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環境測試,一直都是自動駕駛測試環節中最具挑戰性的一部分。例如雨雪天氣,它令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頭疼,但卻無法規避。不過,這個通往更完善自動駕駛技術目標的「絆腳石」,剛剛受到了那個神秘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Drive.ai的挑戰。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經過一段密不透風的研發過程,矽谷創業團隊Drive.ai剛剛對外公布了一段長約4分鐘的測試視頻。而與多數公司公布的測試視頻不同的是,Drive.ai選擇了惡劣的雨夜條件進行測試,在這段長達近4分鐘的測試過程中,駕駛員雙手離開方向盤,沒有任何幹預動作。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Drive.ai強調了幾個關鍵點,尤其在1分鐘左右時,一輛汽車突然停車轉向,距離測試車輛不足幾米的距離,但車輛有預見性地採取了緩慢減速決策。Drive.ai還透露,在視頻1:50位置,測試車輛停在了一個紅綠燈失靈的交叉路口,而因為處於頭車位置,很難找到參照。這些不可知的情況,都在加大自動駕駛路測的難度,當然,重頭戲還在於,這一切發生在下雨的黑夜中。
Drive.ai在公布視頻時表示,「任何成功的自動駕駛技術都需要不斷在各種不可知的環境下試煉,並能應對無數突發情況」。足見其挑戰自動駕駛技術瓶頸的決心。
去年4月,Drive.ai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無人駕駛路測執照,成為第13家獲準在該州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
對於Drive.ai公司在自動駕駛的研發路徑,目前對外界透露的很有限。雷鋒網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是,Drive.ai是一家自稱專注於用「深度學習」技術訓練自動駕駛系統的公司。這意味著它將利用先進的「深度學習」技術,使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駕駛水平」,而非利用現成的知識庫做出判斷。Drive.ai開發的軟體利用處理能力相對不強的計算機就能控制汽車進行自動行駛,而非像目前測試的無人駕駛汽車那樣必須配置處理能力強大、價格頗高的計算機。
這些說法或許不足以打動人,但如今,Drive.ai測試視頻的首次露出似乎已經對外宣誓了它的強大實力。作為創業公司,他們也是為數不多敢於挑戰權威的團隊之一。
雖然對於自動駕駛的未來而言,這只是一小步,但對比過去的路測經驗,Drive.ai已經算得上做出了不小的成果。
另一方面,谷歌旗下現被獨立為Waymo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團隊,其實已經在雨天環境的自動駕駛測試中摸爬了幾年了。雷鋒網了解到,他們為了讓測試車在大雨中不會「致盲」,甚至為傳感器配備了雨刷裝置,測試車在雨中的行進也會更加謹慎。Waymo方面表示,面對極端的天氣情況,他們的自動駕駛汽車 有自己的過渡方案,如暴風雨天氣自動停車等。
不過,當Waymo還在謹慎地收集極端天氣數據時,Drive.ai已經把車開到了下著雨的加州街道上,相信會有不少公司因此倍感壓力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