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某平臺小課堂提問:煮牛奶時加糖對它的營養成分有影響嗎?答案:有。
牛奶加入糖後,其中含有賴氨酸與糖中的果糖在加熱後形成果糖基賴氨酸,不但不能被人吸收,而且還會危害人體健康。真的是這樣嗎?
相信很多人都答錯了這道題,我自己不想多說什麼,就給糖來個自白吧:雖然我不是啥好東西(過量),但是也不能啥都賴我啊!
煮牛奶能不能加糖?
牛奶、糖、加熱——只能湊夠美拉德反應的條件!
美拉德反應又稱為羰氨反應,指食品體系中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與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間發生反應而使食品顏色加深的反應。
這是一種「非酶褐變反應」。饅頭髮黴的時候顏色會變,這就是微生物中的酶起的作用,而「非酶褐變反應」就是說,所產生的變化跟微生物就沒什麼關係。
這個反應不僅僅會讓顏色變深,同時還會產生許多具有香味的物質。比如,蛋炒飯之所以那麼香,就是雞蛋的蛋白質和米飯的澱粉發生美拉德反應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焦糖化反應。
焦糖化又是什麼呢?
焦糖化作用是指在沒有含氨基化合物的情況下將糖類物質加熱到其熔點以上溫度,使其發焦變黑的現象。
美拉德反應最顯著的特徵是顏色,你見過牛奶加糖煮一煮就變成焦糖的顏色了嗎?
不過,這種反應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高溫和長時間加熱。我們平時煮牛奶只需幾分鐘,所以基本也見不到。(你非要用高壓鍋煮半小時的話就當我沒說)
再說說賴氨酸
賴氨酸本身是比較容易發生美拉德反應的,加熱的時候多少會損失一些。但是賴氨酸來源很廣,肉、蛋、大豆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都有豐富的賴氨酸——現在生活條件這麼好,賴氨酸想少都很難,牛奶加熱那麼點損失根本算不上什麼。再說了,豆漿中也富含賴氨酸,怎麼沒人說喝豆漿加糖會損失營養呢?
這絕對是對牛奶的歧視!!!
就算不加蔗糖,牛奶中含有少量乳糖,也可以發生美拉德反應,如果是這樣,按照該平臺的說法,只要對牛奶加熱就會「損失營養」或者「危害人體健康」,這是說不通的。
◆ 奶霸知道(公眾號:naibazhidao)
守護嬰幼兒食品安全這條路還很長
但我們相信每一個科普人
匯聚在一起的洪流!
◆ 微博:@奶粉揭秘
知名母嬰育兒博主 乳品行業資深觀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