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六年前的夏天,那是我第一次去日本,興衝衝地去參加日本的夏日祭。下午三四點,在去住吉神社的路上,我遇到了大阪大媽。去日本之前,我已經學了三年日語,也學了不少關西腔,也就是大阪地區的方言。從日語老師那裡,聽到了不少關於大阪的文化段子,沒想到遇到大阪大媽,還是被驚到了。
大阪大媽,日本的奇怪文化符號
日本人總給人嚴謹保守,不願意打攪別人的印象。但是大阪人比較奇特,大大咧咧,關西腔濃厚還說話聲音大;而且大阪人十分熱情,不像東京人那麼冷冰冰,因此江湖裡也流傳著這樣的段子:大阪人是最像中國人的,不拘束熱情又隨和!
大阪人的特質,總有些東京人的無法接受,大阪大媽將這種特質又增加了一個濃度,成為了日本一個另類的文化符號。日劇裡,大阪大媽愛穿豹紋愛嚷嚷,總聚集在一起做奇怪的事,是十足的搞笑擔當。但這些,似乎和日本慣常的印象,有些格格不入。但親眼所見,驚訝更甚!
大阪大媽太熱情,拉著我聊天不放手
那天下午我從京都宇治坐電車回到大阪,惦記著住吉大社的夏日祭,好巧不巧,住吉大社比較偏僻,需要搭乘電車。抱著確認一下更安全的態度,我對旁邊的阿姨說:「麻煩問一下,到住吉大社是到xx裡下嗎?」阿姨忽然抬起頭,眼鏡後的眼睛笑眯眯:是的是的!我鬆了一口氣,趕緊道謝。阿姨隨後卻打開了話匣子:「你會日語呀?學了多久了,一個人來日本嗎?」
我點點頭,和她說很是期待住吉大社呢!下一秒阿姨的舉動讓我懵了,她忽然拉住了我旁邊的一對小情侶,囑咐小男生:嗨,看你穿著浴衣!也是要去住吉大社的吧,不如帶她一起去吧。我驚呆在現場,阿姨好像和小情侶並不認識的樣子,小男生也望著我一臉迷茫,我們確認了眼神,我們確實都不認識彼此,也都剛認識這個大媽。
小男生和妹子穿著傳統的服飾,看樣子也就初中生的樣子,雖然突然被拉了過來,但是小男生卻瞬間get了劇情,他開口一股濃濃的關西腔,加入了我們的討論:是喲,也正好要去住吉大社!姐姐你多大了呀?哇,好年輕,完全看不出來呢!而且你的日語是真的不錯呢。他和大阪大媽一致地點頭誇讚,反而讓我有點不好意思。大阪人都是這麼一秒入戲,如此熱情的嗎?說著說著他就和大媽聊得相見恨晚,我卡在中間非常凌亂,前一秒,明明他們還不認識的呀。
下車的時候,大阪大媽還囑咐小男生:你一定要帶她好好玩,如果她找不到路,要幫她喲!我笑著點點頭,卻無比尷尬:媽呀,人家是出來約會的,要全程帶著我這個電燈泡?還是路上撿到的。關鍵是,走了幾分鐘,小男生好像真的把這個當真了,一路上熱情介紹這個小吃那個小吃。我忍不住開口:其實接下來我都認路了,你們好好玩吧!我自己可以的,謝謝帶路了。這才和他們分手道別,小情侶漸漸消失在熱鬧的人群裡,我也終於自在了些。回想起來,真是有點不可思議,比起夏日祭,大阪大媽的記憶,在那個夏天更讓我印象深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