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11月30日訊武漢市實現增值稅及附加稅集成申報,企業所得稅(預繳)、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五表合一,每年納稅申報次數減少30%以上。11月30日上午,市網上群眾工作部組織開展「服務市場主體,在線解決訴求」系列上線活動第七場,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曉東攜相關處室負責人上線市網上群眾工作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答疑,回答網友提問,介紹武漢市針對企業辦稅的便利服務等。
武漢稅務局負責人上線與網民互動。記者金振強 攝 每年納稅申報次數減少30%以上 上線中,記者獲悉,很多納稅人關注納稅次數的相關問題。對此,市稅務局從改革稅種申報入手,依託電子稅務局大力推廣網上申報、合併申報等。目前,已實現增值稅及附加稅的集成申報,企業所得稅(預繳)、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五表合一,每年納稅申報次數減少30%以上。 「我們財務人員之前發生過漏報,耽誤了不少事。」對於武漢稅務實行「五稅合一」、一張報表、一次申報、一次繳稅……,連線採訪中,武漢金本商務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姍姍連連稱讚。實行合併申報後,電子稅務局可以自動識別需要申報的稅費,與稅控系統進行交互,提取開票信息,預填表單數據,納稅人只需要核對後即可提交申報。「實行合併申報後不容易填錯填漏,很少有票表比對不通過了。」 武漢市落實企業社保費減免政策 全年預計為企業減負約260億元 在互動過程中,有網友問及我們武漢市落實社保減免政策有哪些舉措,整體效果咋樣?對此,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2月底,中央決定2020年2月至6月期間,對湖北省所有參保用人單位(除機關事業單位以外)免徵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徵收職工醫療保險單位繳費部分。6月底,中央決定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底。稅務部門為保證企業社保費減免政策最快、最廣、最優落地,主動作為,靶向發力,採取了一系列舉措。 一是第一時間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直播平臺以及微信群、QQ群、電話等「零接觸」線上服務方式廣泛宣傳政策,確保企業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二是對於階段性減免政策出臺前企業已經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主動協調配合人社、醫保部門,採取免申請、免資料方式優先退費,共為5萬餘戶企業辦理退費5.24億元,使企業現金流得以迅速回籠,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三是主動協調人社部門,按照政策規定對於符合用人單位參保的各類企業,只要在減免單位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的實施範圍,無需企業辦理申請減免手續。對於政策出臺前已經核定尚未繳費的,由社保經辦機構按照減免政策重新核定。 四是積極配合人社部門,對企業失業保險費穩崗返還政策的落實提供相關資料,發揮了稅務優勢。 武漢市落實企業社保費減免政策,全年預計為企業減負約260億元。 2021年將繼續執行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 在上線互動環節,很多網友關注復產復工後,對中小微企業還會有什麼持續性的付出政策。對此,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將繼續執行《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文件,即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上述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優惠政策直達快享+稅收大數據運用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更好發展 從互動交流環節,記者了解到,很多網友關注,武漢正處於疫後重振的關鍵期,稅務部門是如何作為,支持武漢高質量發展的呢? 「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方面,我們早在3月份就與廣州市稅務局聯合搭建了服務企業復工復產聯動機制,發揮稅收大數據的作用,對接汽配企業554家,為打通企業產銷鏈貢獻稅務力量。」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了積極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市稅務局通過「減免清」「智稅雲」等創新平臺,實行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2019年度累計新增減稅降費405.89億元。2020年1至9月,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457.60億元。 「銀稅互動」為萬餘家中小微企業授信達143.3億元 獲得貸款121.3億元 從互動環節,記者獲悉,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發展困難,資金緊張。記者連線採訪到納稅人湖北大美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小菊,「復產復工後,我們快速恢復產能的意願很強烈,但是資金不足這個問題確實是個大難關。」 「稅務局得知我們有資金困難,主動告知了相關銀稅互動政策,還牽線搭橋聯繫建設銀行進行現場籤約,我們企業當場獲得預授信金額300萬元。納稅信用的含金量越來越高了,只要納稅信用良好,幾分鐘就能獲批信用額度,對我們中小企業實在是雪中送炭!」吳小菊感激道。 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解決資金難題,市稅務局積極推動納稅信用貸等金融產品創新,實行「銀稅互動」。2020年1—9月,15870家中小微企業授信金額達到143.3億元,獲得貸款121.3億元。 「稅郵雲倉」實現6小時內發票免費寄遞比例超過87% 線上互動環節,不少網友諮詢,網領發票需要哪些程序,是否免費郵遞費用?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稅郵雲倉」是市稅務局聯合市郵政首創的一項便民舉措。納稅人登錄湖北電子稅務局,點擊進入「發票領用」模塊,選擇了需要的發票種類和份數,並正確填寫收貨地址後提交。「稅郵雲倉」會根據每一條網領發票需求,自動分揀、集中配送和免費寄遞, 6小時內發票送達比例超過87%。 截至目前,「稅郵雲倉」已免除納稅人發票郵寄費用230餘萬元。「稅郵雲倉」也作為湖北省16個「金牌店小二」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之一,在全省複製推廣。(記者龔劼 通訊員林霞 葉翩 吳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