」產業鏈條已經形成,骨幹企業發展到7家,綜合產能115萬噸,稅收貢獻佔全區3成以上。燃料乙醇產量現居亞洲第一,正向百萬噸級邁進;環氧乙烷產能達到18萬噸,原料短缺瓶頸有效破解。醫藥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骨幹企業發展到6家,產品涵蓋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生物製藥、中西成藥等品類,綜合產能2萬噸。萬華精細化工達產達效,四環雙150噸醫藥中間體、康乃爾聖業原料藥基本建成,2萬噸牛磺酸開工建設,金恆製藥新藥市場佔有率大幅提高,維生素E產能世界第三。
2.3 聯繫方式:
聯繫部門:投資促進七局
聯繫人:蔣宏恩
電話:0432-63501331
傳真:0432-63501331
郵箱:187067878@qq.com
項目所在市(州)聯繫方式:
聯繫單位:吉林市合作交流辦投資促進服務中心
聯 系 人:劉 鎧
聯繫電話:1598116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