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剛剛落下帷幕,一場關於「誰是第一」的宣傳比拼已在門戶網站之間拉開了序幕。幾乎是同時,騰訊、搜狐、新浪、網易都拿出了第三方的調研數據,宣稱自己奪得了奧運流量的冠軍。
究竟誰是奧運期間的網際網路「第一門戶」,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場講不清楚也不會有結果的競賽。但是,誰都明白,如果不爭,就肯定不是冠軍。
門戶爭相拋出奧運成績單(相關文章: 驅動中國:門戶網站奧運報導數據匯總比較(圖))
騰訊搶先拋出了奧運成績單,明日更在北京大張旗鼓地舉行奧運報導「慶功大會」,擺出十足的冠軍姿態。騰訊引用的是尼爾森與Alexa兩大權威調研機構的數據。尼爾森稱,第一時間通過網際網路獲知首金信息的18-30歲網民中,58%是通過騰訊獲知的,領先第二名的門戶44%以上;而全球網際網路流量監測機構Alexa最新數據則稱,在奧運期間中國四大網絡門戶的流量排名中,騰訊網一直穩居第一,奧運期間,騰訊網每天日均流量達到10億量級,創下中文網際網路流量新紀錄。
一直以「第一門戶」自居的新浪也不甘示弱,拿出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主辦的中國網站排名(ChinaRank)監測替自己撐腰。ChinaRank數據顯示,自奧運開幕以來,新浪奧運用戶數和流量兩項指標均逼近四大門戶均值的200%,連續15天位居排行榜榜首。在這份監測報告裡,騰訊排名第二,而新浪的老對手搜狐則名列第三。新浪還引用央視市場研究(CTR)對國內128個城市網民進行的調查稱,通過新浪網收看的用戶平均比例為39.68%,穩居各大網站之首。
面對騰訊、新浪的步步緊逼,作為北京奧運網際網路內容服務贊助商的搜狐自然不肯忍氣吞聲。搜狐針鋒相對,一下子拿出了艾瑞市場諮詢、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央視市場研究、萬瑞數據、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易觀國際研究機構、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ChinaRank等8家研究機構的針對奧運期間的不同研究方法的數據,以證明「看奧運,網民首選搜狐」。而且,搜狐引用的數據更加「嚇人」,聲稱央視市場研究的數據顯示,76.7%的網民在奧運期間內選擇搜狐獲取奧運信息。
相比之下,網易沒有上述3家門戶網站計較得那麼激烈,但也宣稱自己的奧運視頻點擊次數超過3.5億,獨立訪問者和頁面瀏覽量兩項指標中均處於門戶第一。
標準不同導致結果各異
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調研數據,究竟誰是奧運比拼中的門戶冠軍,還真是鬧不清楚了。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姑且不去理會這些來自各種渠道和途徑的數據是否含有水分,從公開的數據來看,支撐幾大門戶流量冠軍的標準和調研方法均不相同,這也是導致幾大門戶網站互相質疑的根本原因。
據了解,有的調研機構是以IP訪問數量來進行網絡流量統計的,但是,「有很多用戶是通過同一個共享IP訪問網站的,如國內眾多網吧,以獨立IP訪問為標準的數據沒有把這些流量計入其中。」騰訊方面就很不服氣地指出,國內外很多網際網路機構均沒有將來自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網吧的流量計入其中,而「目前大概有30%至40%的用戶是通過網吧訪問網際網路的」。
此外,還有一些數據是通過抽樣調查進行的。「抽樣的樣本是否科學,抽樣的可信度有多高,這些問題都說不好。」有分析師指出。
因此,各大門戶最終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統計數據,將之作為抬高宣傳、貶低對手的一種宣傳手段。
門戶之間尚未拉開差距
其實,對於門戶網站來說,此次北京奧運會是一次吸引眼球、提升價值的千載難逢的機會。CNNIC發布的《中國網民奧運媒體消費行為研究報告》就顯示,79.8%的網民選擇通過網際網路了解奧運賽事,獲得視頻轉播權的網站在奧運營銷大戰中更能獲得網民青睞。
而各大門戶也確實都成為了最終的贏家,訪問流量、廣告收入爆增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誰是事實上的「第一」似乎已經不可能有確切的答案。
分析人士認為,對於門戶巨頭而言,奧運報導不僅是綜合實力較量,更重要的是,此次奧運報導營銷也可能成為網際網路門戶格局重寫的分水嶺。目前,各大門戶之間雖然各有強弱、互有長短,但是企業規模和營業收入都沒有拉開太大的差距離,基本上還是處於齊頭並進、四雄爭戰的狀態。
一直以來,幾大門戶之間暗裡的較勁和明裡的口水戰就沒有停過,誰都想把別人甩開,但又都很難大幅領先。特別是搜狐排他性地成為奧運會百年歷史上首個網際網路內容服務贊助商之後,對其他門戶網站無形中構成巨大的競爭壓力。新浪、騰訊、網易曾數次聯合起來,在奧運轉播權、報導權方面向搜狐開炮。眼下臨近收官階段,在「流量第一」的榮譽面前死掐,也在情理之中。
爭,不會有結果;但不爭,就有可能被別人拋下。因此,口水戰、宣傳戰,還要熱鬧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