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豆角又稱豇豆、長豇豆、 帶豆,是夏秋季主要的豆類蔬菜,產量高,效益好,許多農民都喜歡種植。但是由於夏秋季溫度高,降雨頻繁,田間溼度大,也容易造成病蟲害的大發生,一旦防治不及時,錯過最佳防治期,就會造成嚴重減產。其中,豆角煤黴病就是豆角上發生最嚴重的一種病害。一般減產可達40~50%以上。豆角煤黴病有哪些危害症狀,又該如何防治呢?
危害症狀
豆角煤黴病又稱豆角葉黴病,是豆角生長中後期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的一種真菌病害。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藤蔓、葉柄和豆莢。葉片染病,在葉片兩面出現紫褐色斑點,擴大後變為近圓形深褐色病斑,直徑1~2釐米,邊緣不明顯,潮溼時病斑表面密生煤煙狀黴(尤以葉片表面顯著),尤以葉背密集。多個病斑可相互聯合形成不定形的大病斑。發病後期,葉片自下而上大量乾枯脫落,僅殘留頂端嫩葉,病葉捲曲變小,植株出現早衰,豆角產量降低,品質下降。
發病規律
豆角煤黴病是由半知菌亞門,菜豆假尾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喜高溫高溼的環境,適宜發育溫度範圍7~35℃,田間發病最適溫度25~32℃,相對溼度90~100%。發病潛育期5~10天。因此,豆角煤黴病是典型的高溫高溼型病害,尤其在豆角採摘期到採收中後期,一旦遭遇高溫,連陰雨天氣,極易發病。
防治方法
豆角煤黴病傳播速度快,危害嚴重,藥劑防治是快速控制病害蔓延最有效的措施。可在發病初期,用35%氟菌·戊唑醇懸浮劑30~40毫升/畝,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20~30毫升/畝,42.4%唑醚·氟醯胺懸浮劑20~30毫升/畝,也可用30%嘧環·戊唑醇懸浮劑40~60毫升/畝等藥劑,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可快速控制病害的繼續危害和蔓延。有效防止植株早衰,提高豆角的產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