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房價的高漲,讓買房成為了很多人難以實現的目標,提到買房就「頭疼」。但有房才有家,這幾乎是人們都所認可的,雖然房價讓多人難以承擔,但為了買房而奮鬥的人仍在不斷增多。
隨著國家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我國的房地產市場自去年開始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面對這一情況,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房地產開發商和投機者尷尬了,房價越來越穩定,剛需者越來越理性,房子越來越不好賣,錢越來越難賺。
然而,雖然房地產調控政策在嚴格執行,調控力度沒有減弱,但房地產價格仍然居高不下。從購房者的角度來看,他們進入房地產市場時,仍然覺得房子買不起。但即便如此,家庭仍然需要購買。一方面,房子是生活的剛需品,必須要有居住所。另一方面,一些實踐證明,早買總比晚買好。因此,人們對購房的態度仍然是非常熱情的。
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買房都是一件大事情,畢竟房價依然較高,讓人很難承擔,不得不貸款買房。但事實是,貸款買房承擔了更高的貸款利息,雖說更早的住進去,但等坐下來一細算金額,真的是心疼,為了買一套房子甚至要還一輩子的房貸。
那麼,今年到底是否要買房呢?簡單地說總結為「買不起,不能賣」。根據央行的最新調查,對房價持樂觀態度的人比例上升了0.5%,而計劃在下個季度買房的人的比例下降了3%。這個數據很有意思,完全不符合商品房市場「買漲不買跌」的規則。這主要是因為一些買家想以更低的價格購買,而賣家不願意降價出售。那房地產市場該如何打破這一僵局呢?任正非和董明珠有話要說。
任正非:高房價會影響企業的競爭力
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在中國幾乎無人不曉。面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僵局,任正非也發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應該擊破中國的高房價,尤其是深圳。大家這幾天也應該注意到,隨著企業的復工復產,房地產市場重現生機,深圳房價暴漲,讓很多人產生懷疑,央行和各部門迅速徹查,發現不存在網傳貸款貼息資金進入房市的情形。這也就在表明深圳房地產被人所看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也給很多人帶來了壓力,企業也面臨著新挑戰,因此,當前的高房價確實對實體企業有一定的影響。
任正非指出,高房價和高地價導致生產要素成本高,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一方面,土地價格的上漲導致房價的上漲,因為房價的40%是土地價格的成本,所以土地價格的上漲必然導致房價的上漲,這兩者是密切相關的。
除了房價上漲外,土地價格上漲還將導致企業的成本上升,企業需要有辦公和生產空間,這也就在說明需要大量的土地。當土地價格上漲時,企業需要增加所需土地的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支出將大幅提高,從而對企業產生一定的壓力,影響其競爭力。
馬雲:未來房價如蔥
馬雲在2017年的一次演講中,對房價給出了一個新的看法。他認為,未來最昂貴的東西將是土地、空氣和食物,而不是今天困擾人們的房屋。馬雲指出,8年後,房價可能會像蔥一樣便宜。不過,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馬雲真正想說的是,房價還有下跌的空間,不用著急購買,可以趁著年輕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願望,敢於拼搏,敢於發現,而不是被房價所固定。
當然,許多人仍然持懷疑態度。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馬雲提出這一點的背景。2016年之前,全國房價呈現紅色,呈現出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的強勁上漲趨勢。雖然政府在2016年底提出了「禁止投機性住房」,但大城市的房價仍繼續上漲。
董明珠:房地產不是生意
在過去的20年裡,房價一直在上漲,人們買房不僅僅是為了居住,同時產生了投資心理,不僅購房者熱衷於買房投資,許多投機者甚至一些公司也參與進來。手裡有多套房的炒房客不在少數,很多公司也在房地產領域做投資,為了能賺取更高的收益。
眾所周知,董明珠是中國空調領域的領軍人物。她強調,用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當房價上漲時,許多人會感到困惑。當大家都轉向房地產時,董明珠卻沒有,為什麼不呢?董明珠曾經在演講中說過,格力是一家家電企業,轉向房地產將是一項糟糕的工作。今晚,董明珠也要開始直播進行公司介紹了,見識大企業的時候要到了。
董明珠還在網上訪談時直接指出,目前的房價太高,員工的年薪基本上是15萬元,10年150萬元,20年300萬元。最後,手裡幾乎什麼都不會留下,全部都去購買房地產了。同時還得絞盡腦汁還清房貸。我們究竟什麼時候才能過上富裕的生活?
曹德旺:堅決不做房地產
福耀玻璃的老闆曹德旺表示自己不做房地產,不做金融,看不起這些只為賺錢而活著的企業家。他認為房地產泡沫化較為嚴重,炒房客空手套白狼的現象該結束了。房價的高漲不僅為人們帶來了購房壓力,同時抬高了製造業的生產成本。他還曾建議自己的妹妹賣掉手裡多餘的房子,表示「以後房子賣也賣不掉,租也租不出去,還可能要交管理費」。作為一個實體企業家,他還說要和發達國家競爭,製造業就一定不能丟掉。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每個人對買房都有不同的想法。隨著國家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明確指出「房住不炒」,畢竟百姓才是社會的第一要素,房價向著逐漸平穩的道路上前進。
對於「買不起,不能賣」的房地產市場,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