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3億人用來「賺錢」的APP?

2020-12-1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為什麼說拼多多幫助用戶賺錢?用戶賺了誰的錢?為什麼淘寶的爆款沒有讓用戶感覺賺到了錢?

拼多多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微信生態、人口紅利、低價、爆款、社交……這些公認的解釋已經快把我們的耳朵磨出繭子了。

當微信上各種遠方的七大姑八大姨發來了拼單連結,無疑是讓我們這些五環內人群感到慌張的。打個比方:這就好像還在牙牙學語的baby,突然說了一句「愛就像藍天白雲「……這不是循序漸進的進階,而是跨越式的成長。

如此快速成長的動力是什麼?是什麼驅動著他們?

拼多多幫助用戶賺錢

如果把構成商品的要素進行拆分,可以拆成商品品質、商品多樣性、購買便捷性、價格、真偽……

這些商品要素中,拼多多用戶最在意的是什麼?

價格。想知道拼多多的用戶畫像,很簡單,打開淘寶,隨便搜索個商品,然後按照「銷量」排行,這些爆品的消費者和拼多多消費者的消費屬性是重合的。

拼多多面向的用戶對於價格敏感,精打細算。對於價格的偏好是這部分用戶的痛點,也是很多電商無法撬動他們的原因,他們太精明了。

對於這部分用戶,省錢是最基本的需求。賺錢,才真正觸動了用戶的high點。

在拼多多入場之前,電商行業已經趨於成熟。淘寶、京東等巨頭割裂著市場,各自壟斷著一片的天地。可以說,任何一個新興APP打出的有效的營銷方式,都會有更成熟的企業迅速copy,然後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進行降維打擊。

在這個成熟的市場裡,幫用戶省錢的方式已經被大家玩兒爛了,想玩兒出新意?

難!

拼多多的成功是「拼團19.9元買到的T恤」對於「淘寶銷量第一的19.9元T恤」的勝利。拼多多成功的原因,在於獨創的業務模式,幫助用戶賺錢。

為什麼說拼多多幫助用戶賺錢?用戶賺了誰的錢?為什麼淘寶的爆款沒有讓用戶感覺賺到了錢?

拼多多用戶賺了誰的錢?

為了更好的闡述這個原理,我們先從「免費」這個概念說起。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用戶使用的任何「免費」的東西,都是有著另外一群人在為他付費。在定價原理中,這種方式叫做交叉補貼。

交叉補貼(Cross Subsidization)是一種定價戰略,通過有意識地以優惠甚至虧本的價格出售一種產品(「優惠產品」),而達到促進銷售盈利更多的產品(「盈利產品」)的目的。

交叉補貼分為很多種模式,也是網際網路企業主要的盈利方法。APP研發需要錢,APP推廣需要錢,企業運營需要錢,這些都是真金白銀。

這裡簡單說幾種比較常見的交叉補貼類型:

  1. A用戶免費,是因為另一群B用戶在付費:用戶A免費使用的印象筆記,是那些購買了VIP包月的用戶B在付費;
  2. A用戶免費,是因為2個月後的A用戶會付費:用戶A免費獲得的剃鬚刀,是未來的用戶A購買剃鬚刀的刀片在付費;
  3. A用戶免費,是因為第三方為他付費:用戶A免費看的新聞,是廣告商在付費等。

  1. 資金流:本文中概念,泛指交叉補貼中「錢」的流向。比如:在上圖的模式3中,有一個從廣告商到平臺的「資金流」。
  2. 商品流:本文中概念,泛指在交易過程中「商品」的流向。比如:用戶在京東購買商品,就有一個從京東到用戶的「商品流」。

假設每個人「使用」即需要付出「成本」,而這個成本是錢。那麼可以看到:交叉補貼的原理就是你免費,是有人幫你付費,有一個資金流,幫你繳費。

作為一個交易平臺,拼多多的盈利模式是交叉補貼的模式三。仔細研究拼多多平臺內外的資金流向,可以發現:拼多多用戶其實是賺了「拼多多公司」的錢,拼多多在交叉補貼模式三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大的創新。拼多多把本將流向自己的錢,流向了用戶。

拼多多平臺內資金流向

作為一個電商平臺,拼多多連接著廠商(商家)和用戶(消費者)。我們首先看下普通電商平臺,資金的流向。

普通電商平臺:電商平臺提供交易媒介,商家付給電商平臺佣金和各種營銷費用。在此過程中,商家賣出了商品,普通電商平臺獲得佣金,消費者購買到了商品。

拼多多電商平臺:對比普通電商和拼多多,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差別。除了商品流向消費者之外,有一筆資金流是很「明確」的流向了消費者。

(普通電商平臺 vs 拼多多)

重要的不是這筆「資金流」,而是這是一筆「很明確的資金流」

  • 第一,「資金流」和「商品流」分離,用戶感知明確。
  • 第二,平臺只做爆品,迫使商家側流出了更多資金,讓用戶感知強烈。

1. 「資金流」和「商品流」分離,用戶感知明確

普通的電商平臺是有讓利的,是有優惠的。無論是平臺,店鋪都有很多優惠券,各種促銷活動。但是全部都是附加在商品上的,用戶不需要操作,天然就可以享受。

當每個商品都顯示原價XX,現價XX,打折XX的時候,這些信息就成為了冗餘信息。拼多多通過各種拼團,砍價等互動行為,讓用戶付出成本,從而更加明顯的感知到資金流的流入——也就是增強了賺錢的快感,省錢和掙錢,界限模糊,只有強弱之分。

資金是否流入到用戶,是根據用戶是否可以「感知」進行衡量的?

否則,流也白流。

2. 「只做爆品」導致商家側流出更多資金,用戶感知強烈

在平臺選品策略上,拼多多堅持採用爆款低價策略,為啥可以做到低價?

賣東西的商家考慮的是GMV,而GMV= 流量 * 客單價。

拼多多憑藉自己的優勢流量大,逼迫商家降低客單價。對於商家來說,1個顧客掙10元,賣10個顧客掙100元,或者1個顧客掙1元,賣1000個顧客掙1000元,這道選擇題其實很好做。

通過商家更多的讓利,保證把更多的資金流向用戶。拼多多就像一個強勢的包工頭一樣,藉助用戶流量,幫助用戶謀利。

淘寶商家,京東商家也有爆款,也有讓利。但是一般商家會採用產品矩陣的形式,也就是用低價爆款引流顧客,然後用高利潤的商品進行盈利。而拼多多這個包工頭只做爆款的模式,拒絕了商家做產品矩陣的可能。

通過拼多多平臺側的控制,店鋪無法完成產品矩陣,只能扁平化的採用爆品策略。當然,這種方式劣勢也很明顯,拼多多無法成為一個綜合型的電商。商家之所以做產品矩陣的原因是,不是每一個產品都可以做成低價爆款的。

所以,現在拼多多的商品低端,同質化嚴重,就是這個模式的代價。

拼多多平臺外資金流向

一個普通電商的會在哪些地方花錢呢?

「用戶增長」無疑是很大一部分。市場部通過各種第三方平臺,砸錢獲得用戶。運營部通過各種補貼,提升用戶活躍和留存。

拼多多的做法把砸給第三方平臺的錢,全部砸給了用戶。拼多多平臺外的資金流向,可以理解為去「第三方平臺」化。

(普通電商平臺 vs 拼多多)

APP獲客是需要成本的,所謂的「新客成本」,無論是在app store的評分,社交平臺的廣告等都是需要錢的,人口紅利也是指「新客成本」低。

拼多多的成功的確是借勢了微信生態的第三波人口紅利,但是拼多多是獲客0成本麼?

不是的。第三方廣告平臺沒有賺到錢,並意味著不是拼多多0投入,而是把投入的錢轉移到了用戶側受益。用戶通過微信分享,幫助拼多多帶來了新的用戶,新的購買。相當於每個用戶是一個小的社交媒體,拼多多為小的社交媒體付費。

拼多多是在用戶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才開始做廣告的。之前的用戶積累全部都是靠微信中的關係鏈傳播,這也是為什麼會被冠上社交電商的原因。

現在漫天的拼多多廣告,我更相信拼多多CEO說的:

拼多多做廣告,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騙子。

總結

本文的觀點:拼多多讓經打細算的用戶爽到的原因不是省錢,而是幫助用戶賺錢。賺錢的基礎是利用交叉補貼的原理,在拼多多平臺內和平臺外控制資金的流向。

通過創新的交叉補貼模式,把資金流流向顧客,幫助用戶賺錢。

#專欄作家#

姜太公公,微信號公眾號:grandpa_jia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老流氓,終身學習者。致力於研究產品方法論,解決小白PM的疑難雜症。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錯過了拼多多2百個億的薅羊毛 可別再錯過這款秒領紅包app
    最近拼多多200個億的薅羊毛事件成了轟動整個網際網路的大事件。1月20日凌晨,拼多多上出現了100元無門檻卷。無需整點搶購,也沒有領取數量名額限制,全場可用,有效期長達一年。這個信息流傳出去後,引來了大批薅羊毛黨。很多用戶領取了優惠卷後用來充值話費和Q幣。截止1月20日上午十點多這個bug才被修復。看到許多用戶充值了幾千的Q幣和話費,小編不禁流下來羨慕的淚水。
  • 3億人在用的拼多多APP下架,官方如此回應,網友的評論是亮點
    3億人在用的拼多多APP下架,官方如此回應,網友的評論是亮點話說拼多多能夠發展如此之快,靠的還是它的低價位,就如拼多多創始人黃錚所言,這個平臺的消費人群主要針對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它裡面的商品大都是廠家直銷,以保證最低價位,再加上拼多多裡面還有種樹免費領水果的小遊戲,也吸引了不少愛貪便宜的人群。
  • 3億人拼假貨才是拼多多最大硬傷!千億身家黃崢如何開始下半場?
    成立於2015年9月的拼多多,到上市也不到3年時間。拼多多本次IPO發行價格區間為16-19美元,由於獲得超過13倍超額認購,公司決定在價格區間上限基礎上再上調20%,即為22.8億美元。不久前在香港上市的小米集團,則是發行價下限上市,且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拼多多與之形成鮮明對比。
  • 7000億拼多多是如何煉成的?|深度復盤
    拼多多2020Q1財報顯示,截至3月31日的前12個月內,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達到6.28億,單季度大增4290萬。而同時期,阿里巴巴的年度活躍買家數量為7.26億,單季度僅增加1500萬。復盤拼多多的發展歷程,能夠清晰的發現,其崛起之路與長尾需求、下沉市場以及社交裂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又是拼多多!這次怎麼了?拼多多APP遠程刪除用戶照片!
    摘要:近日,網友爆料稱拼多多APP將其手機相冊裡的照片刪除,被手機系統檢測到。該網友稱被刪除的照片是自己保存的拼多多活動圖片,揭發了拼多多的套路。拼多多客服回應網友稱是清除緩存造成的,手機品牌官方客服稱如允許對應的權限,該軟體就可以獲取對應的信息。
  • 淘集集和拼多多哪個更便宜 淘集集和拼多多區別
    淘集集和拼多多是兩個非常相似的app,購物都是比較划算的,是現在很多人的選擇。而淘集集和拼多多哪個更便宜?更值得使用呢?看看下文的對比介紹。  淘集集和拼多多區別  1、知名度不同  首先肯定的是知道拼多多的人要遠遠多於淘集集,當然拼多多上線的時間也較淘集集早兩年。
  • app使用問答:拼多多拼小圈怎麼設置 拼小圈設置方法
    今天來聊聊一篇關於app使用問答:拼多多拼小圈怎麼設置,拼小圈設置方法的文章,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app使用問答:拼多多拼小圈怎麼設置,拼小圈設置方法,希望對各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 拼多多的利潤在哪?商品低價又包郵,還怎麼賺錢呢?
    說到如今的電商平臺,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淘寶京東,而拼多多的強勢加入可以說是一匹黑馬存在,同樣瓜分了這個電商市場,能夠從近幾年一下子佔據三大電商平臺依靠的就是它的實惠,許多在淘寶的商品在拼多多查找都會便宜,甚至在拼多多內還有許多幾塊錢就能夠包郵的商品,這也不禁引發了大家對於拼多多的思考那麼便宜還怎麼賺錢盈利呢
  • 拼多多的「高傭聯盟」CPS,真的是一個躺著賺錢的APP嗎?
    拼多多的"高傭聯盟"CPS,真的是一個躺著賺錢的APP嗎?拼多多呢,她是騰訊投資的公司,是騰訊的乾兒子,要錢給錢,要流量給流量,可以在微信裡任意妄為,這是淘寶眼巴巴渴望又得不到福利,這麼好的機會怎能放棄呢?
  • 超熊洗衣粉、椰林椰汁……「3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被舉報
    前幾天,拼多多上市敲鐘,一時間,拼多多進入更多人的視野。據媒體報導,社交電商「拼多多」平臺上,出現了「碰瓷」知名品牌的山寨產品。7月28日,創維電視官方發布嚴正聲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7月29日,童話大王@鄭淵潔 在微博上發布微博,稱自己將舉報拼多多,原因是在拼多多上面的店鋪銷售盜版皮皮魯圖書,給自己以及讀者造成了損失。不少人都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拼多多這麼有錢?」「明明身邊都沒有人用拼多多?」「三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裡的三億人都在哪兒??」
  • 極光大數據2017網購app Top 10榜單 拼多多滲透率一年漲18%
    據極光大數據報告顯示,目前的電商行業主要分為阿里和騰訊兩大陣營,阿里陣營主要包括:淘寶、蘇寧易購、閒魚、天貓等;而騰訊陣營則包括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等網絡購物平臺。從極光的數據中我們看出,2017年網購app的整體滲透率上漲了6.4%,整體用戶規模達到了7.13億。其中折扣優惠類、二手電商類、跨境電商類app提升最為明顯,綜合電商app的滲透率排在第一,用戶規模達到了6.59億。
  • 3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贏在哪?人、貨、場三要素全面勝出
    6月30日,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提交了招股說明書。回想僅僅3年前的這個時候,拼多多這個名字還默默無聞。誰能想到今天的它已經是擁有近3億用戶、月GMV在30億以上的龐然大物。作為一個電商平臺,從創立到擁有3億用戶,淘寶用了5年,京東走過了整整10年,而拼多多只用了3年不到!如此迅猛的增長,難免引來審視和懷疑的目光。
  • 拼多多,憑什麼值600億美金?
    今日美股收盤拼多多收跌5.71%,市值回落至571億元,相當於一腳剛邁過600億美元的門檻,但立馬收回來了。這也比較正常。畢竟近段時間拼多多的漲勢,太過兇猛。兇猛的,讓人出乎意料。自3月23日起以來,拼多多市值先後擊穿400億、500億、600億美元門檻,基本上每天都在創造歷史新高記錄,並在4月23日到達了606億美元這一歷史最高位。用了一個月時間,市值便猛增200億美元。簡直是恐怖如斯。
  • 拼多多「承包」2021年春晚紅包 「扛得住」12億人同時搖動App嗎?
    9月24日,拼多多宣布成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這是繼微信、支付寶、淘寶、百度、快手之後,第六家將在中國一年一度最重要4個半小時裡創造流量記錄的網際網路公司。作為網際網路新貴,拼多多一向在「砸錢」上最有心得,儘管並未透露今年將投入多少紅包總額,但從以往數據來看,至少是10億級以上。
  • 拼多多,坐收漁翁之利的少年
    但是平時也會用到,家裡買個垃圾袋、螺絲刀之類的,也是拼多多的用戶,仔細想想,我也是經常下載拼多多的人,在拼多多購物的次數遠遠少於為別人砍價的次數,每次砍價我都需要重新下載拼多多app,每次下載後,步驟可以把我繞瘋,有人說這是拼多多的玩法,吸粉玩法,我真想一個大嘴巴子。拼多多的用戶體驗極差,超級差,還好有小程序這個神器,拖著拼多多前進。
  • 拼多多的勝利:7億人在拼單,背後是中國消費「拼時代」的到來
    在雙十一的喧鬧還沒完全停息時,拼多多在11月12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其活躍用戶買家數突破7.313億。這相當於,每10個中國網民中,就有7個在拼多多拼過至少一單——拼時代,已經來了。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至今,已經超過20年,但對拼多多來說,這仍然是一個充滿了機會的領域。
  • 超熊洗衣粉、椰林椰汁、粉紅雪碧……「3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被他...
    前幾天,拼多多上市敲鐘,一時間,拼多多進入更多人的視野。據媒體報導,社交電商「拼多多」平臺上,出現了「碰瓷」知名品牌的山寨產品。7月28日,創維電視官方發布嚴正聲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7月29日,童話大王@鄭淵潔 在微博上發布微博,稱自己將舉報拼多多,原因是在拼多多上面的店鋪銷售盜版皮皮魯圖書,給自己以及讀者造成了損失。「為什麼拼多多這麼有錢?」「明明身邊都沒有人用拼多多?」「三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裡的三億人都在哪兒??」
  • 拼多多殺入社區團購,多多買菜行嗎?
    拼多多的真實目的是?許多人都在猜測,拼多多為什麼要入局社區團購。除了生鮮電商一直沒有形成寡頭、市場大之外外,我覺得還有更多深層的原因。1、挖掘新用戶儘管拼多多的用戶一再下沉,但網購的頻次,始終不如一日三餐多。而且當前網購速度再快,也還需要 2、3 天,這還是限制了一些人選擇線下購物。
  • 拼多多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
    但是品牌商很少願意來拼多多,廟太小,服務的人群還看不懂。所以拼多多假貨多,山寨的人走在哪裡哪裡就山寨,這是中國經濟的一大基本組成體。拼多多也不能把他們一下子趕出去,人散了,臺子就搭不起了。這是拼多多的第一大難題,假貨多。
  • 拼多多商家版
    拼多多商家版 金融理財 大小: 230.3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