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不避孕太危險 新媽媽再懷孕傷母嬰

2020-12-23 中國婦女報

編者按

新媽媽產後忙著餵奶帶孩子已經非常辛苦了,如果在哺乳期再次懷孕,對母嬰健康都非常不利。尤其對於剖宮產的產婦,通常剖宮產術後都要兩年以上才能再次懷孕,短期內再次妊娠很容易發生子宮破裂、大出血等風險。很多女性在哺乳期忽視避孕,理由是她們以為哺乳期未恢復月經之前並不會懷孕,或者以為堅持母乳餵養的時候是不會懷孕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研究發現,產後排卵恢復時間最早為14天,中間值為56天,母乳餵養的人恢復排卵的中位數時間為59天。另外,月經恢復時間普遍晚於排卵恢復時間。專家提醒,女性哺乳期月經未復潮,依然有可能懷孕,以母乳餵養及月經恢復情況來判斷是否會懷孕是完全不靠譜的。而避孕最好從產後14天就開始,哺乳婦女最晚要從產後42天開始避孕。新媽媽對於避孕方法的選擇,總原則是首選非激素類方法,次選單純孕激素類方法,不得已可選擇含雌激素類的避孕方法。

■ 黃丹

最近,北京市順義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接診了一位孕20+周的孕婦,要求引產。眾所周知,懷孕的孕周越大,做引產的風險越高,對母親的身體損害也更大,如果是意外懷孕或其他原因不想要,那這位女性為何姍姍來遲?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位女性不知道自己懷孕了,她還在哺乳期以為自己不會懷孕。

新媽媽再懷孕,對健康傷害很大

哺乳期懷孕其實很常見,我們病房就時常會住進這樣的哺乳媽媽。

哺乳期懷孕的特點之一就是發現晚,孕周大。正常一個月經規律、有性生活的女性,如果月經未規律來潮,首先會自測是不是懷孕,所以很容易早期發現妊娠。然而哺乳期,尤其是早期,無月經是一種正常現象,在月經復潮之前懷孕,懷孕導致的停經她們並不會發現。同時很多女性產後體型未恢復,懷孕所導致的腹部膨大她們會發現的晚或自以為只是長胖了。

恰如上述這位孕婦,她產後一直未來月經,以為是正常現象;近兩三個月奶少了,她也以為就是自己奶水不好;肚子大了也自以為只是長胖了,直到她感覺到胎動了,才意識到有可能懷孕了。當她發現自己懷孕的時候,已經如孕20+周大小,而她現在才剖宮產術後7+月。通常剖宮產術後都要兩年以上才能再次懷孕,否則子宮上的傷口尚未癒合好,很容易發生子宮破裂、大出血等風險。這位女性此時如果繼續妊娠,簡直就是在冒生命危險,且家裡大寶才7個月大,整個家庭完全沒有做好要二胎的準備,所以才要終止妊娠。

但孕20+周想要引產卻給醫生們出了一個難題,這位女性是上次剖宮產術後2月餘就再次妊娠,此時若用常規的利凡諾中期引產或藥物誘發宮縮,都很可能導致子宮破裂、大出血,危及母親生命。若手術剖宮取胎對母親的身體創傷較大,但優於藥物方法。與患者及家屬商議之後決定剖宮取胎。

最後這位女性在距上次剖宮產手術後7+月又做了一次手術,對身體的創傷可想而知。且若她將來再想要二胎,懷孕及分娩的風險都非常高,或將來因為別的疾病再要做手術,手術中損傷的風險也是增高的。而且經歷這次懷孕及手術,她的奶基本上沒有了,也就斷了老大的母乳,對孩子也產生了影響。住院期間與孩子的分離也造成了她情緒上的低落與愧疚。總之,哺乳期懷孕對女性的身體及情緒都會產生很大影響,應提早防患於未然。

哺乳期也莫忘避孕,母乳餵養恢復排卵中位數時間為59天

在這裡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女性哺乳期內月經未復潮,依然有可能懷孕。

很多人在哺乳期不好好避孕,理由是她們以為哺乳期未恢復月經之前並不會懷孕,或者以為堅持母乳餵養的時候是不會懷孕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有一個針對1000例產婦關於產後排卵恢復情況的研究發現,產後排卵恢復時間最早為14天,最長為537天,中間值為56天,母乳餵養可在一定程度上推遲排卵,但也不是說母乳餵養期間就一定不會排卵,母乳餵養的人恢復排卵的中位數時間為59天。另外,月經恢復時間普遍晚於排卵恢復時間,月經恢復的中位數時間為產後101天,明顯晚於排卵恢復的時間。

國外的研究則提示,產後非哺乳的婦女首次排卵平均發生在分娩後45天,最早可發生在28天;哺乳婦女產後42天因激素的影響一般不會排卵。有排卵、有性生活,自然就有懷孕的可能,所以,以母乳餵養及月經恢復情況來判斷是否會懷孕,是完全不靠譜的。

哺乳期避孕,最好提前至產後14天開始

哺乳期的避孕方法和平時有否不一樣?新媽媽具體該怎樣避孕呢?

哺乳期避孕不僅要求避孕的效果,還要考慮對哺乳及嬰兒的影響。首先要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避孕,通過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排卵恢復的時間平均在產後7~8周,但總有些人不在平均值,時間會更早,所以最好從產後14天起就開始避孕。官方推薦是非哺乳婦女從產後21天開始避孕,哺乳婦女從產後42天開始避孕,建議別存這種僥倖心理,所以推薦從產後14天就開始避孕。

其次是避孕方法的選擇,總原則是首選非激素類方法,次選單純孕激素類方法,不得已可選擇含雌激素類的避孕方法。因為激素避孕藥可以進入母乳,對哺乳和嬰兒生長是否有所影響一直為大家所關注。現有資料表明,單純孕激素避孕方法如皮下埋植劑、含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器等對哺乳和嬰兒生長沒有不利影響,即使是含雌激素的複方口服避孕藥,也不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然而,含雌激素類的避孕方法可降低乳汁分泌量,對乳汁成分也可能有所影響,所以一般不主張在哺乳期使用。

哺乳期避孕,6種方法比較安全

1.屏障避孕:最常用的就是保險套。屏障避孕對哺乳無任何不良反應,是使用很廣泛的方法。

2.宮內節育器(IUD):含銅或含孕激素的IUD對哺乳和嬰兒生長均無影響。推薦產後42天放置IUD,理由是:產後42天產婦常規會回到醫院複查,故便於推廣,同時產後42天子宮基本復舊、宮口仍較松,放置較為容易。

3.哺乳期閉經避孕方法:首先要強調一下,哺乳期閉經避孕法不是簡單的哺乳就可以了,而是指產後6個月內、月經未恢復的情況下,嚴格的完全母乳餵養或近乎完全母乳餵養。「完全母乳餵養」是指:不給嬰兒增加任何液體或食物,按需給予母乳吸吮,且2次母乳餵養的間隔,白天應<4小時、夜晚<6小時。「近乎完全母乳餵養」是僅給嬰兒增加少許維生素、水或果汁,其餘要求同完全母乳餵養。所以這種方法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是否在6個月內,是否月經未恢復,是否做到了完全母乳餵養,其中任何一條達不到,意外妊娠的可能性都較大。所以實際操作中會比較困難,建議即便採取這種方法避孕也要備好其他的避孕措施。

4.單純孕激素類避孕法:產後1~3天體內孕激素急劇下降,促髮乳汁生成。在體內孕激素降低前給予大量外源性孕激素,對哺乳建立可能會造成困難。為安全起見,單純孕激素類避孕法可在產後6周開始。單純孕激素類避孕法包括皮下埋植劑、長效避孕針等。

5.輸卵管絕育:最大的缺點是絕育後若想再復通非常困難,所以一定要充分考慮、有終生不再懷孕意願可考慮此方法。

6.緊急避孕:產後6周內,哺乳婦女如有無防護的性生活,可不必採用任何補救措施。6周以後或沒有母乳餵養,如有無防護措施的性生活或發現避孕措施使用失誤,需在5天內服用孕激素緊急避孕或放置宮內節育器,以避免可能發生的意外妊娠。需要強調,緊急避孕是不得已而用之的方法,一定不能作為常規避孕方法,最好儘量避免使用。

相關焦點

  • 產後半年內需不需要做避孕措施?哺乳期別大意,意外懷孕傷身體
    結果還真的是懷孕了,安安覺得很驚訝,因為她聽別人說哺乳期是不會懷孕的,所以一直沒有做安全措施,誰想到自己真的又懷孕了。很多人對哺乳期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哺乳期沒有來月經,就可以不做任何避孕措施也能避孕,確實有一種「哺乳閉經」避孕法,當嬰兒吸吮媽媽的乳頭時,媽媽的腦垂體便分泌出泌乳激素和內啡肽,抑制排卵,推遲月經的恢復。
  • 哺乳期不需要避孕?3大誤區,新手媽媽們不容忽視!
    媽媽是將新生命帶來這個世界的天使,可有時卻因一些「不懂」傷了自己!小張今年30歲,4個月前,因為前置胎盤剖宮產生下一名男嬰。沒想到,最近她又懷孕了。在醫生的建議下,小張接受了人工流產術,並放置了子宮節育環,以長期避孕。
  • 哺乳期意外懷孕後悔莫及,哺乳期這樣避孕太傻,為了自己不能大意
    但是還有一次意外懷孕讓小張沒想到,在生完小寶後由於認識上的誤區,覺得這個時候不會懷孕,所以才會大意沒有很好的避孕,在小寶十個月時意外懷孕,沒有辦法只好去做了人流手術,結果在做完人流手術後由於要休息,還要服藥,就給寶寶斷奶了,不僅小張自己受了罪,也影響到了寶寶,真是後悔莫及,那麼哺乳期要怎麼避孕呢?1.
  • 別再被男人的嘴騙了,哺乳期這樣避孕,簡直是拿女性生命開玩笑
    如果不生下來,做流產手術,那麼對於寶媽的子宮傷害就更大了。關於哺乳期懷孕的問題,很多人都不以為意,因為很多在哺乳期的女性都不會來月經,就會讓人認為也不會懷孕,所以很多男性都會哄騙女性在那期間不避孕。哺乳期需要避孕麼?
  • 哺乳期同房不用避孕?這種想法很危險
    一些女人們認為,哺乳期的時候,同房不需要避孕,因為她們覺得自己這個時候沒來月經,應該是不排卵的。小編提醒,這種想法不能用,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同房不避孕的話,很容易再次懷孕的。哺乳期同房不用避孕是錯誤的!很多人女人處於哺乳期的時候,沒有那麼快來月經,很多女人認為有月經才會排卵。既然月經沒來,也就意味著身體也沒有排卵。沒有卵子排出的話,就算同房了,精子也無法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說,此時同房可以不用避孕,不用擔心會懷孕。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月經雖然沒有來,但是並不是百分百的確定,沒有排卵。
  • 哺乳期內懷孕,生還是不生?媽媽需要多考慮
    像表妹這樣,在哺乳期內懷孕的媽媽不在少數,很多人誤信了哺乳期可以避孕的謊言,結果導致了很多意外。接下來,媽媽們將面臨一個問題:哺乳期內意外懷孕,生還是不生?哺乳期內為什麼會懷孕?很多媽媽產後可能經過幾個月,甚至長達一年的時間才會來月經,而在中間這段時間內,某些人可能會覺得不來月經,所以不會懷孕,同房的時候沒有採取相應避孕措施,導致了懷孕三個月、甚至出了月子就懷了二胎。一般來說,媽媽們的生育能力在哺乳期會降低,但這並不意味著媽媽們沒有生育能力。產後第一次排卵幾乎是沒有什麼徵兆的,大多數媽媽直到月經復潮,才知道自己已經排卵了。
  • 哺乳期是安全期嗎?哺乳期會不會懷孕?
    哺乳期會不會懷孕?很多媽媽以為哺乳期等於安全期,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哺乳期依然有懷孕的可能。一般來說,在哺乳期懷孕機會降低,但並不意味著不會懷孕。雖然媽媽可能產後幾個月都不來月經,但你的身體通常會在第一次月經復潮前排出產後第一顆卵子。也就是說,直到兩周後月經復潮時,你才會知道自己已經排卵了。而在此之前,如果你有性生活而沒有採取避孕措施,就有可能在哺乳期懷孕。婦女哺乳時,卵巢功能受到抑制,理論上認為不易懷孕。但有報導說,哺乳婦女產後5周即可懷孕。懷孕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因此認為哺乳期同房並不安全。
  • 哺乳期會懷孕嗎?新手媽媽必看
    哺乳期會懷孕嗎?哺乳期會不會懷孕?很多媽媽認為哺乳期是不會懷孕的,實際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女性在哺乳期只是生育能力下降,並不代表其沒有生育能力。那哺乳期繞地會不會懷孕呢?但如果正常的排卵的話,就有可能導致懷孕。雖然媽媽可能產後幾個月都不來月經,但不代表不來月經就不會排卵,但你的身體通常會在第一次月經復潮前排出產後第一顆卵子。也就是說,直到兩周後月經復潮時,你才會知道自己已經排卵了。而在此之前即使你沒有月經的情況也會排卵,這個時候同房但沒有採取避孕措施,就有可能在哺乳期懷孕。
  • 哺乳期不需要避孕?這些誤區,不容忽視
    「孟醫生,哺乳期能不能進行性生活?」「孟醫生,哺乳期需不需要避孕?」,近些天來,我收到很多這些問題,這是其中一個患者的留言截圖。因此很多人在月子過後,認為性生活可以放心,不需要保險套或者體外射精,或者吃避孕藥,可以盡情享受。因此,沒有做好避孕措施而導致意外懷孕,使得身體還沒復原的同時再次受到損傷。這都是因為人們存在的一些錯誤觀點造成的。
  • 哺乳期懷孕會影響餵奶嗎
    核心提示:很多媽媽以為哺乳期也是安全期,是不會懷孕的,其實不然,哺乳期媽媽也是可能懷孕的。寶寶還在嗷嗷待哺,自己卻又懷孕了,哺乳期懷孕該怎麼辦?哺乳期懷孕會影響給寶寶餵奶嗎?  秋子:我家寶寶六個月了,一直母乳餵養,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每天陪著他玩耍,真的覺得很開心很幸福。
  • 哺乳期不來月經就不會懷孕嗎?別傻了,閉經避孕方法根本不靠譜
    很多寶媽在哺乳期都不來月經,一直會等到哺乳結束了才會恢復。所以寶媽們就天真的認為,不來月經也不會排卵,自然也就不會懷孕。夫妻同房的時候就忽視了避孕措施,這樣做獲得二胎的機率也是比較大的。還有的寶媽事後想起吃避孕藥,但是在哺乳期又有顧慮。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關於哺乳期避孕的那些事。
  • 哺乳期懷孕了還能繼續餵奶嗎?
    現實中有的人可能認為哺乳期是不會懷孕的,所以就不採取避孕措施。一般地講,哺乳期女性的生育能力相對是會降低,有的人可能產後幾個月都不來月經,但身體通常會在第一次月經復潮前排出產後第一顆卵子(產後何時「月經復潮」)。也就是說,直到兩周後月經復潮時,才會知道自己已經排卵了。
  • 哺乳期≠避孕期,不想馬上懷二胎,避孕措施要做好了
    文|淘媽產後3個月的小麗,發現這段時候身體很不舒服,那種感覺和自己當初懷孕的時候很相似。小麗就試著用驗孕棒測了一下,結果顯示懷孕了,小麗根本不敢相信。第二天就去醫院檢查,醫生也明確告訴她「你懷孕了。」小麗幾近崩潰「是誰說的哺乳期大姨媽沒有來就不會懷孕,太坑人了。」因為小麗是剖腹產,子宮還沒有癒合好,所以醫生建議她流掉,聽起來都替小麗難過。有不少人把哺乳期當成了天然避孕期,認為只要孩子還在吃奶,月經還沒有恢復,就不會懷孕。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太天真了,在哺乳期還是有懷孕的可能的。為何有人認為哺乳期不會懷孕?
  • 哺乳期一定要避孕,母乳媽媽流產風險大
    這時候一般還在哺乳期的媽咪,仍處於高催乳素水平,且多處於閉經狀態,懷孕的風險相對很低。有學者報導,產後六個月內全程、專一母乳餵養的媽咪,如果仍處於閉經狀態,懷孕機率僅2%。可怎麼經常又聽說,某某一直在哺乳,後來發現自己肚子越來越大,奶水也越來越少,去醫院一檢查,竟發現懷孕了。這時候既錯過人工流產的機會,又苦於沒有二胎指標,只好引產了。
  • 哺乳期就是安全期,只要不來大姨媽就不會懷孕?假的,別信!
    有些女性受性生活的刺激,還可能再現「額外排卵」,意外懷孕就這樣出現了[1]。 可見,所謂的「安全期」並沒那麼安全。哺乳期也一樣不安全!想通過哺乳期避孕是不可靠的。
  • 哺乳期婦女避孕的兩種方式
    根據有關資料表明,在哺乳期婦女中有相當數量的計劃外懷孕現象發生,因而在哺乳期間也要重視避孕,以免身心受到損傷。由於要給寶寶哺乳,所以哺乳期婦女選擇避孕方法就應該慎重。凡是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藥都限制乳汁分泌,俗稱「回奶」因此不宜服用。 不要採集我的  下面介紹兩種方式,以供選用。一種是使用外用避孕栓。
  • 大學生分娩10個月後又懷孕,哺乳期怎麼懷上了娃?
    「我一直以為在哺乳期就不會懷孕呢,誰知道,怎麼又有了呢?」還抱著小寶寶的女大學生,在醫院的診室裡,不解的問醫生。長期以來,很多人都認為,只要還在哺乳期,就不會懷孕,還有的產婦人為的延長哺乳期,作為避孕的手段,那麼,哺乳期到底能不能避孕呢?
  • 哺乳期也會「珠胎暗結」?不想意外懷孕,可要做好避孕措施!
    要知道這樣很容易會導致身體受到嚴重的傷害,特別是對於剛生完孩子沒多久的女性而言,在經歷一次流產的話,對身體傷害尤其是子宮傷害是比較大的,哺乳期也會珠胎暗結,不做好避孕工作,受傷的還是你自己!然而在檢查之後卻發現自己真的是成功懷孕一個多月了,還記得當時小王也是非常的納悶,因為他現在處於給孩子餵母乳的狀態當中,同時又沒有來月經,怎麼會懷孕呢?哺乳期也會「珠胎暗結」?不想意外懷孕,可要做好避孕措施!
  • 哺乳期需要怎麼樣避孕呢?醫生告訴你幾種常用的哺乳期避孕方法...
    對於哺乳期媽媽而言,選擇合適的避孕方法主要會從這幾個方面考慮:▲避孕有效率高▲不抑制乳汁分泌▲不影響寶寶健康▲夫妻雙方都喜歡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幾種常用的哺乳期避孕方法,一般分為三大類:不含激素的避孕方法、僅含孕激素的避孕方法、含有雌孕激素的避孕方法。
  • 「糊塗媽」懷孕以為是肌瘤 哺乳期又產子
    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陳婭莉 喻鉲 沈豔 實習生李伊羚  新媽媽意外懷孕很驚喜  醫生們高難手術「很驚嚇」哺乳期不避孕,再孕風險高哺乳期媽媽疑問多  生下兒子後,因忙著帶孩子,身體發福沒在意,肚子變大還以為是子宮肌瘤在長